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小散工程监督管理现状及优化路径探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城市小散工程监督管理现状及优化路径探微

王海峰

深圳市合创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518026

摘要:城市小散工程是城市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经常会见到的小型工程项目,小散工程项目本身规模小不满足办理施工许可证的条件,缺少完善的监管体系。最常见的城市小散工程是住宅装修工程。对小散工程的监管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在城市小散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应当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监管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来提出充实基层建设部门力量以及健全工程发包监理管控制度、优化执法查处机制、提高信息化监管水平等多个方面的途径,使城市小散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更加及时,最终获得的监督管理效果更加明显,为城市的发展做好关键的铺垫以及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城市建设;小散工程;工程监督管理

近些年来,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员针对于城市小散工程的安全监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分析,了解了小散工程在具体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总结,对小散工程的质量及安全监管的问题展开了深入探索。为了进一步降低城市小散工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减小其影响,需要政府部门对于这些工程项目高度重视,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构建形成更加完善且现代化的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明确小散工程监督管理的原则和要求,形成闭环管理的模式,让城市的发展更加安全、顺利和稳定。

一、城市小散工程监督管理现状分析

(一)城市小镇工程发包制度规范性不高

城市小散工程的发包方式主要是采取直接委托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经常会由业主人员直接委托给他们所熟悉的单位或者是熟人为其介绍的单位,但是却缺乏完整的市场调研以及综合的对比和分析,导致发包过程中发包的流程并不是十分规范,发包的方式也并不科学和严格。小散工程的承包方经常都是个体装修队,也就是由包工头和农民工组合而成,或者是没有任何资质的建筑施工单位。这种发包的制度体系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体现出了相对比较随意的特点,导致工程项目中的安全措施费用投入无法得到保障,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也无法得到体现,让工程项目中存在安全隐患。

(二)基层监管力量缺乏

近些年来针对于城市小镇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在街道方面增加了监管的职能,但是有很多街道并没有增加相应的编制和人员,更加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小散工程的监管任务,导致人才储备极其缺乏,让监管工作的实施不顺利。比如说有些地区的街道中只有一人承担工程项目监管的任务,还是兼职的模式,有很多街道都会通过引进第三方技术力量来弥补监管中存在薄弱之处的问题。但是由于街道所具有的专项监管经费比较缺乏,他们购买的第三方技术服务质量自然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也会导致基层监管的力量仍旧薄弱,致使城市小散工程的监督管理中存在质量问题。

(三)工程监管的内容不清晰

有一些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小散工程的安全生产问题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关注,但是却忽视了小散工程的质量和品质。也就是说并没有将小散工程的质量监管归结到日常监督管理的制度体系中,存在着重视安全忽视质量的现象。很多城市的小散工程成为了工程质量监管的盲区,导致其中存在着问题,造成了安全隐患,实践中只有保证小散工程的质量,才能够让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安全性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四)现场监督机制尚未完善

城市小散工程的现场安全监管主要是依靠于城市街道建设管理部门以及社区网格部门的人员来实现的,相关人员需要到现场进行核查以及巡检,但是实际情况中普遍缺少现场的常驻监督人员,采取巡查监管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表现为现场的人员可能会敷衍了事,为了完成检查的任务而随意开展工作,巡查人员一到现场,他们就认真细致做好本分工作,而巡查人员一离开现场,现施工人员就原形毕露,草草收尾,整个施工过程缺乏全面细致的监督,让现场长时间处于混乱的状态,也导致施工的安全问题始终难以得到保障。

(五)信息化监管手段较少

如今有很多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引进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手段,实现工程的监管任务,对于小散工程也同样如此。但是在小散工程中引进的信息化系统主要的用途是用于备案登记方面,在巡查监管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情况相对来说比较缺乏,跨区域的信息共享机制实际上也并不完善和畅通,其中缺乏统一的信息化监管平台,同样也导致工程项目的发包、监督执法等相关的措施无法得到统一的规范管理,直接限制了小散工程监督管理成效的发挥。

