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03
/ 2

论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冯江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摘要高校作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要场所,担负着国家振兴的重要责任。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发展的主力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职业到的修养建设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石。本文通过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内涵和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从青年教师自身努力与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出发,提出了提高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问题与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要求。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等院校一线工作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是落实建设教育强国方针和教育现代化策略的重要实施者。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谈到“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1],大学不是楼的称呼,而是一个汇集德才兼备之人的地方,想要办好大学就要培育大师。高校教师承担这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职责,肩负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高校青年教师不仅需要拥有过硬的科研能力和渊博的学识,更需要拥有的是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习总书记强调“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2],新时代的高校青年教师必须具有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渊博的学识才能传递人类文明之光,培养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核心内涵

2014年习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总结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上的四个基本要素,也就是“四有好老师”。

  1. 理想信念

理想即人们所追求的奋斗目标,信念是对目标认同感与付出行动的决心。高校青年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最为基本的特质。习总书记将教师的理想信念总结为: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3]。高校青年教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政治素养是高校青年教师的基本素养,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每一位青年教师的职责。高校教师要用好三尺讲台,拥有崇高的政治信念,并将其投入到科研与教学中,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努力。

  1. 道德情操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作为高校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学识渊博、道德高尚。而道德的作用地位更大更高。习总书记在关于教师的道德情操论述中提到,教师的道德情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师者为师亦为范。好老师首先需要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二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高校青年教师要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等方面树立良好的榜样。习总书记总结“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应该是每一个老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4];三是爱岗敬业。高校青年教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做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教好书育好人。

  1. 扎实的学识

扎实的学识是一个高校青年教师最基本的业务能力,在信息时代,高校青年教师要不断充实和完善知识体系,能做到源源不断的向学生传播知识的种子。

做到科研与教学同步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在谈到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时曾提出:“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5]。对教师来说,教学和科研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同时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教学方面,作为青年教师,要积极向教授、学者、老教师请教;认真对待每一次青年教师培训;多花时间备课、多参与对学生的辅导答疑工作。在科研方面,在工作中要坚持创新,培养科研创新能力;要学思践悟,锻炼实践能力。

  1. 仁爱之心

好老师必须要爱学生,健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教育工作中,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搭建起教育教学的桥梁,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敬,青年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素养建设现状

  1. 思政能力欠缺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青年教师面对的诱惑越来越多,甚至部分老师的价值观出现偏差。例如,有些高校青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不正确的政治观点,政治觉悟不够。这些不正确的观点往往会给懵懂的学识带来错误的指引,严重违背了教书育人的职责。更多的老师则是缺乏过硬的政治素养,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不够,无法将思政内容结合到所讲授的课程中,往往在课程思政结合上缺乏融合贯通。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老师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掌握的不够深入,还需要加强学习。

  1. 教学质量下滑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都是国内外顶尖学府的博士生和博士后,他们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有部分青年教师为了满足高校的科研考核而忽视教学工作,面对教学工作态度不够端正;还有部分青年教师缺乏教学实践能力和技巧,虽然自己拥有渊博的学识,但不知道如何向学生传授,导致学生对知识吸收效率低。

  1. 缺乏育人责任心

高校青年教师对待教学缺乏热情,往往做不好育人工作,对学生情况不够关注和了解。在课堂上只管向学生灌输专业知识,但是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其他方面的培养。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的中坚力量,必须要认识到自己的伟大使命,用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去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三、高校青年教师职业修养的提升途径

1、外部环境

从外部环境来说,面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技能匮乏等问题,学校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第一,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环境,并建立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建设的长效机制。定期为青年教师开展职业道德素养的相关培训,如师德师风、课程思政、教学技能等相关的课程,为高校青年教师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职业道德环境。除此之外,还需建立有效的评价和监督体系,将师德师风、教学质量、课程思政纳入到教师的工作考核中,明确任务、确立奖惩制度。第二,为青年教师科研与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在入职后都面临非升即走的压力,繁重的科研工作是青年教师在教学上缺乏充足的时间去进行技能提升。高校在引进青年教师时可以进行分类,明确青年教师的职责,将其分为科研型教师和教学型教师;或者对新进青年教师实施保护期政策,在学校科研考核期内不给青年教师安排教学工作,使青年教师有充足的时间来平衡科研与教学工作。

2、自身努力

高校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关键还是要青年教师自身进行努力,面对教学、科研、师风师德等问题,青年教师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自身能力进行提高:第一,强化自身知识储备。在互联网+时代,青年教师要及时获取最前沿的学科知识,通过不断学习与提升,强化自身的学术素养,成为学生的解惑人与学术引领者。第二,加强思想政治学习。高校教师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要实施者,肩负着伟大的使命,只有通过对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学习与深入理解,才能用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做好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提升教学实践水平。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由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换,需要及时调整好自身状态,多专研、多学习新的教学方式,利用青年教师的优势打造智慧课堂。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学校的中坚力量,承担这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本文通过对习总书记关于教师核心素养论述的学习,总结了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内涵。并进一步对目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歆,王毓珣. 学习和研究习近平同志新时代教师思想[J]. 教育导刊,2018(4): 5-11.

[2]习近平.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N〕.人民日报,2014 -9 -10 ( 2) .


[1] 王歆,王毓珣. 学习和研究习近平同志新时代教师思想[J]. 教育导刊,2018(4): 5-11.

[2] 习近平.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N〕.人民日报,2014 -9 -10 ( 2) .

[3] 习近平.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N〕.人民日报,2014 -9 -10 ( 2) .

[4] 习近平.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N〕.人民日报,2014 -9 -10 ( 2) .

[5] 孙连成. 立德树人从细微处做起[J]. 科学咨询,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