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变化及应用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2
/ 2

"互联网+"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变化及应用实践

刘巨坤

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摘要:在我国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地铁成为人们出行的一项重要方式,不仅能够缓解城市地面交通压力,同时能够提升人们出行便捷性。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下,自动售票系统成为地铁车站售票的一项主要方式,能够提高售票效率,从而提升服务质量,所以需要明确“互联网+”对于其系统的影响,以此方式对售票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从而进一步提升售票系统运行效果,满足人们快速购票的需求,还能够为后续服务提供相应的功能。

关键词:“互联网+”;地铁车站;自动售票系统;变化分析;应用实践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多个行业与领域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得行业生产、服务模式发生较大的变化。在传统的地铁自动售票系统中,一般以投币和刷卡方式为主,但是随着“互联网+”发展,移动支付得以全面应用,许多乘客不会随身携带现金,这就要求自动售票系统具有移动支付的功能,从而提升售票便利性,满足人们出行需求,所以"互联网+"对自动售票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需要基于该影响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系统实效性。

1"互联网+"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变化分析

1.1传统系统分析

在地铁车站的传统自动售票系统中,以九三级、非接触式射频IC卡以及传感技术等为基础,能够满足乘客的自助售票需要,主要是通过现金、刷卡的方式,还可以对IC卡进行充值与查询,这种方式能够减少地铁车站的票务人员,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能够提升售票服务效率。在其系统架构中,一般采用全封闭的设计方案,收费模式以记程式为主,通过非接触IC卡,以其作为车票介质的构成原则,按照各层次设备与系统的功能,分为多个模块。传统的自动售票系统具有多年应用历史,当前在地铁车站中依然沿用,是许多乘客乘坐地铁时的一种首选方式[1]

1.2"互联网+"对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影响

在我国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互联网对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移动支付技术全面普及的形势下,使得传统商业模式、支付模式发生很大改变。在地铁自动售票系统中融合"互联网+"的概念之后,其系统架构发生很大变化,系统层次、功能种类以及具体的车票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为融合了"互联网+"与云技术,使得传统自动售票系统的封闭模式得以改变,互联网采用外部链接的方式,能够实现网络化售票,相比于传统的系统模式而言,整体系统更加复杂,且由于封闭结构改变,需要增加相应的安全管理系统,对于自动售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互联网+"地铁自动售票系统的具体变化分析

2.1系统设备变化

在融合"互联网+"之后,售票系统需要增加TVM、BOM以及闸机等功能,同时需要新增许多功能,包括二维码购票、二维码取票以及验票等功能,其系统设备的变化包括如下几项:(1)TVM增加了移动支付购票与车票兑换功能。(2)闸机增加移动终端设备,也就是刷移动设备过闸功能。(3)增加移动支付功能,购买车票时能够移动支付扫码的方式进行。(4)相比于传统的购票设备,需要增加自动票务处理设备,以便于乘客通过网络购票、补票以及充值;传统纸质车票的补票、充值等自助操作功能;无现金业务的半自动化功能。通过采用"互联网+"的相关技术功能,理论上能够减少80%的人工售票人员,从而降低地铁单位的人力成本,提升地铁运营经济效益。(5)在STM设置方面,因为车站的空间有限,尤其是为自动设备预留的位置较为有限,且位置基本固定,在增加新的STM滞后,需要考虑到其在车站的位置;传统的售票系统不具有互联网支付功能,所以需要对其功能进行增加与优化。综合来看,STM需要布置在付费区与非付费区两个区域,每个闸机需要布置一台STM,且不能对客流走向造成影响,同时不能影响乘客进出,为乘客购票提供便利条件[2]

2.2车票变化

在传统的售票系统中,以非接触式的IC卡作为车票媒介,主要为储值票与单程票,与"互联网+"融合后,车票类型发生了变化,需要加入蓝牙、通信以及二维码等不同种类车票,具体变化包括:(1)传统的车票采用FRID技术,为了便于乘客使用,该车票类型需要保留。(2)蓝牙为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在固定设备、移动设备以及局域网之间进行短距离的数据交换,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售票系统中采用蓝牙技术,将其作为车票,是车票形式的一种变化。(3)NFC为短距离高频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在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传输,以RFID为基础,但是传输效率有所提升,且可以通过移动设备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也是一种车票类型,用户可以将其移动设备作为车票。(4)二维码技术在当前支付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扫描设备对其进行扫描,能够自动读取其中含有的信息,且在智能移动设备普及的情况下,二维码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支付方式。在自动售票系统中,以二维码作为车票媒介的支付功能已经十分成熟,是当前自动售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技术,乘客不需要购买车票,在申领当地地铁的二维码、绑定有效的支付形式后,将二维码作为车票可以直接刷码进站与出站,且能够根据乘坐里程自动计费,是一种最为便捷的地铁车票类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过程中,二维码使得传统系统封闭性被打破,所以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售票系统受到病毒等攻击,确保系统运行安全性。

3"互联网+"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应用实践

基于上文的分析可以明确,"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发展,使得地铁自动售票系统发生很大变化,在系统架构、设备组成以及车票种类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能够降低地铁运营成本,同时能够为乘客购票、出行提供更加便利的方式。当前应用最为普遍的为二维码技术方式,以该技术为例,将其应用在地铁车站实践中,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项:(1)安装设备。在采用"互联网+"的二维码自动售票系统后,需要对原有售票设备进行改造,或安装新的扫描购票系统,其核心为移动支付,乘客选择出行路线、到达车站后,系统初始相应的收款码,乘客扫码成功支付后,自动给出传统车票,这种方式有利于没有先进、没有IC卡的乘客,在一些客流量较大的地铁车站中具有良好的效果。(2)开发配套系统。采用"互联网+"的自动售票系统,需要车站开发相应的系统,比如乘客选择由闸机扫描二维码进站与出站的方式时,首先需要申领由地铁运营单位规定的二维码,所以需要进行系统开发,为乘客提供相应的服务,使其能够通过移动支付软件或其他方式申领对应的二维码,扫描后实现自动出站与进站,并实现自动化扣费,从而能够提升地铁出站便捷性[3]。(3)做好系统安全管理。为了确保"互联网+"自动售票系统安全运行,需要结合"互联网+"售票的特点,做好系统安全管理,加强对网络病毒识别、非法入侵系统的开发,并做好系统更新与维护工作,确保"互联网+"自动售票系统能够安全运行,防止由于网络安全问题对地铁运营单位或乘客个人造成财产损失与信息安全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阐述了"互联网+"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变化,并对自动售票系统的具体变化形式与内容进行分析,最后以二维码自动售票为例,对其实践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地铁运营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与帮助作用,不断提升地铁自动售票系统质量。

参考文献

[1]董诗轩岳良. 互联网+时代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设计[J]. 数码设计(下), 2021, 010(004):29-30.

[2]谭雪娇. 云计算技术在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中的应用[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18):3-3.

[3]彭永祺, 罗玲, 袁震. 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故障与客流的相关性研究[J]. 数据, 202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