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那些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1

小儿手足口病那些事

谭啸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四川 攀枝花 617067

手足口病是因为肠道病毒而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多发于儿童,其中3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更高,主要就是经过呼吸道、消化道、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临床基本表现就是四肢末端疱疹、斑丘疹。如果情况严重,则可能存在循环障碍、肺水肿、脑脊髓炎。小儿手足口病的致死原因为神经源性肺水肿、脑干脑炎。下面对小儿手足口病那些事进行探究,具体内容如下。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发生在手部、足部、口部等多个部位的疱疹、斑丘疹,属于儿童急性期传染病。主要的病原是肠道病毒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肠道病毒71感染患儿的病症相对来说更加严重。

手足口病症状体征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大约为3-5天,患儿出现不同程度腹痛、低热、全身不适等情况。2天左右出现软腭、口腔、咽部疼痛情况,出现绿豆大小水疱,周围有红晕。因为疼痛,经常出现拒绝进食、流涎情况。与此同时,手足部位也出现疱疹,在手足背侧、手指背侧缘、甲周围,出现数目不定的水疱。除了手足口以外,常见于肛门、臀部。数天以后出现消退、干涸的情况,皮疹并没有明显疼痛瘙痒感。有些患儿可能出现水疱、泛发性丘疹,伴随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通常情况下,经过治疗,整个病程持续时间为6-10天左右。许多患儿可以自愈,预后效果良好。

预防手足口病

儿童作为主要的手足口病感染人群,隐性感染者、手足口病者属于关键传染源。口、粪作为关键的传播方式,然后就是接触感染者的疱疹液、物品、呼吸道分泌物。当前,手足口病缺乏明确的抗毒药物,有效的预防方式就是接种手足口病灭活疫苗,以此避免出现重症、死亡情况。这一疫苗是二类疫苗,不属于我国预防接种范围内,要在自费、自愿、知情的条件下接种,费用大约为400-600元,接种的年龄最合适为6个月-5岁。除了接种手足口病疫苗,还要注重生活方式层面的护理预防措施。包括与感染的患儿接触,勤洗手多通风,对奶瓶、吃饭用具进行清洁。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避免到人员聚集处逗留,还要保证家庭环境洁净卫生。

1.父母应该注意

在外出回家以后,饭前便后督促婴幼儿使用洗手液洗手,尽量避免吃生冷食物,喝生水,还要避免与患病人员接触。在接触儿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以后,要勤洗手,不能随意乱扔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嘴、奶瓶需要及时清洗。还要定期晒被子、衣物,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如果婴幼儿出现了相关症状,则需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治疗。父母也需要及时完成患儿衣物消毒、晾晒处理工作,对粪便实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需要住院,而是要保证多休息、治疗,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情况。

2.幼儿园及小学等机构要注意

对于手足口病流行的季节,教室、公共场所要定时通风。每天对餐具、个人用品、玩具等进行消毒清洗。工作人员在进行厕所清扫与消毒的时候,需要佩戴防护手套。在完成清洁工作以后,也须立即洗手。准备好充足的消毒用品,如消毒水、消毒棉球。

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如果家长发现患儿出现手足口病等症状,就需要及时就医。对于普通的患儿来说,一般都是在发病5-7天左右缓解,很少患儿会发展为重症。发病以后1-4天,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3岁以下儿童则需对病症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监护。若发生了精神状态较差、持续发热、呕吐的情况,则需要提升重视度。对患儿的症状表现、精神状态进行观察,如果患儿出现肌无力、嗜睡、手脚发凉、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口唇紫绀等一系列情况,就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还需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接诊。对于普通的患儿来说,都是以对症治疗方式为主,并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适用于小儿退热的西药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抗病毒口服液的主要作用则是清热解毒。对于重症患儿来说,也需要尽早接受治疗。结合病情进行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抗惊厥治疗,并进行丙种球蛋白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