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究

陈,生

遂溪县河头镇吾良小学   524369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发展教育的意识不断增强,国家也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支出。众所周知,语文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关注得最多的一门学科。如果想要更好地将知识输出,培养更多杰出的人才,那么教师一定要注重知识的输入过程,而阅读就是这一过程中重中之重。怎么样去提升学生们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成为了教育者关注的问题。接下来,我将基于新课标理念就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开展良好的课外阅读指导进行讨论和探究。

关键词:课外阅读;新课标;实施策略

前言:在小学教学中开展良好的课外阅读教学,有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对明确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不仅对小学生的成长有帮助,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小学时期是成长阶段的关键时期,对小学生形成良好道德修养以及培养正确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在小学课外读本中,文学作品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在新课标理念下,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地研究课外阅读资源,致力于实现自身课外阅读指导的科学合理化。

一、注重课堂内外紧密结合,加强阅读课外指导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挖掘阅读教材中有教学意义的价值,在阅读教材中渗透更多丰富的课外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在课外活动中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习状况,探索出一种合理的引导方式。在语言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教材的教学内容与教材相结合。在群文教学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并在课堂上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

比如,在二年级的《传统节日》课上,老师可以根据课文中所提到的节日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本课文以诗词的方式,介绍了中国的各种传统节日。在小学语文中,阅读类型相对较多,老师采用多种类型的阅读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各种类型的节奏,并能在课文内容上获得更好的表现。通过对课文的记忆,可以实现对各种节庆类型的自动检索,丰富阅读的形式和内容。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二、创设良好阅读教学环境,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阅读的乐趣。作为教师,必须带领学生们从枯燥单调的文本之中跳脱出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展示直接或者间接的形象,使得抽象的知识点能够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通过形象的感知来渐渐理解掌握知识点,并且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点有直观的感受,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从而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

首先,可以从课堂布置着手,在课堂上设立一个温馨的读书区,为学生营造一个小小的课外阅读空间,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体会到了一种快乐。其次,将读书故事、诗词、名言等贴在班级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沉醉于浓郁的书香之中,尽情地享受读书的快乐。此外,学生亦可在教室书架上捐赠自己的课外读物,或到学校图书馆借书,使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都有机会阅读课外书,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分享习惯。

同时,老师还可以组织诸如“读书经验分享会”、“诗歌朗诵”、“阅读辩论比赛”、“读书笔记展示”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另外,老师也会组织一些角色扮演游戏,让同学们沉迷于其中,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故事的内涵。同时,老师还应该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指导,通过交流,加深师生关系,使学生喜欢读书,从中获得知识。

三、加强家庭与学校的配合,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不管孩子的年龄多大,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启蒙,父母的言行举止、家庭氛围、家庭关系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养成的各种习惯、性格特征等会对学校、社会的教育有一定的影响;良好的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是必要的,系统的学校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强化家校合作,营造适合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良好的环境。

比如:在二年级的《曹冲称象》课上,老师就可以用曹冲作为课文的题材,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老师能指导同学收集有关曹冲的其它小故事,例如:救世主、神童之友等。利用这个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扩展自己的知识。在完成了学生的阅读之后,老师可以在课后的服务中对他们进行提问,以测试他们的课外阅读能力。老师可以设定诸如:“你觉得曹冲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开放式问题,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演讲和沟通来测试他们的阅读能力。

四、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课外阅读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阅读习惯、增强他们自主阅读的意识,教师要积极传授良好的阅读方法。比如,《少儿十万个为什么》,《安徒生童话》。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很容易被优秀的文学作品所感染,他们可以推荐《爱的教育》、《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历史故事、名人故事、散文。所选的书籍,既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又能使他们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其次,要把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例如,老师在课堂上讲授“观察与检验”这一题目,便可向同学推荐《昆虫记》,让同学学习观察与发现之法,并培养其独立思维。同时,老师也要引导学生完成阅读总结,阅读注释,以及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在课外阅读中,将好词、好句进行归纳整理,收集有意义的句子或片断,读完全文后,把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写下来,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阅读课文时,要阅读前言、后记、目录,初步掌握书籍的基本内容、作者的身份、写作目的、写作背景,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教材、参考材料、认真查找词典、排除语言障碍、加深对教材内容的认识。

结语:

阅读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更是学生在整个学习生涯中最应该重视的能力之一。在新课标理念下,学校和教师方面必须加大对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视力度。走小学阅读教学之路固然也是比较难走的,但是对于教师而言,只要有收获,就不会轻言放弃。

参考文献:

[1]林丽芳.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0(15):61-62. DOI:10.3969/j.issn.1674-6023.2020.15.029.

[2]朱园园.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 新课程,2021(44):70.

[3]张旭辉.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 新课程,2020(21):51.

[4]马淑红.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5):828. DOI:10.12253/j.issn.2096-3661.2020.1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