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中地被植物的运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8
/ 2

园林绿化工程中地被植物的运用分析

张玉爽

110226198706041119

摘要:在园林绿化工程项目中,地被植物作为生命力旺盛、管理养护简单的一类植物,可以广泛应用于多个部位,有效衔接周边设施和其他类型植物,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观赏性、合理性,发挥其生态作用。工作人员在具体规划设计和建设园林绿化工程中,应尊重地被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当地的环境条件,协调匹配各类植物,展现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辅助价值,同时加强施工过程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最终提升园林工程建设水平,建设优质的园林绿化项目,更好地服务于民。本文主要分析园林绿化工程中地被植物的运用。

关键词:园林绿化;地被植物;运营措施

引言

地被植物因其覆盖性强、易繁殖、多层次的视觉感被广泛引进和应用到城市绿化中,是丰富园林景观、提高园林绿化程度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是植物群落结构景观组成部分的最底层,选择观赏性好、繁育简单的地被植物既可弥补乔木下层空隙的不足,又能在短期内呈现良好的景观效果。

1地被植物概述

所谓地被植物就是大面积铺设于裸露的地面或者在阴湿环境下生存的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物,其中包括多年生草本、低矮丛生、枝叶茂密、藤本植物等多种类型。通常地被植物的高度在1m以内,当前存在很多已知的地被植物,比如常见的藤本植物、匍匐灌木、低矮草本植物等。园林绿化工程中通常在地表覆盖地被植物,取代传统草坪绿化方式,将园林景观的层次性提高的同时达到保持水土的效果。地被植物往往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逆性,即时在荒芜的地区也可以生存,无需细致地管护。在绿化项目中应用地被植物可以将地面辐射有效减少,还能够达到扬尘污染控制、空气净化、控制噪声等效果。地被植物缺乏足够的高度,通常需要搭配其他类型的植物共同使用,将绿化效果、观赏效果提高。

2地被植物的园林应用原则

2.1与环境因素相协调

园林景观绿地所处环境之中的不同因素,例如,气候因素、土壤因素、酸碱性、土壤干湿度、光照、气温变化等,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之前,需要做好考察工作,针对勘察的结果,选取与环境相协调的地被植物。合理做出选择,不但要了解园林的具体情况,还要根据不同地被植物的生态特点,考量当地的光照条件、气候变化等。例如,对相同地方来讲,不同设计工作者会设计出不同的造景方案,低矮的类型的地被植物可呈现出通透景观;较高的地被植物可呈现出密闭景观。

2.2尺度小,多种设计

地被植物的常规种植方式主要以大片种植为主,导致许多区域存在类型单一、大范围色块的问题。绿地的植物结构类型单一将使其他地被植物的生长空间缩小,长此以往,会面临生物多样性降低、生物入侵等问题的出现。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中栽种的应遵循尺度小,多种设计的原则,且需选择可吸引不同昆虫、动物的植物(如鸟嗜地被植物,蜜源地被植物),保证生物多样性特点。

2.3平面设置美观

地被植物主要运用于基地,且高度不超过1.2m,设计一般以规则式大面积色块为主,特别是需要站在高处鸟瞰的景观,平面造型的美观性,曲线感等都非常关键。针对多层次群落景观设计,竖向高度的配置是否应当,高矮过渡是否自然也会对园林景观效果带来直接影响。观花地被植物中有矮到与地面相接近的情况。

2.4质地变化多样

地被植物因子的质地各不相同,主要包括革质、纸质、羽状、坚硬等不同类型。当前地被植物多以片植为主,这便导致了景观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景观设计的根本目标。为了使地被植物景观变化多样,特别对于重要区域,需运用不同质地类型相互配合的方式,从而使景观设计变化莫测。如比较坚硬的铺地柏,能够发挥协调石块与草地的作用,达到自然过渡的效果。

3地被植物应用优化建议

3.1扩大覆盖范围

通过扩大地被植物覆盖范围可以有效提升绿化面积。在采用该方法时需要先对区域未来发展规划进行分析,明确空间设施分布规律,合理选择地被植物栽种区域。比如在城市转角区域设置小型园林场所,将整个空间利用地被植物有效填充,同时完成排水设施的设置,用不同类型的地被植物处理突出区域。可以在园林高台区下方设置雨水排放系统,保证地被植物在降水较大的情况下及时吸收、排放水分,然后在相关辅助设施的帮助下向市政雨水管道排放雨水,避免发生城市内涝。在树林区域可以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实现区域微环境调节的效果。

