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

祁克民

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宁夏有限公司

摘要: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始终要依靠和发挥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探索建立多层次、差异化的激励机制,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研究

2020年国务院提出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而中长期激励是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是将企业员工自身利益与国有企业长远发展战略与经营目标进行捆绑,并对员工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业绩和贡献给予激励回报的一种激励方式,是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相统一、员工目标与企业目标相统一的重要途径,是提升企业内生动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推进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的意义

(一)有利于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

企业家是国有企业的主心骨,经营发展的火车头,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国有企业的全部资产属于全民所有,而国有企业的管理权又是政府委托给相关经营管理者,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会因为双方目标的偏差容易导致道德风险。经营管理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会损害公司利益,而公司只考虑自身收益忽视对经理管理者的合理奖励,会造成经营管理者内在动力不足。推行中长期激励,对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给予合理回报和奖励,能够调动他们的内生动力,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通过中长期激励,完善约束与激励机制,能够有效解决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导致的道德风险,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

(二)有利于激发企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有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最大的财富就是长期以来积累的大量优秀人才,但由于经营业绩不佳或激励机制的固化僵化,近年来许多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人才流失率不断上升。国有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只有想方设法提高收入待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中长期激励将人才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深度绑定,有效突破国有企业工资总额预算限制,为企业提升薪酬激励水平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能够充分调动核心骨干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企业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国有企业的最大政治,为发挥好国民经济“顶梁柱”和“压舱石”作用,国有企业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要从过去注重数量、偏重规模与速度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的集约式发展模式转变。通过深化改革,着力破解国有企业体制机制障碍,使国有企业的活力竞相迸发,动力更加充沛。积极推行中长期激励,以科技创新实现国有企业内在动力和活力效率的深刻变革,提高国有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企业经营质量和产品服务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的政策与现状

2016年国资发改下发《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简称133号文),同年国企改办下发《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简称4号文),2019年国资发改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102号文),2021年国企改办下发《“双百行动”和“科改示范企业”超额利润分享机制操作指引》(简称1号文),这四大主要政策文件以及其他的专项政策文件,为我们开展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提供了政策依据。

2020年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深化国企改革、落实改革举措,以改革创新引领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据数据统计,2020年和2021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分别新增股权激励计划27个、36个,截至2022年3月31日,已有17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涉及激励人数达16261人;7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发布新的股权激励预案,涉及激励人数达11074人。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收官之年,随着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基本完成,国有企业的中长期激励方式将更加完善与丰富。

三、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实施途径

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的主要方式有岗位分红、项目收益分红、超额利润分享、虚拟股权、股权增值权等现金类激励和员工持股、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等权益类激励。激励方式的实施受到国有企业改革政策和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约束与限制,国有企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相关政策和法律的有关规定,选择适合自己的激励方式。

(一)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

一是股票期权,是上市公司授予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和主要技术骨干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有效地把企业高级人才与其自身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二是股票增值权,简称为虚拟股权,是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一种虚拟的股票,激励对象可以据此享受一定数量的分红权和股价升值收益。三是限制性股权,是上市公司按照预先确定的条件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激励对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业绩目标符合股权激励计划规定条件的,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并从中获益。

(二)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

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机制可分成两类:一是股本激励机制,二是分配激励机制。鼓励对象主要侧重于三种人才类型,即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关键科技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骨干。股份奖励主要分为股份出售、股票奖励和股权期权三个方法,三者的核心特点是激励对象直接出资收购企业股份,而股票奖金是公司"免费"配股给职工,而股权期权是激励对象通过分期支付相应出资额,分批获取企业股份,股权期权目前仅限于小、微型国有企业。分红激励包括项目收益分红和岗位分红。项目收益分红一般以项目为主导,在科技成果完成转移之后,双方根据协议方式实现利益共享,激励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都较强。岗位分红以公司营业利润为标的,有效益就可以分红,操作简单,覆盖面较广,奖励部分是增量利润,对国有资产的流失风险相对较小。

(三)国有控股企业员工持股

国有控股企业员工持股主要是指混合所有制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出资新设公司等方式对核心员工进行激励。员工持股并不针对所有员工,而是对公司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核心骨干员工方可持股。员工持股具有融资功能和激励功能,持股人和公司共享利益、共担经营风险,实行同股同权,但持股人可能存在本金损失的问题。国资的混合所有制公司员工持股的试点对象、范围和规定更为严苛,需要主业属于完全竞争产业和领域的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均来自于所在公司控股以外;股份结构合理,在非公有投资企业中所持有股权超过规定数量;公司治理结构健全。此外,开展员工持股要保证国有股东控股地位,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微型企业员工持股比例分别不超过5%、10%和30%。

四、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

(一)加强党建引领

坚持党建工作与企业改革发展紧密结合,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灵活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干事创业热情,让企业焕发“新”的活力。

(二)狠抓责任落实

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目标任务,形成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单位负责人要主动作为,亲自谋划,挂牌作战,确保各项改革目标任务有序有效细化分解,落实到位。

(三)强化动态管理

做好动态管理,激励模式和机制随着企业战略、激励对象、经营情况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要建立赛马机制,争先创优,持续实施有效的激励,最大程度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五、结语

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加快推进,中长期激励方式将更加全面和丰富,国有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科学制定、动态管理、持续改进中长期激励,提升国有企业运行效率,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奉荣美,李文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价值研究[J].财经界,2021(19):2.

[2]曲亮,马帅,张书元.分类治理视角下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74-82.

[3]廖冠.论股权激励在企业转型发展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21(1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