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特点与优化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特点与优化对策探讨

陈静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是政工组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关系到政工工作的稳定发展,与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工企业的全面改革创新联系较为密切。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政工工作的环境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对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后备政工干部对外建设特点

1.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和完善

近几年,随着我国全面加强对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视,现阶段我国在实际推进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相应的发展成效。结合当前我企业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在建设实践中已经构建了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并对企业后备政工干部的选拔任用原则、程序等进行完善,还对企业后备政工干部的培养方式和任用方式进行了明确,使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能形成良好的管理发展模式。同时,在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还会将不合适的企业后备政工干部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形成动态化的管理机制,突出管理实效。

2.企业后备政工干部素质有所提升

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实践中加强对干部素质培养的重视,整体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机制和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后备政工干部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干部的综合素质也有所提升,并且现阶段干部的工作业绩更加明显。具体而言就是在当前企业后备政工干部建设实践中,主动引导政工干部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使他们能够结合新政策、新规定的要求,探索云平台、微信平台、微博平台等的应用,对政工工作中涉及到的新业务和新模式进行创新,使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更加契合时代发展需求,能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工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二、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对策

1.全方位加大企业后备政工干部人才培养力度

在积极推进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设的过程中,有效的教育和培养能够改善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能为企业后备政工干部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支持。因此,新时期在积极推进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按照企业后备政工干部培养的现实需求,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和培训组织模式,支持干部培养工作的高质量推进。首先,要加强对政工干部实施先进理论的培训,重点对政工干部人才实施马列主义教育、毛泽东思想教育、邓小平理论教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等,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器强化企业后备政工干部的头脑,使他们能始终坚持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能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做好政工工作。其次,要强化实践锻炼活动,各级党组织在培养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的过程中应该尝试采用异地交流、轮岗锻炼、上挂下派等不同的工作模式,在岗位实践锻炼中深化企业后备政工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使他们能增长见识,丰富阅历,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能结合不同情况、不同工作需求做好政工工作,提高政工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再其次,要深化教育培训基地建设,重点做好党校企业后备政工干部教育培训和干部培训学院培训工作,以点带面的优化企业后备政工干部培训工作的效果,使培训工作的开展能呈现出相对科学系统的发展状态。这样就能在工作实践中,构建相对科学、系统的企业后备政工干部人才培养体系,在加大培养力度的基础上突出政工人才特色,优化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效果,确保后备人才的培养能够在未来为政工工作的开展服务,加快新时代背景下政工人才的培养成效,使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能呈现出相对科学和系统的发展态势。

2.积极构建企业后备政工干部动态管控机制

在政工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推进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的构建,使政工队伍发展过程中保持动态平衡的发展状态,关键是要针对政工干部人才实施动态化的管控,形成动态化的管理模式,保障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永葆生机和活力。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应该构建完善的备用期限工作制度,综合分析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的年龄和任期年限,促进备用期限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对企业后备政工干部最长备用年限进行明确,如果超过备用年限还无法得到提拔使用,则需要及时对后备干部队伍进行调整,降低出现“备而不用”的几率,有效规避“一备到底”方面的问题。其次,应该积极引入企业后备政工干部竞争管理工作机制,在管理工作中形成优胜劣汰的综合管理体系。在实际针对企业后备政工干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年终考核和民主评议工作,做好综合性的研判,保障政工干部考察工作的综合效果。在此过程中,每年需要针对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进行调整和补充,重点发现群众威信不考、工作能力较差的企业后备政工干部并调整出去,重新补充基本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政绩明显突出的政工干部人才,确保能适应领导班子变化的结构,突出政工干部建设工作的综合效果,使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后备政工干部管理工作的开展能体现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工作特征。再其次,要引入动态平衡的思想,在针对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建设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一定要避免出现大换班问题,在科学的动态管理机制作用下,切实保障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发展成效。这样就能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组织模式,对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工作进行优化创新,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工作队伍建设发展水平。

3.坚持构建备用结合的工作体系

在针对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进行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入“备用结合”的工作理念和思想,使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能提高工作的综合发展成果。首先,要对以企业后备政工干部为核心的提拔对象进行明确定位。一般企业后备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相对较高,是政工干部队伍的主要来源,因此引入备用结合的思想,及时对企业后备政工干部进行选拔和任用,才能够形成良性工作机制,避免出现用人盲目性和随意性方面的问题,切实突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发展的综合成效。其次,要大胆提拔和使用相对成熟的企业后备政工干部,为成熟的企业后备政工干部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他们能够在合适的时机顺利进入到领导班子,承担主要的岗位工作,避免用年龄、资历、学历等限制企业后备政工干部的提拔和任用。再其次,要对备用结合的工作制度进行建设和完善,在对政工领导班子进行选拔的过程中,原则上应该从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中选拔,并且各单位在推荐企业后备政工干部的过程中,如果不属于企业后备政工干部的人选,则要尽量对情况进行说明,有效规避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备用脱节方面的问题,使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能展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如此就能在实际推进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针对工作机制进行调整和优化,增强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综合效果,使建设工作的开展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积极推进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准确针对时代背景和当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建设的需求和建设的方向,积极探索制定完善的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措施和建设方案,能够提高建设效果,使政工干部队伍更加完备和系统,能支持政工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新时代背景下,还要继续针对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进行分析,从多角度制定合理化的建设方案,探索高素质政工队伍的建设发展,支持我国基层政工事业的稳定推进。

参考文献

[1]王诗斌. 刍议强化施工企业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1.

[2]王军胜. 新时期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及对策[J].  2021.

[3]马静, 秦梦婷, 曹恒平. 浅谈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对策[J]. 军工文化, 2021(5):66-68.

[4]周玲. 浅析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J]. 企业文明, 2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