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绿色通道的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全程绿色通道的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易欢

宜春市人民医院 江西宜春 336000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全程绿色通道的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开展全程绿色通道的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病情控制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4h内止血率、48h止血率均高于对照组,入院救治期间再出血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绿色通道的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助于促进病情控制,改善治疗效果。

【关键词】全程绿色通道;急救护理路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属于消化系统急症,患者以突发呕血、黑便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本病的发生率、死亡率存在一定地区差异,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可达30%,面对本病较高的死亡率医学领域对急救、内科治疗等探索与研究的重视度极高[1-2]。全程绿色通道的急救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急救护理模式,通过开放绿色通道缩短患者入院后各个急救流程的耗时[3],达到提升急救效率、促进病情控制等目的。本研究结合我院近期收治的部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资料,就这一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4]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组间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组别

性别

年龄

发病至入院时间

基础疾病

体质指数

(男/女,例)

,岁)

,h)

(糖尿病/高血压/其他,例)

,kg/m2

研究组/30

17/13

65.28±7.84

3.12±0.74

3/3/2

24.39±2.51

对照组/30

16/14

66.10±8.20

3.20±0.77

3/2/2

24.20±2.64

2/t

0.067

0.396

0.410

0.222

0.286

P

0.795

0.694

0.683

0.974

0.776

1.2、方法

1.2.1、对照组:开展常规急救护理,依据急诊科护理工作流程开展护理服务,患者入院后进行病史采集,并建立静脉通道,完善患者生命体征监护。配合医生进行初步检查与评估,在明确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危险程度分层后开展针对性急救,包括容量复苏、输血、血管活性药物、护胃抑酸、营养支持等干预,急救期间完善患者病情动态监护[5]

1.2.2、研究组:开展全程绿色通道的急救护理路径干预,患者入院后初步评估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后,立即开放急诊绿色通道,调配相应急救团队后开展急救,护理人员遵医嘱采集样本送检,由检验科优先进行检查。同时通知血库、胃镜室、消化内科等多科室做好相应救治准备,高危、极高危者需要立即准备急诊抢救区。上述初步急救工作在5min内完成。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急诊对症干预,如建立静脉通道补液、药物止血、血容量补充、白蛋白输注等。消化内科医师于15min内进入急诊科会诊,由急诊科与消化内科医师联合制定急救方案后,护理人员依据方案做好胃镜检查准备、输血准备、转运等针对性急救,于入院后30~40min内完善上述急救工作。

1.3、观察指标

1.3.1、治疗效果评估:依据患者病情控制情况进行治疗效果评估,患者入院5d内呕血黑便症状基本消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其他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为显效,入院5~7d各症状体征有效控制为有效,否则为无效。

1.3.2、病情控制情况评估:就两组患者入院后24h内、48h内止血率及入院救治期间再出血情况发生率进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30

15(50.00)

14(46.67)

1(3.33)

29(96.67)

对照组/30

10(33.33)

13(43.33)

7(23.33)

23(76.67)

2

5.192

P

0.023

2.2、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对比: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对比(例 %)

组别

24h内止血率

48h止血率

再出血情况发生率

研究组/30

17(56.67)

25(83.33)

1(3.33)

对照组/30

9(30.00)

18(60.00)

6(20.00)

2

4.344

4.022

4.043

P

0.037

0.045

0.044

3 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诊科护理中的常见病例,属于危急重症之一,本病患者病情会受到出血速度、发病至入院时间、出血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6]。部分患者病情严重时会伴有血流动力学水平异常、重要脏器灌注不足等情况,急诊诊治流程的规范性、急救效率等均与本病患者的预后效果息息相关。本研究分析了全程绿色通道的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应用于本病患者中的价值,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4h内止血率、48h止血率均高于对照组,入院救治期间再出血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与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在全程绿色通道的急救护理路径干预中,在病例初步确诊后即开放绿色通道,优先接受病情评估、实验室检查等处理,护理人员严格遵循相关急救预案流程开展护理工作,限制各急救环节耗时,护理人员于各急救环节中明确分工保障工作效率,提升患者急救效率,从而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控制,提升救治质量。

综上所述,全程绿色通道的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应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在促进病情控制、提升早期止血率、预防再出血等方面的效果突出,值得开展。

参考文献

[1]Society of spleen and portal hypertension surgery,society of surgery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Expert consensus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in 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2019 edition)[J].Zhonghua Wai Ke Za Zhi,2019,57(12): 885-92.

[2]赵玲,吴学勇,吴伟.奥曲肽与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8(3):298-302.

[3]黄选辉.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21,14(2):165-166.

[4]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委会.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8年,杭州)[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9,36(2):77-85.

[5]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北京急诊医学学会.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2021,41(1):1-10.

[6]李雪梅,彭冬倩,丁晓玲,等.急诊胃镜检查对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评估[J].中华消化杂志,2020,40(8):55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