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和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刍议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和应对措施

曾顺兵

身份证号码:1306811984****6130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许多行业及企业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发展成就,国有企业作为推动经济水平增长中的重要组部分,其成本管理工作也是一项非常关键的任务。国有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现代成本管理措施,加强对各方面成本的管控,以此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和保障。本文主要对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从而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用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应对措施

引言

当前,国有企业对于降本增效工作的落实力度比较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加深对成本管理工作的认识和了解,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成本管理措施。与此同时,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工作的持续进行,其各方面的管理体系已经朝着现代化与科学化的方向进行优化,然而部分企业还是存在着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一点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成本管理措施,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国有企业成本管理问题

1.1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在意识方面有着一定的不足,实际的成本管理意识并不够强,同时也缺乏工作积极性,没有正确把握成本管理工作的意义和目的,成本管理思想水平相比较先进水平来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现阶段,部分国有企业只是从自身的角度看待问题,只关注短期内部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工作,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只是为了控制成本。同时部分管理人员对企业外部的价值链并不是很重视,从而导致企业无法正确制定出全面合适的发展竞争战略。

1.2成本管理内涵狭小

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约束和限制,部分国有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只是在内部进行落实和实施,比较侧重与宏观需要。其主要体现在对直接材料和人工、制造费用以外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深刻认识到设计采购和销售等对其他企业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在事后的核算和反馈方面投入较多的精力和时间,从而造成事前和事中控制力度不足的问题。对成本核算所给出的结果利用成本较低等。

1.3成本控制方法落后

现阶段,部分国有企业比较看重传统产品的成本数据作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财务信息之外的业务信息所产生的价值,以及对成本造成的各方面应用,对于企业所落实的全面成本管理工作的要求并不能提供有利的支持和帮助。与此同时,成本管理手段还保留着手工操作的特点,从而造成工作效率低并且人工干预现象过于严重的问题。

1.4成本管理基础薄弱

国有企业在内部成本控制制度方面,具有基础薄弱和不健全的问题,其中还有原始记录、资产盘点,定额管理等基础管理制度不完善的严重问题。另外,部分国有企业所制定的制度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对评价内容的设计达不到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对制度的执行缺乏全面监督和考核手段,没有将考核指标实际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员工的工作积极程度并不是很高,从而导致实际的成本管理措施无法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和效果。

1.5成本信息传递与沟通不畅

现阶段,有一部分的国有企业只关注资产和资金方面的管理,从而缺乏对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视,导致内部部门之间或者是子公司间的信息传递与沟通并不是很顺畅,对信息的利用率比较低。此现象在集团公司中的体现比较明显。一般情况下,集团公司所采用的大而全的管理手段能够有效的省去管理的中间步骤,以此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然而许多企业没有处理好各子公司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问题,实际的信息沟通过程比较复杂,有用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目标人员手中,造成企业成本管理工作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

2加强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

2.1构建全面的成本管理战略体系

在市场经济的复杂和变化中,国有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建立全面、系统的成本管理策略,建立大成本观念,是一种有效的减少和减少成本的方法。例如:通过持续寻找成本源、成本失效和成本对比,强化对成本的控制。统筹考虑集团与下属企业的相关费用,从整体上寻求集团内部成本管理的平衡。图1位成本管理战略体系。

图1 成本管理战略体系

2.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手段加强对成本的管理力度,其中主要涉及到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考评这几项工作内容,每一项都直接影响着预算管理的效果。在实际的预算编著过程中,将企业发展战略作为基础指导,加强每个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结合内外部的因素对成本管理的影响为基础,实施合理的编制方法,进一步增强预算执行的刚性,同时做好预算执行的考核工作,以此来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图2为全面成本预算管理体系。

图2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2.3推行责任成本管理体系

责任成本管理是指把产生成本和支出的各个生产单位、经营部门分成几个职责中心,按照各自职责的不同,按照统一的编制办法,编制各自的职责,按合同的方式,实行按级别分包的方式。企业实行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管理。科学合理地确定目标费用,确定费用和责任之间的关系、改进成本评价和收益分配方式,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实施责任成本管理,能有效地增强企业的成本意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推行责任成本,最关键的是能够清晰地将责任、权力、利益清晰地分配给每个人,并建立相应的激励和制约机制。

2.4强化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成本信息的真实、及时和完整,是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条件。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原始记录、统计等基础资料以及业务信息的传递过程和反馈渠道能够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其次,要建立相关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企业的成本预测与成本决策具有科学性,否则很难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第三,要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强化监管和监察。最后,对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进行了界定,并对其进行了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他们的责任心和责任感。

2.5建立成本预警分析系统

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来自内外部和竞争对手的威胁,许多工作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信息时降低风险的关键因素,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受成本信息反馈和应用程度的影响比较大。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预警分析系统,进一步加强对内外部的信息调查力度,监控并掌握其变化的规律,针对有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机会、威胁等进行有效预报,从而为企业的准备工作提供充足时间。

2.6建立内部审计的监督体系

通过对内部审计的独特视角,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的真实所在,并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实施办法,将问题转化为实际。所以,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管制度,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才能更好地弄清问题所在和根源,进而推动问题的解决。

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应用,就必须要加强成本管理,结合实际采取完善的成本管理措施,落实全面成本预算管理体系和责任成本管理体系,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和条件。

参考文献

[1]黄雅琴.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存在问题及应对举措[J].现代经济信息,2019(7):315.

[2]吴彦.关于强化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控若干问题的分析[J].当代会计,2019(20):158-159.

[3]刘畅.国有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J].经营者,2020,34(3):82-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