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我国网络体育新闻传播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全媒体时代我国网络体育新闻传播发展研究

周易萱

21140220030129004X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体育新闻在传播渠道、传播形式、用户需求等方面都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尤其是在网络传播已成为主流的情况下,新媒体凭借灵活的传播手段,成为受众获取体育新闻、交流情感的主要途径:体育类博客依靠著名的体育人物博主的强大影响力赢得了广大体育爱好者的关注,为体育新闻传播增添活力;微博通过大量运动员及教练等的号召力收获大批粉丝,成为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主阵地;体育类垂直社交媒体重点突出社区属性及社交功能,通过垂直于一类体育项目的专业性内容及较强的互动性优势而越来越受用户欢迎;体育类短视频因其碎片化和轻质化的特点,加上其短而精的创意编排及一定程度的娱乐功能增加了用户黏性……在多元化的传播中,各传播主体创新传播方法,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传播形式,打破内容限制,呈现出平台互补化、内容全面化及信息共享化的特点。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特点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网络体育新闻在技术的不断变革中步入新阶段、呈现新特点,在我国体育事业中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我国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特点

1.1平台互补化

全媒体时代,媒介所处状态、媒介传播内容以及媒介经营整体融合使得新闻成为了一个个内容与要素均不相同的传播集合。同时,更多的平台提供了支撑体育新闻传播的不同视角,除了新兴的以互联网作为依托的微博、微信、客户端、抖音、快手等,传统媒体中的电视、广播也同频共振,实现了平台的互补,为体育赛事增添观赏性与参与度。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中国女排逆风翻盘、重新夺取奥运会冠军,央视一套和央视五套同时对女排金牌争夺战进行了直播,最终央视五套的收视率达到了56.6771%,中央一套的收视率达到了14.4148%,女排决赛的单场收视率超过了70%,同时期女排夺冠相关微博的互动量超过5500万次,女排夺冠相关视频在微博上的播放量达1.85亿次,真正做到了大屏欣赏紧张赛事与小屏抒发内心感受的有机统一。

1.2内容全面化

全媒体时代促进了新闻内容的全面化,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不同特点,打造适合不同平台作品,实现体育新闻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北京冬奥会的报道过程中,央视总台通过多元素材展示、多种类型报道延伸的方式,打造了包含资讯、纪录片、综艺等多种形式的报道矩阵,推动冬奥内容传播。除紧张刺激的比赛报道外,央视频还创意性推出“数字雪花”互动项目,打造属于用户专属的“微信雪花头像”“微信雪花表情包”,强化受众的参与度;视角独特关注幕后故事,面对“一墩难求”的社会热点,结合访谈类节目推出“会员请回答·冰雪茶话会”直播互动,提升受众的参与度;推出纪录片《飞跃冰雪线》第一时间纪录赛场风云,达到时效性与故事性的结合,纪录片《冬奥山水间》展现北京冬奥举办场馆的美丽风光,突出绿色办奥理念,展现冬奥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全面报道冬奥赛场,使得受众在“体验+科技+审美”的多重维度下感受北京冬奥会魅力。

2全媒体时代我国网络体育新闻传播发展研究

2.1优化体育新闻报道内容

新闻媒体要重点针对体育新闻的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提升其质量,改变存在的不良倾向,充分发挥体育新闻的作用。在报道过程中,媒体从业人员应当端正报道态度,从专业化的角度出发对体育新闻素材进行整合和分析,以合适的视角进行报道。并且在报道过程中,应当重视从竞技运动引申到学校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等项目中,利用体育竞技活动新闻引发人们对其他体育活动的关注,从而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

2.2加强体育新闻传播监管

政府部门也应当重点加强对体育新闻传播的监管,通过加大监管力度的方式避免出现不良新闻,保证体育新闻的内容质量。特别是在网络发展迅速的今天,政府部门还需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除了定期进行审核、要求平台自主审查外,还应当设置群众举报的渠道,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如此能够有效增强媒体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防止出现虚假的体育新闻。在监管工作中,需要明确不良新闻出现时相关责任人所需要承担的职责,提出惩处措施,从源头出发避免出现虚假新闻。

2.3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新闻媒体行业的从业者数量有所增加,为体育新闻报道提供了大量的人力支撑,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新闻报道门槛,部分专业理论知识和素养不足的人员进入了行业内。在这种背景下,媒体从业人员应当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新时代环境对于优质体育新闻的要求。除了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媒体从业人员还应当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的使用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工作中结合新闻素材的内容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编辑,对新闻素材进行合理加工,保证新闻的质量。新闻媒体应当重点对体育新闻记者进行培训,建立合理的培训机制,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活动,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以此来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体育新闻质量。培训后,新闻媒体还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考核,可以模拟工作情景,如加急进行新闻编辑制作、处理突发新闻等,利用考核的方式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使其可以更好地开展现阶段的新闻工作。

2.4资源共享

在传统的体育报道中,报道主体由各大媒体单独派出、单独进行,统一收集信息交给各自的负责部门进行编辑发放,然后向受众传播。但这样的分发方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合如今的全媒体时代。每个平台有各自擅长的领域与目标受众,如何利用各平台优势,实现资源的共用共享,目前体育新闻传播领域也做出自己的尝试。如在奥运会及冬奥会的报道过程中,国际奥委会组织多国电视转播人员精英组成的主转播商(HostBroadcaster,HB)负责国际公用信号建设、提供转播服务等工作,并将每项比赛交给最为擅长转播这一项目的电视台作为持权转播商(RightsHoldingBroadcasters,RHBs)来制作公用信号,然后世界各地的转播均用这一电视台的信号。在北京冬奥会的报道中,央视总台正是作为国际奥委会许可的冬奥会持权转播商首次制作了冰壶、单板U型场地、单板平行大回转、自由式雪上技巧等6个项目的赛事公用信号,并且首次运用全球领先的8K技术完成了北京冬奥会、北京冬残奥会全球共用信号的制作,向世界展示中国科技。

2005年11月7日,北京奥运会组委会与搜狐网签订合约,搜狐网成为北京奥运会互联网赞助商。在此之后,其它三大门户网站也先后参与北京奥运会这一重大体育赛事的转播,使得北京奥运会成为历史上首个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报道赛事的奥运会,网络媒体打破传统电视媒体垄断,成为了网民获取体育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在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中,我国网络媒体已经逐渐在网络体育新闻报道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媒体时代到来,我国网络体育新闻的传播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我们如何利用这些新特点,结合重大体育赛事节点更好地宣传体育运动,使之成为大众体育的抓手与推动力,促进全民健身目标的达成也必将成为我们重点研究和考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杨辉.我国网络体育新闻的传播研究[J].传媒论坛,2017(02):58-59.

[2]路毅.全媒体时代网络体育新闻的传播与优化[J].新闻战线,2017(24):141-142.

[3]李红,王静,张珍.试析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8(03):85-87.

[4]袁源.做中文网站我能行——访”鲨威体坛”首席执行官戴福瑞[J].新经济,2000(0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