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段"读+写"趣味写话教学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01
/ 2

小学语文低年段"读+写"趣味写话教学模式研究

杨小林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金钟街道中心学校   云南曲靖   654200

摘要:近些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从事教育行业的工作者们越来越重视“读+写”趣味写话在小学语文低年段的教学,写话是一种最能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教学方法。本文将会针对小学语文低年段的教学,该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写话能力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段;写话教学

引言:小学时期是人们接触语文的最早时期,这个时期的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对看到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所以教师在进行文章的阅读和练习写作的过程中,要着重注意每一个成语要读完整,每一句话在哪里停顿,在哪里不用停顿都要讲解清楚,为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低年段趣味写话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在低年段的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小学生的"读+写"的能力,让小学生熟练掌握看图写话的这一技能,教师注重讲述读与写之间的联系与作用,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在低年段的小学语文中看图写话是以后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对字词的组合造句能力。

二、小学语文低年段趣味写话教学面临的问题

   小学时期是学生最早接触语文的时候,他们还在处于成长阶段,对语言的表达还尚不熟练,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语言表达方法体系,所以他们有时说话没有逻辑性,甚至有时给听者的感觉前言不搭后语,存在词语的搭配不当,不理解词语的意思,自然组合成的语句也不通顺。这就是的语言表达能力弱的表现,但这些也都是后天能够练出来的,教师可以依据这些问题制作不同的解决方案,多多引导小学生在口语方面进行练习。

   写作最能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聚精会神的进行并且需要消耗很多的时间与精力。这对低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他们的年龄较小正处于好动的时候,如果长时间的去做一件事,会使他们渐渐地对写作失去了兴趣,严重一点的会反感写作,这样一来还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把其扼杀在摇篮里了。

三、小学语文低年段趣味写话教学模式的研究策略

(一)巧妙运用课本知识,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关于这方面的练习,引导学生阅读其中的内容并仔细理解里面的意思,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真体会学习文章里面的写作技巧和逻辑思维,进一步寻找适合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的教学中,这一节课的内容是“听故事,讲故事”,里面的每一篇小故事都有着相应的图片,帮助学生记住故事的内容,这样学生们一边听老师讲的故事一边看着课本里的图画,在读之前老师给学生们布置一项任务,,告诉学生们仔细听故事里面的内容,理解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意义,然后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给同学们讲一讲。如《老鼠嫁女》的故事,在老师讲故事之前,学生们可以提前仔细看一下课本上的图片,看一看图片里都有哪些小动物,这些小动物都在做些什么,可以提前在脑海里猜一猜故事的内容是什么,之后根据老师讲的加上图片里看到的,自己试着看着图片讲一讲,可以先讲给同桌听一听,最后讲故事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够清楚的听到。最后老师让同学们选出讲故事讲的最棒的同学,让这位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因为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对不足,大脑里的知识存储量很少,如果学生刚开始上学就接触复杂的图片,他们很难理解图片中的含义,所获得的信息都是片面的,再加上本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差,也不会仔细认真的去解读图片想要表达的意思。所以在很多低年段的语文教材中,为了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图片的内容都是采用比较简单的,容易被小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适当选取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课本上所学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在学完每一节课之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课外拓展,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带领学生了解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这样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会被外面有趣的事物所吸引,也间接锻炼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潜移默化之中积累了素材,为之后的写作创造了条件。读写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练习,俗话说读写是一家这是有理论依据的,学生们只有积累了足够多的写作素材,写作就是提笔就来的一件小事,老师在平常多带领学生积累课外知识,多教学生一些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少走一些弯路。

低阶段的学生学习语文基本上都是从最简单的字、词语开始学起,只有简单的字都认识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词语的练习,在更深一步的学习由字组合而成的成语。而每一句话都是词语组成的,想要写出完整且优美的句子,就要增加自己的知识储量,在老师的带领下多进行练习,这样日积月累慢慢的就提高了自己的知识面,写作能力也随着提高了。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一》的教学当中,教师根据《咏鹅》古诗里的内容把重点字标出来,让学生们学习读音,读的时候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询问同学或者老师,小组同学进行练习相互听听字音是否读的正确,然后模仿教书先生的语调学习断句练习朗读,之后进行练习字的书写,把字写的美观工整,为以后写作获得高分奠定基础。最后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课外拓展,比如这首古诗的作者骆宾王所处的时代背景,这首诗是在怎样的情景下写出的,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加深对这首诗的印象,积累关于这首诗的素材。

(三)适当增加课外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写作有时也是需要灵感的,而这些灵感大多数来源于日常的生活当中。不仅高年段的学生这样,低年段的学生写作也是如此,如果教师在适当的时间多给学生举行课外活动,让学生劳逸结合,在放松的同时也能获得写作的灵感,写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文章,也能为以后的创作积累写作的素材。长此以往学生也养成了仔细观察事物的好习惯,认真体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自己亲身所经历的事情能惟妙惟肖的用文章表达出来,更能体现文章的真实性,也能与读者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通过课外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不是仅限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了解新的事物创造了条件,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而这时教师对于新事物的讲解与普及,学生们也都聚精会神的听,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加深印象,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巧妙的将知识贯穿其中,从而达到提高写作的水平,增加写作的质量。例如在小学二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四》的教材中,对关于写话这一板块教师可以在学完教材上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它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带领学生们去麦田欣赏风景,领着学生们近距离的观察小麦,知道小麦长什么样子,顺便给学生们普及如果遇到其他外形类似于小麦的该怎样的区别他们,给学生们讲解小麦的生长的历程。麦子成熟了帮助农民伯伯收割小麦,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享受丰收带来的喜悦,这样学生们在劳动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增加了知识,拓宽了视野。

总结: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期,是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的最重要的阶段,在初始阶段就对他们进行读写的教学,对他们以后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读与写是写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小学阶段就要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写作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旭. 小学语文低年段绘本写话教学的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22.DOI:10.27441/d.cnki.gyzdu.2022.000413.

[2]王睿. 绘本在小学语文低段写话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21.

[3]陆婷婷. 小学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的设计及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