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日常饮食要遵循哪些原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1

冠心病患者日常饮食要遵循哪些原则?

袁艳华  

商丘市中心医院  河南省  商丘市  476000

冠心病全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这种疾病是由于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进而导致患者的心脏缺血缺氧而产生的疾病,这种疾病不仅发病极为迅速,而且病情的危害也非常严重,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与护理的话甚至会导致患者的死亡。只有坚持进行冠心病的治疗,并且在日常生活当中保持健康的饮食,才能有效的控制冠心病的发展。那么,你知道冠心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吗?

1.低热量

在冠心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当中,首先需要遵守的就是低热量的饮食原则,这是因为当冠心病患者摄入过多的热量的时候,未能被人体利用的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这样不仅会导致脂肪附着心脏而增加心肌的负担,更容易使人们的血液当中出现过多的脂肪,进而导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更加严重。由于一般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很难做到热量的计算,因此冠心病患者不仅需要注意不能吃的过饱,更需要做到在饭后进行轻微的有氧活动来促进热量的消耗。

2.低脂肪

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脂肪的摄入不仅会导致自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加剧,而且还会导致患者血清当中的胆固醇升高,而这对于患者病情的控制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人们需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并且采取植物脂肪来取代动物脂肪,这是因为植物脂肪不仅不含胆固醇,而且其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促进人们血液中的胆固醇酯化,从而有效的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从而有效的控制冠心病患者的血液粘稠度,进而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更好的控制。

3.低盐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遇到有的人自称“口味重”,在吃饭的时候放很多盐,但冠心病患者却不能这样做哦!根据医学研究发现,摄入过多的盐分会导致人体出现水钠潴留的现象,从而使人的血容量增加并引发高血压,而血压的升高则很容易导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急性的心绞痛甚至心梗等情况。除了减少食盐的使用之外,冠心病患者还应当注意少吃含盐的食物,少用含盐的调味料等。

4.低糖

糖属于人体能够直接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的一种,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主要的热量来源,而摄入热量过多的危害在上文当中已经提到过了。另外,摄入的糖分过多会导致人们发生糖尿病,而糖尿病作为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之一是很容易导致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发展的。因此,为了做好对自身饮食热量的控制,冠心病患者还需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控制糖分的摄入。而在冠心病患者日常饮食当中,米面等主食是患者最主要的糖分来源,而将主食更换为粗粮不仅可以有效的限制糖分摄入,更能够借助粗粮中的纤维素来排除胆固醇,从而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更好的控制。

5.低蛋白

蛋白质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必备的营养物质,但冠心病患者却需要注意在日常生活当中尽量的少吃蛋白质,这是因为蛋白质需要人们的肝脏与肾脏进行分解,而摄入的蛋白质过多则会导致肝肾负担加重,这种负担还会进一步转化为心脏的负担,这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冠心病患者只需要保持蛋白质的摄入量在每日总热量的10~15%左右即可。另外,在蛋白质的选择上,冠心病患者最好选择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比如鱼肉、牛奶等都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6.高纤维素

作为碳水化合物的一种,纤维素是人体很难进行分解利用的一种多糖,而且纤维素在进入人体之后还有着增强肠胃蠕动、促进胆酸与胆固醇排出以及减少胆固醇生成的效果。因此,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当多吃那些含有纤维素的谷类、水果以及蔬菜,比如玉米、小米、芹菜、韭菜、木耳等都是优秀的纤维素来源。

7.高维生素

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增强各类维生素的摄入对于身体健康也是非常有好处的,比如水溶性维生素B、维生素C与维生素P等可以直接影响到细胞与间质成分的合成与代谢,从而起到促进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的修复,降低血管壁的脆度,增加血管壁的韧性与弹性的效果,而维生素E的抗氧化效果则可以阻止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心肌缺氧的情况。因此,冠心病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多吃一些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这对于冠心病患者病情的控制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威胁,而且冠心病在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变化的影响下甚至出现了向年轻群体发展的趋势,因此需要人们对冠心病进行格外的重视。只有在日常生活当中加强对冠心病这种疾病的了解,并且在发病后及时接受相应的治疗与护理,才能更好的帮助人们摆脱冠心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