3.2地被植物与园路的组合

城市园林的道路宽窄不一,较宽的园路通常可选取乔灌木、草或小乔木+灌草的复合结构;相对较窄的园路则采用花境的形式进行设计,使之形成相对自然的弯曲线状;路线较长的园路要尽量选择简洁的地被植物;路线较短的园路则可采用2种或以上地被植物组合搭配的设计形式,如迎春与丁香组合,形成相对静谧的幽径,减少单调沉闷的感觉。另外,还可以选择葱兰、韭兰、麦冬、沿阶草、鸢尾等草本地被植物,通过镶边的方式界定园林路径空间。在城市园林的交叉路口地段,则可根据面积大小选择地被植物。面积较小的交叉路口地段可采用单一植物或1~2种矮生花灌木的栽植方式;面积较大的交叉路口地段则可配置不同品种的小乔木、花灌木。

3.3景石与地被植物的生态配置

在城市园林景观中通常设计有假山或石景等空间,这些景石空间与地被植物的生态配置能起到一种浑然天成的效果。如藤本、草本、灌木等地被植物均可与景石进行搭配使用,利用具有极强生命力的地被植物营造出生态环境空间。同时,还可以选取具有较强光照适应能力的地被植物,如爬山虎、凌霄、蕨类植物等,这些地被植物能与向阳环境中的景石相搭配,极大地丰富山石景观的层次,并使景观边缘自然过渡,体现出嶙峋山石与灵动植被相互映衬之美。将琼花、蝴蝶花等植物栽植于竹林之处,能够对竹林起到独特的衬托作用,更加凸显竹林的灵动美感。将藤本植物、草本植物与景石相搭配,能够起到较好的装饰性作用。另外,还可适当配置一些鸢尾,利用其掩饰景石的缺陷之处,提高景石的层次美感。

3.4野生地被植物的应用

不同生境条件下适宜生长的野生地被植物各不相同。阳光充足的空阔地面适宜早开堇菜、蒲公英、马齿苋等喜光的观花或观叶地被植物生长;光照条件较弱的林下,适宜生长耐阴的地被植物,如蛇莓、匍枝委陵菜、半夏、紫花地丁等;在疏林或林缘光照条件比较复杂的区域,适宜旋覆花、天蓝苜蓿、婆婆纳、繁缕、蔊菜等地被植物;仅有少数野生地被植物如车前、龙葵、狗尾草分布范围广,林下、林缘、路边均有发现。充分发挥野生地被植物生态景观价值,对其进行合理管理,有效利用。尽量避免将生长的野生地被植物“一拔了之”,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修剪、中耕的方法,合理控制野生地被植物的高度及密度,科学保留野生地被植物种类,在丰富植物多样性的同时,最大程度保证绿地的景观性与覆盖率。野生地被植物的季相变化通常比较明显,可以通过合理的种植配植,形成具有独特季相的景观效果。野生地被植物开发利用还可为众多昆虫提供生存、栖息的环境,丰富生物多样性,完善绿地生态系统,提升绿地生态效益,解决绿地“绿而不活”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绿化向生态化、多样化发展,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得到广泛应用,在园林景观与地被植物搭配组合应用过程中,能充分凸显不同地被植物品种的优势,形成最具生态化景观的地被组合,形成具有四季变化的独特生态景观,体现出良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银征,杨金财,吴昊天,等.姬岩垂草在南京地区的引种栽培及园林应用[J].现代园艺,2021(02):24-25.

[2]胡军荣.徐州地区几种常见优良地被植物的栽培与应用[J].现代园艺,2021(03):88-89.

[3]韩文俊.玉溪市城市景观中地被植物应用和管理探析[J].农业与技术,2021(04):118-120.

[4]杨照坤.风景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的应用分析[J].园艺与种苗,2021(02):64-65.

[5]郑小明.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园艺,2021(06):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