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政府投资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与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关于加强政府投资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与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的研究

李炜

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办事处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在当前财政收支矛盾加大的背景下,国家反复强调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腾出资金优先保障基本民生。鉴于当前政府投资市政工程建设的民生作用突出,许多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都有待相应市政工程建设的解决或缓解。因此,加强政府投资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与实现财政支出效益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加强市政工程建设的管理与实现财政支出绩效目标作了简单的分析,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管理;财政支出;效益目标

引言:市政工程是一个涉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福祉的特殊行业,高质量的市政工程对于满足城乡居民的美好生活希望,满足区域内各类企业的生产服务配套需求,促进产业、人才、城市的均衡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保持一定强度的市政工程政府投资十分必要。但随着市政工程的政府投资在财政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各级财政都不同程度地面临财政资金缺口压力。近年来,加强政府投资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益,不仅成为了各级财政部门对预算支出单位的绩效考核硬性要求,也成为了各级建设单位的重要职责和义务。因此,开展加强政府投资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与财政支出效益目标的研究十分必要且迫切的。

一、市政工程管理和财政支出绩效目标概述

在我国,市政工程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市政工程主要包括:道路、桥梁、园林、房建、给排水、照明、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各种水电气线路及管道等。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绩效管理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李克强总理也曾指出,各级政府要将绩效管理覆盖所有财政资金,贯穿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当前,在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建设单位要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工程实施进度,希望上级财政部门能够加大资金保障力度,给予工程项目更大资金支出权限。上级财政部门则希望相关工程项目能够节约财政支出,让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支出效益。事实上二者并不矛盾。通过将财政支出绩效引入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运用标准化的方法,对工程进度、造价、质量等方面进行控制,能够达到加强政府投资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与实现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的作用。

二、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管理的实践与建议

(一)构建以财政支出效益为核心的项目全过程绩效目标管理体系

项目前期审批要加大财政支出效益的研究。一是发改部门在论证项目实施必要性时,除了要分析项目实施的外部条件,还需要分析项目所产生的公益收益和项目本身的经济收益,尽管有时候难以对市政工程的公益性收益进行定量地计算,但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这对于当前的一些经济决策至关重要。二是要从项目资金来源角度把好审批关,对资金来源尚未落实的市政工程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对于项目存在一定收益但初期收益不足以覆盖成本时,可以考虑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减轻财政负担。三是要把好方案必选关,市政工程通常都会面临着不同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当开展方案必选时,要研究各个方案的经济收益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决策;

项目要建立全过程的绩效支出管理链条。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工程预算编制、工程变更、工程竣工验收及结决算管理全过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闭环系统,包括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开展绩效评价和加强结果应用等内容。

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把好资金拨付关。建立严格的政府投资项目履约评价体系和财政性资金拨付程序,建设单位每月除向上级财政部门申请用款计划以外,还需对各工程施工及服务单位进行履约考核评价,上级财政部门可将工程的完成进度和支付进度作为项目绩效管理的重要考核指标,建设单位则将相应的考核指标分解落实到工程的施工及服务单位上,作为资金拨付的重要参考因素。

项目管理要把好竣工验收和财务决算审核关。对已达竣工验收条件的项目,除督促建设单位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办理竣工验收外,还需督促建设单位及时办理投产使用和运营管理移交,及时发挥市政工程的社会效益。同时,建设单位还要工程参建单位及时开展结决算工作,按规定的时间提交经审核的工程结算和财务决算报告。上级财政部门可依据财务支出职责,按规定对建设单位提交的工程结算及财务决算报告进行评审,统一工程结算及财务决算标准,规范建设单位结决算行为,防止个别建设项目的结算偏差进而出现审计偏差。

(二)构建以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为重点的建设单位工程管理财务行为

一是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绩效管理制度,二是加强对工程主要管理人员财务绩效评价的业务培训,培养一支既懂工程又懂经济的财务绩效评价队伍。上级财政部门以财政支出绩效目标为考核依据,结合工程造价管理要求,通过工程整体绩效目标考核或项目单项绩效目标考核等方式,提高绩效过程纠偏能力,促进建设单位严格执行绩效目标控制机制,严格遵守各项基建财务制度,节约建设资金,控制建设成本,尽早发挥工程效益,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财政绩效目标管理行为

一是要加快制定和出台一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规定,如部分地方政府已率先出台了《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投资项目财政监管暂行办法》、《关于加强政府性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结算审价及竣工财政决算审计的有关规定》、《关于对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贷款资金的管理意见》、《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审批程序》等。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进一步强化了建设项目管理手段,为政府投资项目有效管理提供了有力保证。二是探索创新财政结决算评审机制。通过政府采购以公开招标形式确定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结算及竣工决算审价机构,改变过去建设单位自行委托造价咨询机构审价使得审价标准不统一、形式不规范的做法,保证了中介机构的资质、信誉,规范了操作行为,增强了工程结算及竣工决算审价的透明度,保证了审价质量。

结束语:

构建政府投资市政工程全方位的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管理体系。既有利于加强工程的项目管理,激励工程各参建单位规范工程施工,强化成本约束,创新管理机制,有效地提升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有利于改善政府投资市政工程的目标结果导向,提高行政部门和建设单位整体绩效管理水平,推动实行全周期跟踪问效,建立动态评价调整机制,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增强财政可持续性,提高政策和项目实施效果,最终建成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市政工程,造福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