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夏凤仪,邹敏珍,陈聪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 广东肇庆:526040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22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人。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且新生儿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妊娠期肝内胆汁积症临床效果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具有较为复杂的诱发因素,机体内激素紊乱、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与该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转氨酶和胆汁酸升高、黄疸、皮肤瘙痒等是早期的主要表现。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则较易引起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所以为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母婴安全,需要为患者提供系统、综合的护理指导[1]。本文旨在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22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人。观察组平均年龄(30.64±3.12)岁,平均孕周(34.25±2.41)周;对照组平均年龄(29.17±7.51)岁,平均孕周(34.12±2.56)周。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对照组。强化对观察组的综合护理干预:(1)心理干预。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护理措施、治疗手段及临床症状告知患者,使孕妇学会自我观察,将不良情绪对于疾病的影响告知孕妇,嘱咐孕妇保持充足的睡眠,配合音乐催眠法、手指操等放松技术放松孕妇的心情,并将治疗成功的案例介绍给患者,使其心理负担减轻。(2)产前监护。对孕妇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清胆汁酸等指标水平进行定期检测,根据其病情状况将产前检查的次数适当增加,强化胎心监护,由于胆汁酸会在子宫螺旋动脉内沉积,导致子宫出现异常收缩,使早产的风险增加,所以加强胎心监护尤为重要,严格监测孕妇有无早产的征兆,若存在早产的征兆,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妥善处理。(3)皮肤干预。孕妇需要选择透气、宽松的衣服,贴身衣物勤更换,注意个人卫生,不要使用刺激性的物品,指甲需要定时清理,防止抓伤皮肤。若皮肤比较瘙痒,需要进行局部按摩,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局部,使瘙痒症状减轻。(4)营养干预。强化对孕妇的饮食指导,指导其健康、科学饮食,将咨询服务和营养干预提供给孕妇,进而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患者的症状。对于病情较轻的孕妇,若胆汁酸指标控制正常,通常不会出现肝损害。针对病情较重的孕妇,通常会有轻度肝损害出现,导致孕妇消化、吸收不良,对胎儿的发育产生影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饮食习惯充分了解,同时按照循证理论指导其饮食。嘱咐患者多进食低脂、高蛋白易消化食物,有利于减轻黄疸症状,降低肝脏的负担,增加对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摄入,不要食用刺激性食物,注意补充婴儿及母体所需的营养物质。(5)产程干预。第一产程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胎心,每间隔15分钟1次,防止出现胎儿宫内窘迫。若桃心异常,协助产妇取左侧卧位,给予吸氧治疗,如果还不能改善胎儿异常情况,需要报告医生采用剖宫产终止妊娠。破膜以后,需要对胎心变化、羊水颜色等密切监测。第二产程时,做好抢救新生儿的准备,为了使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风险降低,需要给予吸氧、注射维生素K等治疗。娩出胎儿后,对新生儿的大小便、体温、皮肤、心率等相关情况密切观察,评估新生儿,针对轻度窒息的新生儿,需要对其呼吸道进行清理,并实施面罩吸氧。针对重度羊水粪染的新生儿,需要实施气管插管,将呼吸道的污染物清理干净。新生儿重度窒息时,需要采用心脏按压、人工通气等措施进行抢救。

1.3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新生儿状况。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用“(±s)”、[n(%)]表示,“t”、“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50

28

19

3

94%(47/50)

对照组

50

17

22

11

78%(39/50)

x2

14.084

P

<0.05

2.3新生儿状况: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新生儿状况【n(%)】

组别

例数

早产儿

新生儿窒息

胎儿窘迫

巨大儿

观察组

50

1(2%)

0(0%)

1(2%)

0(0%)

对照组

50

5(10%)

3(6%)

3(6%)

4(8%)

x2

11.258

11.102

12.854

11.125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转氨酶升高、皮肤瘙痒、黄疸、胆汁酸升高等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主要症状表现,在妊娠期,该病属于常见的并发症,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在分娩结束后虽然该疾病可以迅速消失,然而产前如果干预不及时,则较易使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产科并发症、围生儿死亡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几率增加,为保证母婴健康,改善妊娠结局,强化对患者的护理指导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早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巨大儿发生率均较低(P<0.05)。主要原因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将针对性、系统化的护理指导提供给患者,使新生儿不良情况的发生风险降低,确保母婴健康,使血清胆汁酸、转氨酶水平迅速恢复,有利于加快患者的疾病恢复,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以使患者更加充分的认识自己疾病,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2]

综上所述,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严泓,陈淑霞,陈嘉. 多维度系统化护理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妊娠结局和认知度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8):90-92.

[2]刘薇,熊倩,余冬英,等. 多维度系统化护理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TBIL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9):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