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护理

田梅

贵州省龙里县妇幼保健院 贵州 龙里 5512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患者66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针对性干预,分析两组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实施针对性干预可提高满意度、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配合度,降低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护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自由化,剖宫产分娩率不断提高,导致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发生率显著上升。CSP是指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其中受精卵植入先前剖宫产的子宫切口疤痕中[1],但对早孕有时间限制的定义。2CSP是剖宫产的长期并发症之一,也将其称为“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妊娠”或“疤痕妊娠”。护理方面采取了治疗为主,人文关怀为主的策略,以保证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则探究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护理,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患者66例随机分组。所选病例年龄范围位于20-45岁之间,2组均值统计结果分别为(26.58±2.45)岁(研究组)、(26.98±3.51)岁(对照组)。患者符合术后瘢痕部位妊娠诊断标准;基础统计学资料P>0.05,有可比性。年龄更改在20-45岁之间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结合针对性护理通路干预,具体措施为: (1)建立多学科护理团队,承担剖宫产术后疤痕;包括、麻醉科、产科护士、麻醉师、疼痛评估等管理帮助指南。 (2) 基于路径的疼痛管理;认知教育、疼痛认知评估和教育、推广个性化的疼痛缓解方法(例如分心、缓慢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按摩)和其他常规活动。定向、术前准备、心理干预、预防疼痛引起的负面情绪。同时考虑患者文献水平、疾病知识接受度的差异性,可按照需求给予不同程度的健康教育讲解,最大限度提高患者认知率。 (2)麻醉室:术前监测正常心电图和吸氧,术前20 min使用参照物和造影剂干预疼痛。我们提倡“预防性镇痛”的概念,包括在手术前 20 分钟使用氟比洛芬酯,以及在手术后立即使用自动控制的镇痛泵减少疼痛。(3)病房:术后常规心理干预、饮食管理、镇痛泵调整指导。根据“右下肢以旋转轴代替旋前”的原则,术后2小时改变患者体位,缩短就寝时间,强化下肢肌肉。四肢同时固定。使用左侧位置。 (4)质量控制。将“病房-卧室-麻醉-病房”疼痛管理与护理轨迹转化为标准化格式,按照实施方式和实施时间,交由相关科室护士具体实施。(5) 子宫动脉栓塞术:手术后可能会感到肿胀、皮肤温度、脚底颜色、行为障碍、疼痛等。坚持软食、低残留、高营养的原则,加强注射部位监测,防止皮下血肿、瘀血。

1.3评价指标

分析两组生活质量、满意度。

1.4分析数据

研究中各项数据以评价指标为准,在SPSS22.0软件中对结果数据加以处理,以T值、X²检验为统计方法,结果资料分别经(均数加减标准差)和[n(%)](例、百分率)来表示,分别对应计量和计数值,若P值显示为<0.05,则差异符合统计意义。

  1. 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示。

表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组别

n

物质生活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研究组

33

85.31±5.47

86.57±6.01

87.24±3.28

84.35±6.21

对照组

33

76.24±4.96

77.51±4.58

80.21±4.26

78.31±5.20

T值

6.251

6.354

6.852

7.231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示。

表2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组别

n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研究组

33

19

13

1

96.97

对照组

33

16

11

6

78.79

x2

5.230

P值

0.001

  1. 讨论

子宫瘢痕属于宫腔外异位妊娠,诱发因素较多。早期,子宫瘢痕部位的弱化和纤维组织增多,增加了子宫瘢痕的发生率[2]。子宫瘢痕部位可能会表现为明显的腹痛和不规则的阴道流血,而一些预防不力也会导致严重的阴道流血。对相关报道的详细研究发现,大多数患者有玻璃样变性、原发性炎症、子宫瘢痕血管增生。为确保治疗方案的针对性,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应与超声、MRI相结合,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它还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提高护理质量[4]。护理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结果中,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主要原因为护理干预是针对特定类型疾病患者的临床干预。 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患者,护士可以全面分析患者病情,重点关注治疗、心理、术后恢复等多个环节。 有效避免内外因素对治疗和护理内容的影响,实施护理保护健康。

综上,通过对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实施针对性干预可提高满意度、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配合度,降低术后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陈晓玲,张锦云,范翠平.多学科疼痛管理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19):2613-2617.

[2]薛洁,梅吉会.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护理中的实践研究[J].名医,2019(07):193.

[3]李莉莉.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护理体会[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1):109-110.

[4]王晖莲,詹艳涛,刘润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患者的诊治与护理进展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5):285-286.

[5]余喜红,高永军,高瑞,.围术期细节护理联合认知干预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介入治疗负性情绪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03):26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