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病人的临床护理经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心肌梗塞病人的临床护理经验

刘培培

宝丰县人民医院心内一 河南平顶山 467400

心肌梗塞又称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心肌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临床上常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与梗死的大小、部位和侧支循环密切相关,严重者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于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心肌梗塞病人的临床症状1、胸痛、胸闷为最早出现的临床的症状,其性质和部位与心绞痛相似,一般在安静时发作,但较心绞痛程度剧烈,持续时间长,可长达数小时或数天,服用硝酸甘油类药物无明显效果。少数患者可以表现为无症状,一发作则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2、全身症状,可有发热,常在发病后的2-3天出现,可持续约1周。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部胀痛,亦会出现肠胀气。4、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24小时内,以室性心律失常多见,室颤是心律失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心动过缓,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5、低血压和休克,疼痛可引起血压下降,收缩压过低易发生心源性休克,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面色发绀、四肢皮肤湿冷、肢端发绀、脉搏细而快、大汗淋漓、躁动不安、尿量减少,严重者会出现昏迷。6、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可在起病的最初几天内发生,或在梗死演变期出现,其发生率约为32%-48%左右,尤其是患有其他脏器疾病或老年人身上出现,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重者出现肺水肿,随后可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

心绞痛与心肌梗塞的区别1、心绞痛的疼痛持续时间比较短,通常在3-5分钟,一般不会超过半小时,疼痛的程度不会那么剧烈,还可以通过含服硝酸甘油或休息之后缓解,抽血或者心电图不会出现太大的异常。2、心肌梗塞的疼痛时间一般超过30分钟,并且疼痛比较剧烈,通常会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心慌,甚至气促,含服硝酸甘油一般不能缓解,心电图和抽血会出现心肌梗死标志物明显升高。

心肌梗塞病人的临床治疗要点

(一)一般治疗

  1、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1周,避免活动,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休息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疼痛,告知家属请其配合。

  2、吸氧,一般急性期给予持续吸氧,病情缓解后可间断给氧,氧流量2-3L/分。

  3、心电监护,此类病人需收住重症监护室(CCU)。观察生命体征、心律、血氧饱和度、等的变化情况,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二)解除疼痛 

  尽早尽快用药解除病人疼痛,常用的药物有盐酸哌替啶、吗啡、硝酸甘油等。

(三)再灌注心肌

  1、溶栓疗法  在发病6h内使用溶栓药物进行溶栓,常用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

  2、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一旦确诊应尽快充分、持续开通“罪犯血管”挽救心肌挽救生命。

(四)并发症的治疗

   主要是针对防治心律失常、控制休克以及治疗心力衰竭的对症用药。应注意的是在心梗发生的24h内应尽量不使用洋地黄制剂类的药物。维持患者血容量、应用升压药、血管扩张剂及时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五)其它治疗  

可以使用抗凝药物进行抗凝治疗,另外,还有一种极化液疗法。

心肌梗塞病人临床护理要点

(一)休息与环境

1、急性期病人第1周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活动,日常生活家属协助 。第2周可进行床上肢体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第3周可在床边活动,站立时间不宜过长。第4周在病室内进行活动。

2、保持病室安静,禁止大声喧哗,可遵医嘱酌情给予镇静药物。

(二)疼痛的护理   

  1、卧床休息,限制探视,减少干扰,保持情绪稳定。

  2、急性期可持续给予氧气,病情稳定后可间断给氧,氧流量2-3L/分。

  3、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如:盐酸哌替啶、吗啡,硝酸酯类等药物止痛。

(三)病情观察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病房巡视,及早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2、注意有无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衰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出现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烦躁不安、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左心衰竭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四)饮食护理

饮食清淡易消化,注意少量多餐,禁烟酒,发病前1-3天应给予半量清淡流质为主的饮食,以后随病情的缓解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食、软食、普食。保持大小便通畅,必要时使用缓泻剂

(五)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在抢救病人时,应动作娴熟,核对无误,沟通得当,为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有些病人症状不典型,出现矛盾心理,护士应当主动给病人讲解心肌梗死疾病的相关知识,使病人能够引起足够重视,并理解和配合,促使疾病早日康复。

(七)出院指导

1、宜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富含高维生素及纤维素多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保持大小便通畅,戒烟酒。

2、出院后规律用药,观察用药后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紫斑,大便带血等,必要时进行门诊随访。

2、不要在饱餐和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洗澡水的温度保持和体温一致,时间不超过15分钟,程度严重者在家属的帮助下进行。

2、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个人爱好选择可坚持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太极拳健身操等,量由小变大,避免过度劳累,3~4个月后可逐渐恢复工作。

3、 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精神,愉快生活,对任何事情要坦然处理。

4、外出要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若发生心绞痛,应立即停止活动和运动,就地休息,舌下含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并拨打120,到就近的医院进行急救。

5、做好心肌梗死后的二级预防,预防心肌梗死再次发生,积极治疗原发病疾病,规律服用药物,提高服药的依从性。

(八)定期门诊随访。

出院后1-6月内每月复查一次心电图、血常规、血生化,6个月后可延长至每3 月复查一次,坚持定期门诊随防。 9-12个月进行一次冠状动脉造影术复查,以便及早发现血管有无再狭窄,从而及时给予治疗,有症状应随时到医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