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3

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王玲,储文革,赵来田,董利辉,常乐

铜陵市第三人民医院五病区  安徽 铜陵  244000

【摘要】抑郁障碍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伴有显著和持久的抑郁症状群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同时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行为改变及精神病性症状。抑郁障碍核心症状是以与处境不相称的心境低落和兴趣减退、快感缺失为主,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不仅伴有情绪不稳定如:焦虑和激越,同时还会还会出现一些精神病学症状(幻觉、妄想等)。抑郁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是显而易见的,治疗上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是密不可分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由于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评估难度较大、所需时间长和方法繁多等,因此,本研究对患者认知功能,以近几年临床常用的、比较新进的几种评估方法作一综述,以寻求更加便捷、可靠的方法,来为抑郁症患者尽早实施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

【关键词】认知功能;抑郁障碍;评估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抑郁障碍以情感低落等临床表现主要的一组疾病总称[1]。2020年全球第二大疾病─抑郁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考虑抑郁症的慢性化病程,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受到严重损害,随着这种状况越来越普遍,已引起医学界的科研人员及临床医师高度关注,故积极探求认知功能评估可靠方法提上历史日程。抑郁障碍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论。目前对抑郁障碍临床特征不仅有核心症状,同时还涵盖于心理及躯体等方面表现。当前对脑功能研究重难点问题,发现抑郁症患者大多伴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这些认知障碍主要表现在负性的认知,如: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未来的不良认知,负性思维的存在严重影响抑郁症治疗效果,故临床上把识别和修复自动思维作为衡量抑郁症疗效的重要指标[2]。研究表明,抑郁障碍的负性认知─负性自动思维直接影响抑郁症的治疗效果。临床科研证明:抑郁症患者在感知上存在一定的时间被延迟经历,情绪、免疫系统调节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同时对抑郁症治疗疗效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作用[3,4,5]。认知功能为大脑高级机能中一项重要功能,为现代康复科研究重点,有效评估抑郁症的认知功能,为治疗抑郁症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减轻患者认知障碍,促进其病情缓解和预后改善。为此,本文将从神经心理学、脑功能成像和脑电生理学三大方面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具体评估方法予以详细综述:

1神经心理学

伴随科学临床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对机体认知功能的评估方法日见增多,神经心理学作为一种较客观、安全、有效的评定方法,实际工作范围为认知区域,通过睡眠、躯体症状、miR-34a、颅内神经递质等相关检测,对抑郁症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睡眠质量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6,7,8,9]。主要内容涉及信息输入(选取、分类、整合)、传递、提取、重组和信息输出与表达、重新归类、储存等。神经心理学实验作为评定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主要方法之一,其评估患者行为或者心理范围较广,包含情绪、思维、注意、记忆、言语、知觉和感觉运动、面部表情、性生活等,涵盖机体功能各方面,能够提高结果可靠性[10,11,12]。临床通过对患者神经心理学评定能够对特定抑郁症本质更好地了解,从而使治疗措施制定更具目标性,有利于患者病情改善。

临床相关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给予小剂量的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CBT治疗,对比仅用抗抑郁药治疗,结果发现: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证明了认知功能在神经心理学测定存在显著差异[13,14,15]。得出提示:认知行为干预对治疗抑郁症非常必要的,对认知功能测定,为抑郁症诊断和治疗提供较科学依据,对今后精神疾病学诊治打开了另一扇窗。

目前,研究神经心理学比较流行的多集中对临床疾病的评估,在精神科用于抑郁症认知功能评估比较常见,科研人员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评估方式,同时还在探索联合在一起的办法来实现既定目标。总之,神经心理学能够对总体、个体和特殊认知能力予以量化评估,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精神科领域。

2脑功能成像

脑功能成像方法为新近发展比较快速的一种认知功能评定方法,主要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的断层扫描技术,还有正电子的放射扫描技术,两者通过先进影像技术研究─大脑于功能状态下活动区域如何变化。例如,人脑在进行记忆活动时,观察到脑部哪些区域处于激活状态,这样认知功能评定提供科学依据[16,17]。脑功能成像技术,虽然对机体认知功能判断中具一定价值,但存在放射损伤缺点,故不是所有患者能接受。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改进,功能性核磁共振被推向市场,MRI具较多优势及不用担心放射损伤,被多数患者接受。

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不断完善,在医疗上为临床诊断提供安全、便捷、准确的支持,在临床上得到充分肯定、普及。逐渐推广到精神科领域,下面主要介绍在抑郁障碍方面的现状,通过MRI检查,发现抑郁症存在脑结构和功能两方面的改变,现临床上比较认可的两个神经环路主要由5-HT、DA系统调节。磁共振成像(MRI)提示抑郁障碍患者不仅伴有海马、皮质、杏仁核等脑区形态异常,同时还会出现有神经递质改变,从而导致抑郁障碍患者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

[18,19]