(六)执法查处机制不顺利

小散工程的执法查处工作通常是交给街道综合执法机构来完成,一般小散工程的巡查以及常态化的监管都会由街道建设部门来负责管理,其中巡查检查以及处罚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和单位来负责,整个过程存在着路径太长以及沟通协调不够顺畅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样,由于执法人员的专业性不足,其中缺乏可靠的执法工作指引,处罚时的数额可能会提高,工程合同价相对比较大,还有施工方的不配合,致使街道执法的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阻碍[1]

二、城市小散工程监督管理优化路径

(一)强化小散工程发包监督管理

城市中的小散工程要开展监督管理,应当对发包的对象进行更加严格的甄选,做好施工队伍的选择,并规范施工的队伍,进而实现更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让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取代无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和管理。其中投资额超过100万元或者建筑面积超过500平米的小散工程以及参照小散工程实施管理的工程项目需要实施工程监理管理或者购买工程质量安全保险,不足限额的小散工程则实行共享经理模式,让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成效更加优良,监管更加全面。

(二)加强基层监管建设

现如今对城市小镇工程进行监督管理环节严格限制了行政编制,并强调了精简机构和人员的体系,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小散工程安全监管的相关内容,让基层小散工程安全监管力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果情况允许,街道办事处城建办或者是城建办可以单列工作组来安排相对应的人员,使之负责小散工程的监管工作,也可以增加专项经费来采购专业的第三方巡查服务,让这些人员去协助完成城市小散工程的监管工作,发挥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和成效。

(三)重视城市小散工程的质量监管

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工程项目顺利实施以及工程项目安全性问题保障的前提以及基础,可以从投资额比较大的或者建筑面积比较小的小散工程,或者参照小散工程管理的工程着手进行分析,重点实现针对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室内装修工程、地下管线工程等多个方面的质量管理行为以及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使小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实现质量安全两手抓以及分级分类管控的任务,让工程质量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2]

(四)完善人员惩罚机制

为了更好的实现城市小镇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有必要构建黑名单制度,让工程项目中曾经存在已经发生安全事故,或者潜藏有重大安全隐患的施工单位纳入黑名单中,将其向社会进行公布,并限制这些队伍人员进入到小散工程的市场中工作。同时,由实施失信联合惩戒体系督促施工单位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并加强小散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展现出更加优良的成果。

(五)提高信息化监管效果

信息化技术用于小散工程的监督管理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因此需要由更高级别的单位统一开发或者是整合城市中不同区域的小散工程智慧监管系统,加速小散工程监督的信息化、智能化目标的实现,形成不同区域内的跨区联动机制以及信息共享机制,让信息的传输更加简单方便。更要提高小散工程监督管理人员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增强其信息化能力,提高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和水平,发挥信息化监管模式的重要优势,让监管的效率得到提升[3]

(六)完善执法查处机制

城市小散工程的执法指导机制对于小散工程的顺利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应当在实践中加强培训管理,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能力和工作水平,确保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有序开展,应当在街道办事处设置执法协调机构来加强巡查管理,形成不同部门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进入多部门联合执法的状态,让小散工程的监督管理效果更加明显[4]

结语:

总而言之,小散工程的规模相对较小,投资相对较少,人员混杂,队伍管理难度较高,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主要是在于危险作业环节以及危险设备的使用。现如今针对于城市小散工程的监督管理上存在人力资源使用、宣传不到位以及认识缺乏等多方面的问题,有必要在其中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有助于城市小散工程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的对策和方法,让小散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以及安全性得到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强.小散工程高处作业危险因素与预防对策[J].劳动保护,2022(09):89-91.

[2]钱程,李昌宇.城市小散工程监督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建设科技,2022(08):107-109.

[3]杨璟.线上监管 线下培训 宜昌市推进小散工程零星作业安全管控[J].湖北应急管理,2021(07):40-41.

[4]王军浩,余金伟,陈科.低小散(土建)工程可追溯系统在低小散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19):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