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以议论文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以议论文为例

戴蓉菁

福建省泉州市第九中学  362000

摘要在高中的语文写作中议论文占据着较为关键的地位,教师要想实现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关于议论文的写作质量,就需要对这一项教学环节引起重视,在提升学生议论文写作质量的前期,不断加强对学生思辨性能力的提升,在进行思辨性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渗透,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议论文为例

引言

在高中的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相比较传统的写作形式,思辨性写作更加偏向于学生在写作中进行思考的过程,也是在写作中更加重视对文章主题的进一步思考以及研究,逐渐在思考中将思想的角度实现独特化。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是升华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要紧抓这一教学要点,在思辨性写作教学中以议论文为写作中心,这一教学过程既能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还能在这种类型的写作教学中利用思维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社会以及将来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探究,逐渐体现思辨性写作教学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的教学意义

(一)锻炼学生思维,实现思维升华

在高中的语文写作中实现思辨性教学,这一教学过程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能直接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升华。对于高中这一时期的学生来说,思维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角度处于关键时期,也是思维实现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写作中实施思辨性教学,能在这一环节中帮助学生完成思维思考模式的转换。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在写作中的修辞手法以及语句生动性的描写,这种教学模式只能培养学生写作的表面能力,缺乏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以及写作主题的深度思考,不利于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因此,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对学生展开思辨性写作教学,能自主的对文章主题进行思考,更加深入的在写作中突破传统思维结构的束缚,并逐渐在思辨性的写作教学模式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能够挖掘问题本质并思考解决对策。

(二)帮助学生形成思维意识语言一体

思辨性写作教学除了能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升华,使学生在思维引导的前提下对问题产生深入思考之外,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思维意识与语言表达一体的景象。以往学生在进行写作思考的过程中,由于思维以及意识难以与语言表达形成一体,学生的思辨性写作能力不够,难以对问题展开深度思考,学生在思辨性写作中,从形成思辨意识到将意识转变为思辨行为,之后将行为将思辨行为变成自身的意识思维,最终能在写作中合理的进行思辨语言表达。由此可见思辨性写作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教学当中一环扣一环,需要教师不断在教学中引起重视。

二、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增强学生思辨意识,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要想实现在高中的思辨性写作教学中提升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能力,就要首先对学生完成思想上的灌输,不断增强学生的思辨意识,在意识培养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渐在学生兴趣高涨的写作环境中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并鼓励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大胆的进行语言表达,提升学生在写作中对思辨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

例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辩论赛”的形式,首先为学生营造思辨的氛围,让学生在思考中总结,在总结中进步。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国贫民弱,鲁迅先生选择弃医从文,唤醒国民麻木的灵魂,但是二十一世纪,人们又遭遇到了“新冠”病毒的袭击,因此面对这种情况,请问鲁迅先生是否要弃文从医,教师引导学生从“应该”或者“不应该”写一段辩词展开辩论。不仅能激发学生在写作中的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思辨意识,逐渐加深学生对于写作主题的思考,为学生议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二)加强教材思辨的利用,强化思维

除了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断为学生灌输思辨意识,教师还要在教学中利用教材中具有议论文性质的文章,带领学生在议论文的赏析中加强对语言的解读,重视课文所蕴含的论证逻辑,并将此作为契机,不断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

例如:教师可以将教材中《劝学》《师说》《过秦论》这类具有理性分析的课文在教学中进行利用,在展开教学时,教师不要一味的将文章翻译和对字词的理解作为重点,最主要的是要帮助学生逐渐突破古代汉语的障碍,让学生做到真正理解文章中作者在当时的环境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寓意,不断在文章中掌握古人在说理方面的魅力。此外,教师也可以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议论文分析,在阅读之后,教师在班级中召开阅读分享会,不断促进学生在课余时间积累素材,锻炼学生在课文思考中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为写作打下基础。

(三)重视对学生写作的评价

教师也要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思辨写作的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小组评价,小组在评价中,可以通过讨论合作辩驳的形式开展评价,既能符合思辨的思考模式,又能促进学生之间实现相互进步,帮助学生对思辨性写作有清晰的认识,从而锻炼学生潜在的思辨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的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中,学生应当泛读、精读相结合,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提升思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当从理论的高度对学生进行指导,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丰富且务实的活动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学生写出优秀的议论文助力,让议论文闪现思辨意识的理性光辉。

参考文献

[1]黄柳红.高中“思辨性作文”写作教学指导方式分析[J].高考,2021(13):25-26.

[2]崔瑞良.浅谈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需解决的几个基础性问题[J].新课程导学,2022(28):91-94.

[3]陈志虎.高中议论文教学分析和策略[J].家长,2022(26):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