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主三翼五型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3

 构建一主三翼五型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思路

尹桂云

河南省确山县教育教研室   463200

《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县域推广“1+10+N”策略研究》是我们基于国家教育方针的落实,基于新课程、新课标要求 ,结合县域特点,立足“五育并举”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着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而进行的研究。该课题通过探索“研、行、训、展”一体化教研模式的建设,积极探索项目化学习的县本实施。完成县域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1+10+N”项目建设目标,即培训一支项目化学习“种子”教师队伍,挂牌十所项目化学习示范学校,涌现N个项目化学习案例。其中N个项目化学习案例设计对于开展好项目化学习非常重要。学生围绕真实情境中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或项目,组成合作小组,综合学科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形成项目成果,实施评价展示,习得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核心素养。

如何设计好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呢?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可以从包含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融合的项目学习设计入手,还可以选择侧重润德、启智、健体、尚美、乐劳中的任意几个要素设计项目化学习,达到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全方位参与学习,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一、构建一主三翼五型的项目化学习模式的总体思路

一主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三翼就是设计- 实施-评价三个活动阶段,五型就是润德、启智、健体、尚美、乐劳五个领域的融合活动设计。图示如下:

edb9f7645c6f5b0b23a82b3d71dd941

二、制定因校制宜、分类设计、凸显特色的具体思路

项目化学习的方案设计要统筹安排,各个实验校从不同维度进行项目方案设计,要瞄准主题、打开思路、挖掘深度、全员协同。从语文学科内部进行大单元整合、综合性学习、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 梳理与探究等方面的项目化研究,也可以从作品、作家、文体等角度设计。从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上进行横向连结,语文与德智体美劳进行深度融合,与科技、电影、种植养殖、医学、太空等方面进行学科融合,开展项目化学习。设计方案要从语文素养出发,体现新课程、新课标理念,发挥语文课程的多重育人价值。

根据各校的师资水平、文化内涵、特色优势等,我们在项目化学习中采用因校制宜、分类设计,凸显特色的思路,把润德、启智、健体、尚美、乐劳五个领域的活动设计分配到各个实验校,保证项目化学习的针对性、真实性和实效性。

1. 润德类以竹沟中心校、靖宇小学等的红色教育资源为基础,开展有关革命文化的项目化学习。以三小开展的国学诵读,薄庄小学开展“汉字的秘密”项目化学习为代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项目化学习。以八小的“天宫课堂”、留庄中心校的“观月”等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项目化学习。

竹沟中心校以《党的光辉历程》为主题,让学生了解理解、感知、感动中体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奋斗历程,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感。通过 观看红色电影、讲述竹沟红色故事收集有关英雄故事,阅读红色;制作红色故事手抄报。5个方面开展项目化学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长历程关于中国共产党,我还知道其他的故事我知道关于共产党的诗词“童心向党“绘画、手抄报展示

靖宇小学的《让地球不再流泪》1.赏古代地球之美 (古典诗词中的对大自然的描绘)2.探今日地球之貌 (当代地球环境被破坏的现状)  3.寻保护地球之人 (古往今来保护环境的人物) 4.创保护地球之书(为保护环境发出呼吁和倡议)5.护地球生命之源(节约用水) 6.绘未来地球之形(圆和扇形)7.量美丽地球之广(确定起跑线)8.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融合英语、科学、劳动、体育、美术、道法等各学科的实践活动)

第八小学结合孩子们对太空的探索欲和中国天宫航天站建成的契机,设计了“我的航天梦”项目化作业,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低年级:宇宙的起源 、九大行星 、 我们去登月、遨游太空、奇妙天宫课堂。中年级:我们的宇宙 、 中国航天、航天英雄、我和英雄合个影 、难忘天宫课堂。五年级:探索太空、中国空间站 、认识航天员、从天和1号到神舟15号 、天宫课堂之上、太空,我心往之。六年级:中国空间站的昨天、中国空间站的内部构造、中国空间站的价值意义、独一无二的课堂、 置身天宫空间站。学生通过系列的探究,了解了我国的航天发展史,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了探究能力,增强了民族自信。

2.启智类教师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依据单元主题和单元要素,灵活而创造性地开发语文项目化学习课程。这一类主要体现项目化学习的整体性、实践性、成果性。

1整合学习内容突出整体性

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首先要突出内部知识的整合,然后要突出与其他课程和社会生活的整合开展跨学科学习,确保课程实施的整体性。

如第七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走进鲁迅”, 我们根据项目化学习内容,整体设计各个环节:初识鲁迅鲁迅经典语录影响鲁迅的人物关系图寻找鲁迅足迹、探访鲁迅故居、我是鲁迅博物馆设计师、博古通今、鲁迅新书签售会、我和鲁迅过一天

纪念鲁迅等十个环节,突出内容从课内到课外,从认识鲁迅到评价鲁迅到纪念鲁迅,从别人到亲人到自己对鲁迅认识的逐步深入

2布置动任务突出实践性

对学生而言,项目化学习就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参与完成一项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形成各种核心素养。 因此,项目化目标的设计要体现实践性,情境性。如《走进鲁迅》学习活动中根据现在学生面临的疫情真实情境,以习作"有你,真好!"话题为大情境,围绕主题化情境,设置三个大项目活动:一、单元主题化情境大活动一:学习本单元教材内容走近鲁迅,体会"有你,真好!二、单元主题化情境大活动二:学习鲁迅"硬骨"精神,体会"有你,真好!三、单元主题化情境大活动三:走近鲁迅——“有你,真好!”单元项目化学习探究。

