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多舱清洗机在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效率合理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全自动多舱清洗机在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效率合理应用

张尹

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56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自动多舱清洗机在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效率合理应用

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20名护理工作人员作为样本对象,所有工作人员均来自我院消毒供应室,样本收集时间集中在2021年1月~2022年8月期间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常规清洗组与观察清洗组,每组各10例样本。同时,在上述期间内抽取两组清洗过的医疗器械样本,各500件。记录两组工作人员的清洗时间及以及用水量、清洗有效率。结果:与常规清洗组的工作人员相比,观察清洗组工作人员的清洗时间和清洗用水量明显更低,清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更高;与常规清洗组的器械样本相比,观察清洗组器械样本通过目测法、荧光检测法检查的合格率更高,可见清洗效果更加理想,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自动多舱清洗机应用在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节约工作时间,同时可有效提高清洗工作的质量水平,确保了临床一线的安全性,降低了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自动多舱清洗机消毒供应室效率合理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迭代,医院内清洗医疗器械的方法也由过去的手工清转换为全自动清洗机【1】。而全自动清洗机能够有效提高器械洗涤的质量以及清洗工作的效率,同时能够降低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感染风险性,优势诸多【2】。因此,全自动清洗机受到了临床上的广泛认可和认同【3】。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全自动多舱清洗机应用在消毒供应室的护理工作中,以此分析其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现以下文进行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研究选择20名护理工作人员作为样本对象,所有工作人员均来自我院消毒供应室,样本收集时间集中在2021年1月~2022年8月期间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常规清洗组与观察清洗组,每组各10例样本。其中,常规清洗组含男性3名,女性7名,年龄23-43岁,平均年龄(33.43±1.43)岁;观察清洗组含男性4名,女性6名,年龄24-43岁,平均年龄(33.67±1.63)岁。两组工作人员样本的一般资料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同时,在上述期间内抽取两组清洗过的医疗器械样本,各500件。其中常规清洗组中抽取100件钳类器械、100件组织剪、100件穿刺针、100件腔镜器械、100件各类手术污染器械。观察清洗组中抽取100件钳类器械、100件组织剪、100件穿刺针、100件腔镜器械、100件各类手术污染器械。

1.2方法

常规清洗组:本组医疗器械均由人工完成清洗工作。

观察清洗组:本组医疗器械均采用全自动多舱清洗机完成清洗,清洗方法如下:全自动多舱清洗机共设有5个舱,即预清洗舱、清洗舱、超声舱、漂洗舱及烘干舱。该仪器主要依靠隧道式自动循环进入各个舱从而完成器械的清洗工作。清洗工作的步骤如下:(1)加入酶洗涤剂,实施预清洗工作;(2)清洗;(3)超声清洁;(4)热漂洗,水温需要控制在82 ℃ ;(5)烘干,通过热交换机加热空气,直至116℃,以此烘干器械。上述完整的循环过程用时需要40min ,每次清洗能够同时对5个舱实施5次不同的循环式清洗。

1.3观察指标

   (1) 记录两组工作人员的清洗时间及以及用水量。(1)参照下述方法对清洗后的器械进行检查。①目测法:利用5倍放大镜,对各器械关节面的光亮程度、齿槽、咬合面及其表面是否存在污垢、锈渍及血渍等情况进行仔细观察。②荧光检测法:在清洗后的器械内部及表面涂抹荧光素酶拭子,取样,放置于试管中,加入试剂振荡5次,使用ATP荧光检测仪进行检查,合格标准为相对光单位值(RLU,relative light units)≤20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选择软件包SPSS23.0,t验证以(±s)为方式的计量数据,X2验证以[n(%)]为方式的计数数据,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判定标准,表明比较差异性显著。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工作人员的清洗时间及以及用水量

与常规清洗组的工作人员相比,观察清洗组工作人员的清洗时间和清洗用水量明显更低,清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更高,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详见表1。

表1比较两组工作人员的清洗时间及以及用水量±s)

组别

n

清洗时间

用水量

观察清洗组

10

40.72±1.09

132.32±14.05

单独清洗组

10

57.51±2.16

257.46±20.14

t

-

21.9449

16.1149

P

-

0.0000

0.0000

2.2 比较两组器械样本的清洗洁净程度

与常规清洗组的器械样本相比,观察清洗组器械样本通过目测法、荧光检测法检查的合格率更高,可见清洗效果更加理想,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详见表2。

2比较两组器械样本的清洗洁净程度[n(%)]

组别

n

目测法

荧光检测法

观察清洗组

500

500(100.00)

499(99.80)

单独清洗组

500

489(97.80)

476(95.20)

X2

-

11.1223

21.7026

P

-

0.0008

0.0000

3 讨论

医疗器械清洗与临床一线工作的安全性存在直接的关系,其也是确保医疗器械灭菌、消毒质量的关键环节,对于预防院内感染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疗器械经临床使用后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洗,同时还需完成消毒、灭菌的步骤。如果上述环节存在问题,将污染的器械应用在临床治疗中会大幅度提高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对患者及其家属、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4】。因此,必须提高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水平和质量。本研究所用的全自动多舱清洗机能够通过电脑自动控制机械完成整个清洗过程。其主要依靠机器内部所产生的机械性清洁剂激流,将医疗器械上的污渍进行去除,且整个清洗、消毒过程可以做到符合相关标准。此外,成套设计的设备能够替代以往工作中繁琐的手工操作,且能够将大量的污染物品集中回收到供应室【5】。自动的传送装置能够缩短工作人员的走动距离和时间,降低了工作量,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6】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全自动多舱清洗机应用在消毒供应室的护理工作中,以此分析其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根据本次研究得到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清洗组的工作人员相比,观察清洗组工作人员的清洗时间和清洗用水量明显更低,清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更高;与常规清洗组的器械样本相比,观察清洗组器械样本通过目测法、荧光检测法检查的合格率更高,可见清洗效果更加理想,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

综上所述,将全自动多舱清洗机应用在消毒供应室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节约工作时间,同时可有效提高清洗工作的质量水平,确保了临床一线的安全性,降低了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可见值得将该清洗机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姣君,徐洲,陆叶兰.基于护理角度探讨消毒供应室集中供应管理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17):224-226.

[2]陶惠琳.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对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1,34(03):59-60.

[3]曾小娟.全自动清洗机2种清洗器械方法的效果对比[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5):170-172.

[4]刘秀莲,盖志芹.消毒供应室负压超声波清洗机的使用与清洗质量的护理效果[J].智慧健康,2019,5(29):150-151.

[5]邵小玲,吴孟娟,林柳.消毒供应室再生器械清洗方案选择及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4):80-82.

[6]林冬枚.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02):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