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与动力工程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热能与动力工程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蔡冬成

430223198712048312 广东省 东莞市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 东莞市511700

摘要: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随之而来的能源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对于一些火电项目,我国相关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展循环经济型企业。企业应走节能减排、变废为宝之路,充分利用资源,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本文从节能减排、降低热能消耗、变废为宝、能源工程等方面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发展;环境保护;结合。

1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概述

在世界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泰雷兹驱动的蒸汽机首次出现,给当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提高了生产力。除普通汽轮机外,还有燃气轮机、发电机和燃气轮机。该设备的工作原理与蒸汽机基本相同。电气安装工程在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为各种机械设备提供机械能的主要系统软件。蒸汽机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创造了最早的动力学模型工程项目,完成了人类之前难以实现的工业生产,大大提高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主力。然而,长期的热工“自然生长”也对人类和自然产生了不利影响。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较大,且不可再生能源利用占主导地位,天空呈深灰色,这种微小的变化表明生态环境在不断下降,这种变化需要对动态工程项目进行改进。众所周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的电能非常有限,许多不可再生资源一旦稀缺,就无法完成生产。为了保证能源资源的长期合理配置和科学合理的循环系统,必须对动态工程项目进行改进,减少工业生产过程对环境产生的危害。限制性建议只是保护资源的一种手段,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开源是减少不可再生资源使用的更重要手段。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制造,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空气能、固废能等绿色可再生能源,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大气污染,可以将“垃圾”、“固废”以及“危废”等“资源”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形成资源的循环利用经济,补充及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及步伐。

2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

2.1余热回收

根据余热回收质量和运行规模,制定科学合理的余热回收利用方案。根据对我国现有供配电系统和电厂运行状况的解释,认为供热和制冷是一种合适的循环利用方式,既能提高电力工程设备的运行能力和效率,又能降低燃料消耗,间接完成热能的循环利用。近年来,我国火电项目取得了较好的发展趋势,学术界加大了对火电和机械动能的探索,制造企业十分重视提高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率、热能与机械能的转化率等的研究、分析,进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机组发电效率。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高了两者的转化率,使研究者有了更多的专业背景知识。在实践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基础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然后将基础知识从实践结果中梳理出来,有效地提高了热能与力学的实用价值,代表性改进措施及项目如:采用合适材料、设计加强锅炉受热面发热率及蒸发率;燃气机组烟气出口端配置溴化锂制冷制热机组;锅炉房配置空气源热泵机组等。

2.2重视改善调频方式

火电所提供的物质条件是电力设施运行的主要前提条件。热能与能源工程密切相关。通过对二者的探索,不难发现二者都表现出能量交换的模式,相互促进产生一个动态的能量系统。热力动能系统能够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为时代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热力动能在改造和运行中不能避免一些环境污染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环的能量损失及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对电力设施的变频调节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有效地减少能源浪费,有效地利用一次和二次变频调节。从源头上提高动力工程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及经济性,通过合理的运行调整,使过程工质充分利用二次辐射的积极意义,实现有效的热传递。

2.3回收循环再利用

火电厂的机械设备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排放。如果这部分废气不能达标排出,则会污染周围的环境空气。锅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温度达到200℃,此为机组第一大热损失,余热回收可用于提高机组用能效率以及促使机组的稳定运行,补充热能循环系统的使用,降低能耗,如:低氮燃烧技术烟气再循环利用,高温烟气热能制冷制冷热利用,提高系统工质品质利用等。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不仅要求改进传统的方法,而且要求提高热化学能的转化率,这是我国工业生产面临的关键问题。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有必要逐步完善热电联产工程的方法。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制造业企业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热能的利用率,提升电能的转化率,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4产业结构优化

在火电工程中,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可以降低能耗。要优化工业发展用能结构,不断学习现代先进的节能方法和应用技术,引进各类先进的节能设备,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生产工艺流程,创造无污染生产模式。并结合区域优势进行技术创新,发挥当地水资源优势,合理利用热能。为了提高热力设备的使用效率,还需要对传统工艺和设备进行改造。

2.5重视补水技术的应用

在蒸汽机等设施运行中,应密切监控所有设备、设施的运转,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机器设备正常运转,如:汽轮发电机组循环冷却水系统设备冷却塔及冷却塔风机、循环水泵的持续有效工作,汽轮发电机组真空系统真空泵正常工作,机组各系统有效正常运行是提高汽轮发电机组性能的前提条件,是发挥发电机组优良特性的催化剂。大型发电机组的稳定、可靠、连续运行是节约能源的最有效措施,身为机组的一部分循环冷却水也不例外,热量将循环冷却水的温度升高成热水,供人们生产和生活使用,达到了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骨料加温成本费,降低冷冻液损害,并且通过节能系统更新改造节约资源。当水负载不足的情况下,利用余热回收提高水的温度,水快速进到凝汽器。选用合适的蒸汽冷凝水回收系统,以提高供电实际效果,更有效的操纵较高能流,达到热传递规定,充分利用泛热能。

2.6热能动力与环境保护

传统的火力发电技术和电力工程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要优化和调整相关产业结构,重视环境污染问题,根据实际问题采取合理的优化措施,避免有毒物质的产生,如:锅炉燃料焚烧过程中严格控制炉膛燃烧温度,抑制氮氧化物、二噁英等的大气污染物的生成,控制脱硫脱硝反应环境温度,达到最佳污染物净化效果。此外,企业还应利用现代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减少自身碳排放,结合热能和能源工程实践,探索新的燃烧技术,整合传统资源和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7有效利用多级汽轮机的重热现象

从汽轮机设备的运行情况来看,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重热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资源利用率,影响生产活动中的能量回收工作。基于此,电厂工作人员需要针对重热现象,合理布置汽轮机设备,适当增加汽轮机的使用数量,以提高重热的利用率。通常情况下,电厂中的汽轮机都是以上下级的形式排列的,一旦汽轮机出现热量损耗现象,便会被其他汽轮机设备有效利用。在此过程中,充分利用热能与动力工程,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现象。基于此,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一定要将重热系数控制在0.04~0.08之间,这一范围的设定是考虑到不同机组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不能单纯以一个固定值作为汽轮机的运行系数。

3结论

综上所述,将节能技术应用于热能和能源工程领域,可以有效提高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使其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进行节能优化时,必须充分认识当前热电工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工业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节能技术,以取得较好的发展效果。

参考文献:

[1]殷永亮.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措施刍议[J].冶金与材料,2021,41(06):177-178.

[2]于星,曹云锋.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技术研究[J].化工管理,2021(19):44-45.

[3]胡文瑞.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领域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21(07):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