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高原方舱医院护理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高原方舱医院护理管理

丁妮

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陕西 西安 710001

【摘要】2019年年末,以我国武汉为中心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舱医院是一种机动医疗场所,具备紧急救治、临床经验等多种功能,为达到快速控制疫情的目的,从2020年起,我国在全国各地均建设不同规模的方舱医院,其中高原地区的方舱医院与平原方舱医院面对的外部环境差异巨大,对护理管理的要求也相对较大。鉴于此,文章就近两年所发表的高原方舱医院护理管理相关文献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做如下总结,为后续临床研究者深入探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高原方舱医院;护理管理

自2020年起,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各地,是继2002年的SARS、2012年和2015年的MERS之后,爆发的又一次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一,截至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对整个世界及人类健康体系造成了巨大影响。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飞沫、直接接触和粪口等途径传播,且人群普遍易感[1-2]。“方舱医院”就是可移动医疗空间的一种,类似野战机动医院,被称为医院中的“变形金刚”,主要应对自然灾害、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采用大规模的“方舱医院”来防控疫情,这是我国公共卫生防控与医疗的一个重大举措,其建设的主要目的在防止病毒扩散,避免造成新的传染源[3-4];加快医护工作人员工作效率,节省医疗资源。高原地区的方舱医院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等地区,该地区与平原地区最大的不同在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较低,因此高原方舱医院的患者护理管理难度更大,受诸多因素干扰[5]。为此,本文就目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高原方舱医院护理管理开展情况做以下综述,现报道如下:

1.克服环境限制

由于高原缺氧,外加厚厚的防护服,使得医护人员、患者每说一句话、每走一步路,都显得费力、气促,同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肺炎也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对氧气的需求量极大,因此高原方舱医院护理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克服环境限制,即克服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较低等特殊气候。郑喜灿[6]等人在“高原环境下方舱医院护理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中详细描述了气候给护理管理带来的困难,如下:夜温差10-12℃,外界温度的变化严重干扰了各种电子设备的有效运转;气压过低,常规的护理操作受到影响,风沙大,无法保证无菌操作质量,患者极易发生缺氧情况。护理管理工作的侧重点在于提升高原方舱医院的保温定性与密闭性,降低特殊环境气候对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影响。李雪纯[7]等人在“中国高海拔民族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提出高海拔地区面临传染源管理追踪、预防救治、自然环境不利等影响因素,因此有必要传染病联防联控长效机制,笔者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高原方舱医院护理管理应当吸取该管理经验,不断改造或提升方舱医院技术水平,以此克服环境限制。

2.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方舱管理运行机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中,方舱医院对轻症、普通型患者治疗、隔离和观察发挥了巨大作用,方舱医院内部应成立指挥部协调推进,下设核酸检测督导组、医疗救治护理组、保障组等专项小组分工负责,构建权责清晰、多方协同、运行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8-9]。黄晨[10]等人在“方舱医院护理管理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明确提出方舱医院建立符合战时要求的护理组织管理框架,包括建立由方舱医院护理部负责人、各舱护理负责人、护理组长组成的三级管理组织构架,但具体岗位职责则有所不同。方舱医院护理部负责人由指挥部指派。结合上述研究,笔者认为高原方舱医院护理管理需强化人力资源的调配,需参照“满足方舱医院内患者的需求”、“能级对应原则(既要以合格的人员去担负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又要使人的职务与所承担的职责、能级相适应)”、“合理比例原则(既要考虑护理人员的数量,也要考虑专业技能与工作经验)”、动态发展原则(根据病人需要不断进行动态调整,使护理人员合理流动)。

3.强化护理人员管理,提升护理管理质量

对高原方舱医院护理人员的要求如下:①护理管理岗位的人员应当具有临床护理岗位的工作经验,具备护理管理知识和能力,选拔符合条件的护士从事护理管理岗位的工作;②按照临床护理岗位的分类,根据岗位的工作量、技术难度、专业要求、工作风险等要素,合理、动态地配置相应资质的护理人员[11-12]。何细飞[13]等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方舱医院护理管理实践”中提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应从“明确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分工”、“加强护理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出发”这两个要点出发。李筠[14]等人在其研究中提出在方舱医院内开展护理团队应急管理,该管理模式实施的出发点在于高原方舱工作艰难、工作压力大、具有职业暴露风险,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给予护理人员足够关怀,合理满足各方需求,传递情感信息,充分挖掘抗疫一线感人故事进行宣传,调动各个岗位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笔者认为由于高原地区特殊的环境气候,对护理人员的体力、精力消耗较大,故在实施护理管理应充分考虑个体因素,掌握工作规律,根据工作忙闲排班,增加护理高峰时段的护理人力。如病区护理工作量较大的时段、突发状况或紧急抢救患者时增加护理人力。各科根据专科特点排普通应急班(加班)、特急应急班(抢救、危急事件处理等);在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护士对排班的个体要求,但必须完成医院规定的工作时数。为减少交接班环节和减轻护士晚夜班压力,可采取连续排班模式,如APN排班。