再比如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民间故事单元,靖宇小学《“游---寻”,遇见民间故事》项目化学习以课文学习为依托,结合口语交际让学生习得创造性复述的能力这一语文要素同时,培养学生对于民间故事的阅读兴趣,在课外阅读中饱览更多中外民间故事。通过借助人物关系图,情节图等支架梳理民间故事的主要内容利用增加情节,用他人的口吻说故事,画连环画等方法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搜集与故事相关的诗词,俗语或传统习俗,了解相关的传统文化激发对民间故事的阅读兴趣通过联读,对比阅读培养核心阅读素养这样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主动探究,交流合作的能力。

3)展示学习效果突出成就性

项目化学习要突出学生成就感,让学生在学习中看到成果,收获自信。老师要组织各种展示交流竞赛活动,把学生的成果展示、收集起来,让看得见的作品见证看得见的学习,让看得见的成果见证看得见的自信。 只要项目化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项目化任务定位恰切,项目化活动设计科学,学生就会,创作出意想不到的优秀作品。《走进鲁迅"我是鲁迅博物馆设计师""鲁迅新书签售会""我和鲁迅过一天"等环节的设置,就是让学生把学习的效果展示出来。

3. 健体:通过与文娱体育活动的融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六小的我为足球健儿加油项目化学习开展五大活动提升了语文与体育的融合,提升了运动技能,发展了核心素养。(1)足球的发展史你知道吗?你对足球比赛了解多少呢?你对中国女足精神怎么理解的?你最喜欢的足球明星是谁?为什么?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收集,为下面的活动作准备。

2利用双休日时间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信息的收集,并写出自己对中国女足精神的理解

3下周一开展我为足球健儿加油主题班会,交流你所了解的足球有关知识,中国女足,足球明星等。

4下周,组织学生进行足球小比赛,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足球运动规则活动结束后交流你的感受。

5)制作:我喜爱的足球明星或我喜爱的足球比赛手抄报。

4. 尚美类:把语文知识与美术鉴赏、美术创作、艺术欣赏等审美活动结合起来,从而更加充分的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如确山县第五小学项目化学习设计方案 《农历天空下的诗词之旅》 以个性化、趣味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学习路径,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诗词鉴赏力,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信心!本次作业以节气与诗词为载体,按季节变换的时间顺序,设计了四大板块内容——春之韵、夏之趣、秋之语、冬之韵。这四大板块涵盖了跟二十四节气相关的的相应古诗词,展示形式上通过绘画、书法、手抄报手工制作、写作等个性化、趣味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古诗词独有的魅力来聆听春韵,品析夏趣,低吟秋语,赞叹冬魂,让学生入时节之境体会古诗意境美,以诗词之美入二十节气之画境。让孩子们在诗与画中徜徉,在意与情中陶醉,在诗词与节气的碰撞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再如确山县第九小学《秋之韵》项目化作业设计方案是通过诗中画为主的绘本化学习,把语文和美术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语文再现情境能力。

第一个板块:秋之味。秋天是有味道的,这味道是甜的,是香的,也是幸福温馨的。通过绘画的形式画出秋天的味道,可以是新收的稻米,可以是街边街边小贩的炒炉里翻炒的栗子飘出的香甜......第二板块:诗画之秋。秋天,在诗人的眼中,是独一无二的。畅游诗中画,品味画中诗,我们在收获美的同时,探寻中华文明的根,筑牢民族精神的魂。第三版块:收集秋天的优美段落,提升文学素养。第四版块:书签里的秋。搜集关于秋天的俗语,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动手实践,以书签的插画和文字为载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感受中华文字的魅力。第六版块:颂秋。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对秋天的赞美及热爱之情。第七版块:我眼中的秋。孩子用手中的画笔,表现秋的色彩美,用心创造的世界,就是对秋日最美好的表达。

5.乐劳类:劳动教育与语文教育结合起来,在劳动中实践、创作、耕耘、收获,既锻炼了身心,又拓展了语文学习的途径。如确山县第七小学

《小豆豆项目化作业》通过小豆豆的“身世之谜” 、 与泥土的约会、水中的那些岁月、小豆豆历险记绘本创作 、“豆”你玩、翻滚吧!变身的小豆豆、 盘子里面画乾坤、 豆豆家族大聚会等系列活动开展项目化学习 。再如项目化学习《山楂树下》第一阶段收集山楂树的资料做手抄报。山楂树下美术课,画山楂。第二阶段 观赏山楂,写好活动日记、作文。“第一届山楂采摘节”启动仪式,采摘山楂。收集关于山楂的美食种类,利用周六、日制作山楂美食。第三阶段展出山楂美食、品尝美食 。交流评比:美画评选、美文评选、美食评选。

再如普会寺食育文化麦出花样,体会农耕之乐以食育文化为主线,进行小麦为主题项目化设计,以对比形式通过播种、成长、收获、品美食、画蓝图五大板块进行设计。每个板块之间环环相扣,通过彩泥制农耕模型麦子创意画绘本舌尖上的美食品赏等活动成果,让学生在这些过程中所用的农耕用具进行对比观察通过动手操作、记录观察、收集整理、美好展望,让学生形成一条主线记忆。在完成项目化作业的同时,不仅学到了知识,增强了小组合作的团队意识,同时也让他忆苦思甜,体会中国的变化之大,科技之强,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总之一主三翼五型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设计思路要体现项目化学习的特点,既要一箭双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又要一线串珠,围绕主题设计系列项目化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开展深度学习还要一枝独秀,活动设计具有创新性,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品尝到项目化学习的乐趣;更要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经常性的开展项目化学习,才能深化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学科素养的感知,让学生在自我挑战的学习任务中突破心智的成熟,实现素养的提升。

(此文系2022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县域推广“1+10+N”策略研究》(17050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