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全程护理应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性急性腹泻的效果及满意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探讨全程护理应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性急性腹泻的效果及满意度

张磊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 探析全程护理应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性急性腹泻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于2019年1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4名小儿消化不良性急性腹泻患儿,分为参照组(26名)和观察组(28名)。参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程护理。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护理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参照组中7名显效(26.9%),10名有效(34.5%),9名无效(34.6%);观察组中14名显效(50.0%),12名有效(42.9%),2名无效(7.1%)。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2.9%(26/28)显著高于参照组65.4%(17/26)。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参照组中10名十分满意(38.5%),9名较满意(34.6%),7名不满意(26.9%);观察组中16名十分满意(57.1%),11名较满意(39.3%),1名不满意(3.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4%(27/28)显著高于参照组73.1%(19/26)。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小儿消化不良性急性腹泻患儿实施全程护理可显著改善临床效果,并对提升护理满意度有积极效用。适合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全程护理;小儿消化不良性急性腹泻;临床效果;满意度

腹泻病是一种比较常见且多发的儿科疾病,通常进行常规护理,然而并不能促进病程的有效缩短,为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缩短病程,全程护理应运而生[1]。本文结合我院接治的部分患儿,分组开展不同护理方法,比对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9年1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4名小儿消化不良性急性腹泻患儿,分为参照组(26名)和观察组(28名)。参照组中14名男性,12名女性,年龄2个月至1.6岁,平均(1.2±0.7)岁;观察组中15名男性,13名女性,年龄2个月至1.8岁,平均(1.3±0.3)岁。参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对比价值。

1.2方法

1.2.1参照组

    行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

行全程护理,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详细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包括病史、过敏史等,观察患儿病症程度,可通过玩具、音乐等转移患儿注意力,同时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家属过度紧张、焦虑;②饮食护理。患儿发生腹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饮食不健康。对于母乳喂养期患儿在喂食前可饮用适当的开水;对于可以添加辅食的患儿可食用易消化的稀饭、牛奶、都将等。由于腹泻的原因可能会发生的脱水要及时补充;③症状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儿的体征情况,若发生异常要及时告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x2检验。P值在0.05以下,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表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对比

    参照组中7名显效(26.9%),10名有效(34.5%),9名无效(34.6%);观察组中14名显效(50.0%),12名有效(42.9%),2名无效(7.1%)。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2.9%(26/28)显著高于参照组65.4%(17/26)。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对比  [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参照组   26   7(26.9)   10(34.5)  9(34.6)  17(65.4)

观察组   28   14(50.0)  12(42.9)  2(7.1)   26(92.9)

  X2   9.32

  P    <0.05

2.2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对比

    参照组中10名十分满意(38.5%),9名较满意(34.6%),7名不满意(26.9%);观察组中16名十分满意(57.1%),11名较满意(39.3%),1名不满意(3.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4%(27/28)显著高于参照组73.1%(19/26)。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对比  [n(%)]

 组别   例数   十分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参照组   26    10(38.5)   9(34.6)   7(26.9)   19(73.1)

观察组   28    16(57.1)  11(39.3)   1(3.6)    27(96.4)

  X2   8.86

  P    <0.05

3讨论

由于小儿的消化道非常脆弱,一旦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感染和药物过敏等,肠粘膜上皮细胞就会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致使粘膜出现充血和水肿的情况,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粘膜坏死[2]。全程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可以从患儿接受治疗一直到结束治疗期间,给予细致的护理,避免不良护理事件的出现,与常规护理相比,可以从心理、饮食等方面可以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护理,效果十分理想[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参照组中7名显效(26.9%),10名有效(34.5%),9名无效(34.6%);观察组中14名显效(50.0%),12名有效(42.9%),2名无效(7.1%)。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2.9%(26/28)显著高于参照组65.4%(17/26)。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参照组中10名十分满意(38.5%),9名较满意(34.6%),7名不满意(26.9%);观察组中16名十分满意(57.1%),11名较满意(39.3%),1名不满意(3.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4%(27/28)显著高于参照组73.1%(19/26)。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小儿消化不良性急性腹泻患儿实施全程护理可显著改善临床效果,并对提升护理满意度有积极效用。适合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治艳,罗永丽,哈海霞.中医特色护理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中的运用及对复发情况的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8):135-136.

[2]杨芬.全程护理干预对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康复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首都医药,2020,27(14):166-166.

[3]陈凯丽.分析全程护理在小儿消化不良性急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8):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