3脑电生理学

抑郁症的认知功能评价,随临床对疾病研究不断深入而不断改进,对脑电生理学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在精神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事件相关电位成为研究抑郁症重要方法。神经电生理的研究,目前临床上主要集中在1.脑电图(EEG);2.脑诱发电位(BEP)。在研究抑郁患者的EEG的过程中,发现抑郁病人的睡眠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存在。发现抑郁患者大脑右侧半球激活异常活跃,考虑EEG异常有侧化现象,这为抑郁症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20]。同时还发现抑郁患者的BEP的异常,如:(BEP)P300和N400事件相关电位会出现潜伏期延长等现象[21,22]。根据上述情况,脑电生理方面的研究,其作为抑郁症认知功能评定工具,在精神科诊疗项目中得到普遍认可,在临床工作中,这种认知评估方法十分重要的意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抑郁症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考虑其发病率高伴有严重认知功能性障碍,同时增加病人家庭和社会经济及精神负担;抑郁症患者容易出现自杀相关行为,所以能够及时发现症状,并且有效地对患者干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不仅能减少病人的痛苦,甚至还能挽救有轻生念头的抑郁症患者的生命。故临床采取有效措施尽早对患者认知功能加以评判,能够积极应对,有利于减少认知障碍显得尤为必要[23]。因此,本文主要从神经心理学、脑功能成像和脑电生理学三大方面对抑郁症的认知功能评估方法加以论述,旨在有效评估患者认知功能,从而尽早实施针对性预防及治疗方案,减少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唐利容,郑伟,赵秀芹等.康复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症状缓解和生活质量的作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8,39(5).

[2]王慧,马辉,刁凯丽,等.临床治愈抑郁症患者症状自评在负性自动思维与心理社会功能间的中介作用[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8,27(12):1091-1095.

[3]刘攀琪,郭华,马瑞华.抑郁症患者时间长短感知的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0,34(9):723-728.

[4]丁寒琴,杨帆,何夏君等.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障碍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J].心理护理 ,2021,36(8):62-65.

[5]邓亚洁,刘雨佳,何漪等,抑郁症患者Th17免疫调节相关炎性细胞因子与抑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1,30(5):420-425.

[6]黄颖林,孟祥伟,张珍珍,等.认知功能对抑郁症住院患者治疗反应的预测阳洪,[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1,50(5):439-443.

[7]张香侠,厉雪艳,陈贵海,等.以失眠或嗜睡为主诉抑郁障碍患者睡眠特征比较研究[J].Chin J Nerv Ment Dis,2020,46(12):736-740.

[8]陆悦,黎佳思,周书,等.抑郁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与BMI、睡眠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1,30(2):134-138.

[9]王俊彦,张兴磊,王纪智,等.miR-34a表达调控紊乱与抑郁障碍和抗抑郁疗效的关联研究[J].Chin J Nerv Ment Dis,2021,47(2):98-102.

[10]陈宇鑫,赵云,王瑛,等.应激性抑郁患者认知功能与脑内神经递质变化分析[J].军事医学,2021,45(5):354-357.

[11]孟素香,朱春燕,余凤琼,汪凯等.首发抑郁症患者性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

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9,54(2):292-295.

[12]宋煜青,陈红光,邓兆华,等.稳定期抑郁症患者的面部表情识别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33(3):177-181.

[13]吕思慧,张璐,钟舒明,等.基于虚拟现实注意力训练对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干预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20,53(5):384-391.

[14]滕昌军,王纯,张宁,等.认知行为治疗对首次发病抑郁症患者脑白质结构作用的影像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9,52(6):379-386.

[15]舒燕萍,况利,黄乾坤等.认知行为治疗联合氟西汀治疗对自杀未遂青年

抑郁症患者脑区比率低频振幅的影响[J].中华精神科杂志,2020,53(5):

392-399.

[16]陈苑,程敬亮,张勇,等.首发早发性抑郁症患者脑自发活动改变与临床特

征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J].放射学实践,2021,36(4):440-446

[17]张国富,诸春明,王军,等.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负性认知及情绪的

疗效观察[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8,44(7):397-401.

[18]YuKo Kuroda, NobutaKa  MobutaKa,  Hiroshi Ito,Shigeo Ito,

AKihiro TaKano,Toru NishiKawa, Tetsuya Suhara.Effects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on [11 C]raclopride binding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Joum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95 (2006)35-42.

[19]欧红霞,陈平,郭苏皖,等.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脑电图及P300的

比较[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5,38(2):109-112.

[20郭欠欠,李冠军,等.恢复期老年抑郁症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执行功能及事件

相关电位的关系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1):53-54.

[21]张妤婷,陈凌,陈克龙,等.事件相关点位P300与轻度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

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2):9-12.

[22]刘贺,南彩,马思梦,等.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健康问卷-9评分

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0,15(2):91-94.

[23]崔广伟,黄悦勤,李国华,等.赤峰市成人抑郁症现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

杂志,2019,33(1):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