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优化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试论优化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对策

夏裎靰

42282198303015094

摘要: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建设的关键经济支柱,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风向舵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的盈利和经营水平直接关乎经济总量的发展规模,因此做好国有企业经营性事业的风险管控是国企内部控制的关键,要在管理层面上重视审计工作,积极探索并且挖掘内部审计在内部成本控制中的关键作用,促进各项业务顺利开展。同时还要在顶层设计层面上保证战略实施的质量,使得内部审计能够参与到日常经营过程当中,并且发挥核心指导的功能,促进企业战略布局、业务布局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开展。因此高质量、高效率的审计工作是促进优质业务开展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控制风险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对策

内部控制审计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的询问了解审查、分析研究测试、评价,从而对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做出评价的一种审计方法。内部控制审计就是确认、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过程,包括确认和评价企业控制设计和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以及缺陷,分析缺陷形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审计,可以让投资者对企业经营管理具体情况有充分了解,提高对企业内部控制关注度,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状况,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1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经营过程发挥的作用

1.1促进国有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目标实现

为了促进国有企业的经营过程能够实现健康稳健的发展,在基础业务领域内开展审计风险管控工作是关键。在做好内部审计的审查要素后才能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满足国有资产的健康、安全稳定经营的需要。同时这也是依法推进廉洁反腐的具体要求。

1.2为国企战略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国有企业的战略化发展布局需要有良好的规划,业务的横向发展中需要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这是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根基。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机构,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发展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在战略规划、发展愿景等核心要点的制定上要充分发挥审计的指导作用,及时发现国有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时长揭示国有企业发展中的短板和不足,同时也要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层的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

1.3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

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完善国有法人的综合指导意见,其要求中明确指出要在综合治理体系中建立完善的现代化发展措施,综合提升法人治理结构的能力和水平,这本身也是推进国有企业业务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深化内部审计工作也能够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治理结构得到不断的完善和补充,保证其基本的经营性业务得到良性发展。

1.4内部审计是国企内部控制的重要保障

从业务经营过程来说,内部控制审计是一项自上而下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有董事会、监事会以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在现代化的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中,内部审计工作直接决定着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同时内部审计也是对风险管理活动进行再评估,其内部审计管理意见和评价内容在国有企业经营改革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优化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对策

2.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制度体系

全面科学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是保障审计工作得以全面开展的重要基础,其事关审计工作实效性及全面性的有效保障。特别是在当前新时期发展背景下,企业首先需要加快向现代企业转型的步伐,持续完善内部审计管理机制,奠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制度基础。其次,要根据不同阶段的战略需求及时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内容进行调整完善,明确不同岗位人员的基本职责,以确保具体责任可以切实落实到相应人员,出现问题可以精准追踪。最后,要进一步优化审计工作管理流程,规避审计范围把握不准的问题,结合审计内容、审计标准等进行系统研究,构建全面协调的管理规范体系,确保可以在规范制度的指导下深度探索更加高效、科学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路径,实现审计工作基础制度的规范引导,推动各项工作能够沿着正确方向有序发展,全面提升审计工作的实施成效。

2.2加快专业内部控制审计队伍的建设

新时期随着国内企业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冲击,既涉及多元的审计模块内容,又拓展了审计的管理范围。在此背景下,如果还是一味沿用传统的审计模式,难以适应复杂的审计工作要求,因此,需要在队伍建设方面重视专业内部控制审计人才的有效培养,以提升审计工作的专业水平。审计人员的培养一方面需要重视从企业外部进行优秀审计人才的招聘、选拔,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注入新鲜活力,但也要明确其也会存在对企业内部管理情况缺乏全面了解的不足,可能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盲目决策的问题,需要在入职后对其进行专门培训,重点结合企业的战略发展及各部门的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渗透,以便于其尽快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审计方案的设计优化。另一方面,要对企业内部现有的员工进行科学培养,不断丰富其内部控制审计管理相关知识的有效储备,重点针对审计思维、设计技术及相关系统软件的应用进行能力培育,实现审计工作人员综合能力的全面优化,以便于其能够更好地投入新时期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中。

2.3强化数字化审计信息手段的应用

随着企业经营业务量的不断提升,审计任务和审计数据也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国有企业中现有的内部审计模式和相关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进行深度升级。数字化的审计模式是未来工作的重点,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决策效率和决策水平,同时也有效的拓展了新型审计模式和审计方法上提供重要的解决工具,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大力推进大数据审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为数据信息内容的挖掘和信息处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与传统的审计过程相比,大数据辅助审计决策能够从多维度、多角度的海量数据中对信息资源和线索信息进行深度整合,实现了基于智能化终端场景的审计和分析,这极大的提升了审计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人力劳动成本。(2)强化数据安全管理。数据信息背景下,数据安全也要得到极高的重视。国有企业经营业务在市场建设过程中往往充斥着大量的涉密数据,因此审计人员在进行信息调取和信息深刻的过程中也要充分注重信息的保密工作,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3)强化数据共享。审计工作对于业务数据的透明度具有极高的要求,随着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加工技术也可以作为内部审计工作业务处理的关键工具。随着数字化云平台的建设,企业经营业务也可以在数字化的云服务当中进行开展,搭建企业集团的区块链内部审理平台能够显著提升工作准确度,进而综合提升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3结语

内部审计工作是国有企业业务质量综合管控的重点所在,通过系统化的建立内部监督审计体系不仅能够强化风险管控能力,同时也满足国有资本的经营管理需求。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要不断深化和加强审计水平,强化内部审计过程转型升级,提升工作价值,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锋琳.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对风险控制的作用与策略探讨[J].当代会计,2021,(24):88-90.

[2]张伟.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标准优化策略研究[J].品牌与标准化,2021,(06):88-90.

[3]胡春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