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干预对合理用药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临床药学干预对合理用药的应用价值

刘文丽

连云港康乐药业有限公司  江苏省 连云港市 2221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物治疗中合理用药的途径和疗效。方法采用电脑数字随机排列技术,将60例病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药物治疗。比较合理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用药费用等。结果 在药物合理使用率方面,研究组患者占有优势,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该组同样占有优势。研究组患者的依从率达到了100%,而另外一组则少了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667,P=0.010<0.05)。在药物认知方面,药物剂量认知、药物时间认知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药物费用支出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药物治疗的病人进行临床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临床药学干预;合理用药;应用价值

引言

药物疗法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它在各种病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对于其它疗法,药物疗法对病人的身体伤害最小,而且在安全、方便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本研究在药物治疗病人的护理中运用了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模式,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1~2022年1~2年1月内接受过药物治疗的60名病人,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化的方法,将其分成两组,各30名。对照组为17名男性和13名女性;年龄在19~78岁之间,年龄为46.7-10.5;其中12位是内科,8位是外科,6位是妇科,4位是其他的。研究组其中15名男性和15名女性;年龄在20~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0~10.0;其中11位是内科的,7位是外科的,7位是妇科的,5位是其他的。两组在总体数据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该临床实验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由医院道德委员会审核批准。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为18岁以上,均为成人;②所有纳入的病人都已经被诊断并且可以进行药物治疗;③纳入研究的病人在接受治疗之前没有使用药物;④所有病人及家属都对实验的内容了如指掌,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①有严重慢性病需要长时间服用药物的病人;②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基础疾病,那么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则不能有效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改善;③有严重心理疾病或语言障碍,不能与医务人员进行临床药物治疗的病人;④缺少普通信息和中途退出的病人。

1.3方法

1.3.1对照组

对患者进行常规用药干预,包括: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告诉病人服用的次数和用量,同时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嘱咐,如果自行用药期间有任何不舒服的表现,请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1.3.2研究组

对病人进行了药物治疗,其干预内容包括:临床上合理用药。(1)成立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小组,由同一科室的医师、护士、药师组成,不同科室的医护人员要进行相应的培训,主要针对用药方面进行培训,并且提高其工作态度,提高其对患者工作的责任心,提高其职业素质,并将上述各项指标纳入日常工作中,提高患者的服务品质。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医院药品管理的奖惩制度。对违规使用药品的行为进行处罚,责令其改正,并对严格遵守药品管理制度的会员进行奖励。(2)强化药品管理,在药品管理工作中,对各部门的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各部门药品部门对药品的使用进行统计,并按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计划,对药品管理工作不理想的科室开展专题讲座,确保合理用药。各科重要认真学习国家相关规定,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仔细地核对每个患者的处方,保证审批和签字清楚、易于辨认。(3)药师介入,作为药物治疗的关键,其药物的类型和用量将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疗效,所以在配药时,要向病人说明所选用的药物的药理作用、对症的疗效、不良反应等,并耐心地回答病人的疑问,使病人对药物的认识和遵从度。

1.4统计学方法

上述工作在完成之后需要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统计和分析,在此过程中要使用专业的软件,例如SPSS22.0软件。除此之外,要有科学合理的数值进行表示和检验。

2结果

2.1两组病人合理用药和不良反应的比较研究

研究组29名病人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比例为96.67%(30例);2名病人在使用药物后有副作用,占6.67%(30个)。对照组23名病人合理用药,占76.67%(30个);8名病人在用药后出现副作用,占26.67%(30个)。两组病人的合理用药比例均较正常高,副反应率较低,差异有显著性(X2=5.192,4.320, P=0.023,0.038<0.05)。

2.2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对比

干预后,研究组25名病人全部遵从药物,5名患者仅遵从5名,全部遵从,遵从率100.00%(30名);对照组11例完全遵从,13例依从,6例不依从,80.00%,30例;研究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x2=6.667, P=0.010<0.05);

2.3两组病人在用药方面的认识和用药支出比较

在药物认知方面,药物剂量认知、药物时间认知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药物费用支出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请参阅表格1。

表1两组患者用药相关认知以及药物费用支出对比(x±s)

组别

例数

用药相关认知评分 ( 分 )

药物费用支出 ( 元 )

药物药理认知

药物剂量认知

用药时间认知

研究组

30

19.2±2.5a

19.3±2.4a

19.5±2.3a

218.1±19.4a

对照组

30

15.1±0.6

15.4±0.8

15.3±0.8

336.2±31.7

t

8.735

8.444

9.447

17.405

P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在此项研究中,使用了药物介入疗法,目标是通过对药品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用药,确保患者合理用药,减少用药及不良反应。通过药物干预,可使患者形成规范化的用药体系和观念,使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得到持续提高,并能有效地解决用药的潜在风险。此外,本研究还将重点放在相关责任医师、护士、药师的专业素质与工作态度上,并重新制订相关的指标、规则、奖励制度,以确保医师、护士、药师能够更好地对待病人。根据本研究结果,本研究发现,研究组病人的合理用药比例为96.67%(29/30),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为76.67%(23/30)、26.67%(2/30),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X2=5.192,4.320, P=0.023,0.038<0.05)。研究组病人的治疗依从率为100.00%(30/30),与对照组(24/3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x2=6.667, P=0.010<0.05)。说明通过药学介入后,医务人员和药剂师在工作中的工作态度更为严谨,并能成功地向病人灌输合理的用药观念,提高了病人的遵从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采用临床合理用药的方法进行药物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病人对药物的认识,从而增加药物的合理性和遵从性,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率和费用,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传武.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7):329.

[2]陈洪山.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的效果分析[J].健康之友,2021(15):279.

[3]耿玉涛.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8):108-110.DOI:10.3969/j.issn.1674-9316.2021.08.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