4.防护护理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染性极强,护理人员在高原方舱医院工作中极易造成职业暴露,因此护理人员在进入岗位前,应认真学习个人防护用品正确使用方法、标本采集/保存方法、标准预防、医疗废物处置流程、核酸标本采集流程等方面内容;工作期间应穿戴一次性帽子、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面屏、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徐玉兰[15]等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方舱医院护理管理模式的构建”中提出方舱医院感染控制单元需严格执行院内环境的消毒及灭菌,以此控制传染源。

5.强化对患者的护理

从客观角度来看,高原方舱医院主体仍是住院患者,因此护理管理需始终以患者为核心。强化病情监测:由于高原特殊的气温、氧气等因素,对高原方舱医院患者开展强化病情监测意义重大,包括测量体温、血氧饱和度、心率等,发热患者根据需要酌情增加测量次数,记录护理观察记录单,发现生命体征异常及时汇报并及时给予针对性处理与治疗。另外方舱医院内有大量隔离者,该类人员长期处于封闭管理环境,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还需强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耐心倾听患者诉求与疑问,同时及时给予其积极的反馈;合理使用鼓励、支持性语言对患者进行引导就诊;将临床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句与患者交流,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护理需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向邱[16]等人在“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护理人文关怀实践研究”中提出人文关怀提升了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认可度,促进了医护患关系及社会和谐,笔者认为高原方舱医院可吸收人文关怀护理经验,充分发挥心理干预的作用。

6.智慧方舱

智慧方舱是指充分应用一体化医疗云平台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构建出新型方舱护理管理模式,该模式基本可实现“安全赋能”、“三区两通道”、“高效运营”这三个工作目标[17]。汤杰[18]等人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方舱医院建设研究”中提出智慧方舱一方面提升了患者在舱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提高了方舱医院的智能化管理能力,使方舱医护人员节省了大量的患者提醒环境消杀、物资运送等工作量。笔者认为,鉴于高原地区特殊的环境,方舱医院可综合应用“智慧方舱”相关技术,以此减轻护理管理的压力。

7.小结

着我国新冠疫情防控体系经验的积累,针对高原方舱医院的护理管理逐渐成熟,目前主要的针对的高原地区特殊的工作环境应综合应用克服环境限制、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护理人员管理、防护护理管理、强化对患者的护理管理等多项措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充分应用“智慧方舱”相关技术,后续研究需不断吸取国内外优质的防控理念及护理管理理念,全面提升高原方舱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YE YUAN,CHUAN SUN,XIUCHUAN TANG,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Prognostic Risk Score System for COVID-19 Inpatients: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in China[J].工程(英文),2022,8(1):116-121.

[2]FANGZHI DU,RUILI ZHANG,QIANQIU WANG.Eliminating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of Syphilis:Chinese Practice before and during COVID-19 Pandemics[J].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版),2022,37(1):67-72.

[3]陈夕,童瑾,向建华,等.13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对重症化影响的回顾性研究[J].重庆医学,2020,49(17):2802-2806.

[3]ATEFEH BEIGI-KHOOZANI,AMIRMOHAMMAD MERAJIKHAH,MAHDIEH SOLEIMAN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indings of Olfactory Bulb in Anosmic Patients with COVID-19:A Systematic Review[J].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版),2022,37(1):23-30.

[5]林挺葵,吴家园,刘华锋,等.粤西地区及各地级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展趋势预测分析—基于Holt双参数指数平滑模型的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28(2):13-17.

[6]郑喜灿,王志敏,赵丽,等.高原环境下方舱医院护理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6,31(19):65-67.

[7]李雪纯,万绍平,蔡红霞,等.中国高海拔民族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0,24(5):516-522.

[8]夏漫,刘义兰,詹昱新,等.方舱医院开舱紧急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管理[J].护理学杂志,2021,36(6):54-55,72.

[9]林玲,李素云,娄湘红,等.方舱医院轻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护理与管理[J].护理研究,2020,34(7):1122-1125.

[10]黄晨,景峰,杨之涛,等.方舱医院护理管理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2,21(2):286-290.

[11]叶丽莎,潘陶玲.武昌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轻症患者护理管理体会[J].广西医学,2020,42(11):1425-1429.

[12]曾珠,邓永鸿,彭洁婧.方舱医院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z1):66-67.

[13]何细飞,程捷,杨建国,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方舱医院护理管理实践[J].护理学杂志,2020,35(10):59-62.

[14]徐玉兰,刘义兰,曹青,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方舱医院护理管理模式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7):1024-1027.

[15]李筠,戴遥,胡柳,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方舱医院护理团队应急管理实践探析[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z1):60-62.

[16]向邱,何细飞,徐素琴,等.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护理人文关怀实践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0,20(4):243-246.

[17]郑洁莹,张丽伟,邓超.5G RB资源管理及QoS调度策略在方舱应用的验证与建议[J].移动通信,2022,46(8):99-105.

[18]汤杰,马龙鑫,曹青,等.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方舱医院建设研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2,21(2):19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