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库标准化管护体系建立及管护要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小型水库标准化管护体系建立及管护要点研究

李东生

金秀瑶族自治县水利局  545799

摘要:在社会的发展中,小型水库的建立可以起到抗旱、防涝、蓄水等作用,如果一旦出现损坏,那么就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对其进行标准化管护非常重要。在进行管护过程中,可以建立标准化的体系,并从养护、运行、安全等角度进行管理,保障小型水库的质量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提升其运行能力。

关键词:小型水库;管护体系;安全管理

引言:小型水库能够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并且对水域进行控制,由于这一优势,就导致每一个城市都建立了比较多的小型水库,这就给养护管理造成了阻碍。在实际的管护中,缺少相关的管理单位和管理人员的,管护体系的建立也缺乏了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了能够充分的发挥小型水库的作用,就要对其管护体系进行分析和优化,并进行养护和管理,保证其运行更加标准和科学。

1.小型水库标准化管护体系的建立

1.1管护体系建立原则

在对小型水库进行管理和养护的时候,由于内容是比较多,从而在建立体系时,要遵循主要原则,对小型水库的主要事项进行重点管理,对次要事项进行抽查,这样就能保证管理的标准性。同时在管护体系在建立时需要对各管理养护部门的人员和工作内容进行协调,使其工作得到有效规范的落实,同时也优化了工作的步骤,保证其在遇到水患险情的时候可以及时开启应急处置工作,提升了预警、除险、加固等方面的效率,为小型水库的顺利运行提供保障。

1.2管护体系结构

通过对现在小型水库的调查和了解,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了管护体系,其结构主要划分了三个方面,分别是养护、运行管理以及安全管理,在这三个大类下面又细化了几个小内容,保证管护工作更加详细和标准。对于养护结构来说,主要是对养护产生的费用进行控制,并对小型水库中各个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从而提升了设备的质量。运行管理下,主要是对排涝效率、农业灌溉用水情况、水源治理等内容进行管理,并要及时对小型水库进行巡查,一旦发现出现安全隐患,那么就要及时处置,保证其在运行过程中的标准和规范。在进行安全管理的时候,则是要编制出具体的调度方案,使安全管理得到准确落实,并要对汛期做好防护,实现应急、预警等方面的管理,并加强管护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整个管护体系更加标准,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2.小型水库标准化管护要点

2.1养护管理

在管护体系已经确定之后,就要对其具体的管护内容进行分类分析,从而保证小型水库的质量和安全。在养护管理中,具体可以细分为养护经费的管理和维护管理,其中养护经费是保证后续设备维修和养护的基础,所以水库部门、水管站就要及时加大费用的投入,并对工作量进行测算,使得资金投入比较合理。在测算出实际需要用的费用之后,养护管理部门就可以向上级申报资金,并保证资金可以准时、足额的下发,资金充足就可以升级维修设备,也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证其养护工作有序进行[1]。另一方面就是要进行设备的维护管理,在进行新一轮的维护之前,需要先对上一次的维修进行了解,结合之前的维修情况,然后制定此次维修和护理的预算和具体计划,根据计划来对维护工作进行安排。例如,如果预算充足,那么就可以聘请专业的维修公司要进行护理;如果预算不充足,那么就要先对水库内的工作人员进行维修业务知识的培训,然后让这部分人员进行维修,减少工资的支出。具体的维护内容则是对水库在输水、排水、挡水等结构上进行巡查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整洁和干净,在管理过程中要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解决,从而保障小型水库可以正常工作,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2.2运行管理

在进行运行管理的时候,首要的一点就是对小型水库的用水情况进行管理,根据对汛期的预测,来对水库进行调度,从而防止水库中的水流超过汛期限制的水位。一旦管理人员在巡查的过程中发现水库溢洪道的进出口被一些杂物所堵住,那么为了保证泄洪的安全性,就要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在上级下发了泄洪的指令之后,水库的安全人员则要根据指令,进行规范化的操作,并在开阀时进行记录,使得工作更加完善。其次,就是要对小型水库进行巡回检查和观测,检查和观测的具体内容包括了渗水的压力、水位、设备运行频率等内容,在进行管护过程中也要按照管理标准来进行,保证检查工作得到落实。在检查过程中,容易发现一些安全隐患,所以就要保证检查效率,要把检查的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使工作内容更加的细化。例如,人员在进行巡查的时候,具体工作内容就可以分为泄洪设备检查、溢洪道情况检查、水库防护栏的检查、水位检查等等,保证检查内容更加细化,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上报,并进行内容记录。维修部门根据上报的问题进行维护、修理等工作,在隐患没有消除之前,要降低小型水库中的水位,保证水库运行的安全,在维修完成之后,也要进行测量,保证隐患的消除。

2.3安全管理

在进行安全管理时,首先就要进行安全报告的书写,对违法行为、处置方法进行记录,在进行水库巡查当中,如果一旦发现水库内的水质受到了污染,水库的设备出现了破坏、遗漏、丢失等情况,那么就要向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减少一些外在因素对水库运行的形象。同时在年末的时候,都要对一年内的水库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并生成安全运行报告送至行政主观部门,使得水库管理经验得到完善,对好的管理经验要继承,对不好的方法则要抛弃,从而保证小型水库可以安全、标准的运行下去

[2]。在管理的过程中也要及时进行防汛管理工作,在当地进入汛期以前就要组建一支防汛队伍,队伍人员要由预警人员、管理人员、维护人员、操作人员等构成,保证防汛队伍更加专业,在险情发生的时候也能及时快速的投入到抢险中。在防汛管理时,除了要保证人员的专业性以外,也要对防汛设备进行管理,例如,石块、纱布、防护工具、救生圈等等防护设备要统一发放和管理,保证防汛管理可以更加安全。最后就是要建立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对每一个水库都要进行应急预案的编制,在编制完成之后则要向防汛部门、水利局进行报备和审批,在险情发生之后也要按照应急预案及时展开处理,使水库的安全得到了保证。

2.4制度保障管理

在对小型水库进行管护中,制度是起到保障作用的,首先要建立奖惩机制,对管护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的最终结果要计入到绩效当中,考核优异的人员则进行资金奖励,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则要进行出发,如果一旦出现连续三次考核不合格的情况,那么就要开出其人员,重新进行招聘。通过这一制度的建立则可以保证人员在管理和养护的时候更加认真,巡查也更加积极,提升了管护水平。其次就是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对档案管理进行明确的规定,保证档案资料要字迹清晰,同时签章也要齐全,符合档案标准。在进行储存的时候,也要进行分类盒装,尽量保证档案的项目是整齐的,这样在后续查找、管理的时候也更加方便。最后为了保证水库运行的安全,就要在水库大坝等靠近水源的位置设立警告标志,防止出现人员安全事故,保证管理的效率。

结论:综上所述,对小型水库进行管理,并建立管护体系,可以提升小型水库的使用寿命,并保证管理、养护更加的标准。在实际管护中,主要从养护、运行、安全等方面进行管理,减少小型水库中的隐患,并及时做好防汛工作,使得管理效率得到提升,维护了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包艳茹.小型水库标准化管护体系建立及管护要点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1,49(12):209-212.

[2]李晓卫.莒县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启示[J].山东水利,2021(1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