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谋划,让少数民族孩子在家门口共享品质教育——以西林县足别瑶族苗族乡中心小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1

精心谋划,让少数民族孩子在家门口共享品质教育——以西林县足别瑶族苗族乡中心小学为例

黄锋克

西林县足别瑶族苗族乡中心小学  广西百色 533503

“品”指品德、品性,“质”指素质、质量。“品质”指人的品性、发展认识等实质。“品质教育”就是以人的个性特点为基础,尊重发展规律,培养整体素质综合能力的教育。西林县足别瑶族苗族乡中心小学精心谋划农村小学发展,让少数民族孩子在家门口共享品质教育的做法正是尊重发展规律,注重品质教育的例子之一。

足别瑶族苗族乡中心小学地处西林县东南部,距离县城69公里。目前学校有教学班11个,在校生382人。近年来,该校校园面积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优化,育人环境不断美化;学校管理日益规范,民主管理日益凸显、内外监督日益增强;师德师风向好向上,教育教学有根有源、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思路逐渐明晰,办学特色逐渐形成。

该校存在的颈瓶一是学校任课教师明显不足,缺乏专业教师;二是学生的学风受到一些负面的影响;三是学校科研课改成效不足;四是办学设备还较滞后、设施不全。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该校按照科学和谐、促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做人民满意教师的要求,以共享品质教育为总体目标,以“让每位孩子在家门口共享品质教育中健康成长”为办学宗旨,以“以生为本,以德育人,以爱启智,以质立校” 为办学理念,以“博爱诚信,知行合一”为校训,以 “务实创新,勤奋向上”为校风,以“敬业爱生,博学善诱”为教风,以“乐学善思,合作创新”为学风,以“尊重个性、挖掘潜力;发挥整体、和谐发展”为学生培养方向,大力弘扬“我奋发,我与足别共成长;我收获,我为足别献力量”的学校精神。

一是加强德育工作管理。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把诚信教育纳入评优学生的首要条件,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课、家长会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建立友爱、互助、和谐的校园氛围。同时,把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把学生培养成举止文明、有责任感和爱心的孩子。

二是加强教学工作管理。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学习为中心”的原则,探索并构建“爱学、会学、善学、乐学、获学、勤学”的“学本课堂”模式。同时,细化管理教导处,提升教研组功能。

三是加强体卫艺科管理。进一步提高规范化管理,结合实际有效制定体育、健康卫生、艺术、科技工作方案,通过推行少年宫活动,有层次有机制地落实特色办学目标。此外,建立健全体、卫、艺、科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管理网络。

四是加强教育科研管理。学校树立起了以科研促教改的思想,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在给教师在任课工作量上“减负”的同时,在理论学习上给予“增补”,形成“领导引领、骨干辐射、全力互助”的创新科研局面。

五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深入学习师德师风,用优良师风夯实教育教学工作,用良好师德形象引领学生健康成长,造就了一支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

六是加强总务后勤管理。学校不断完善硬件和软件设施,进一步细化措施,加强财务管理,强化各项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通过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满足了教育教学工作和学校发展需要。

具体措施有:一是完善重要系统,构建和谐校园。学校文化建设要制定可行的《学校文化整体规划解决方案》,同时,要严格按照“三重一大”必须经集体讨论后才做出决定的制度。学校还要有全覆盖的监控系统、人员巡视制度和防范措施等,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的全覆盖。二是健全基础评价,鼓励争优领先。按照相关规定,拟定学校自身的评优评先方案。此外,制定了学校教师多元化评价方案,探索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创建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三是探索特色项目,创新特色校园。不断探索适合农村小学发展的途径,以“5+1”合作课堂为基础,深入研究并构建“爱学、会学、善学、乐学、获学、勤学”的“学本课堂”模式;以“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激活教研活动平台,以校本教研、名师互动、校际交流为主要内容和形式,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