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物显微镜的维护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6
/ 2

浅析生物显微镜的维护与管理

杨家彪   

身份证号:340823198510054977

摘要:生物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室在中必不可少的精密仪器之一。生物显微镜教学的高质量使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验样本观察的整体质量。因此,对生物显微镜科学管理,其定期的保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生物显微镜日常维护管理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希望为更好地使用生物显微镜,提升生物显微镜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生物显微镜;维护;管理

引言:

生物显微镜在科研和教学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十分突出,但如何维护和保养生物显微镜成为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对生物显微镜进行专业仅使得其使用寿命得以延长,还保证其性能不会受到影响。因此,管理和维护生物显微镜就成为目前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生物显微镜的管理

生物实验室在对生物显微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其进行统一编号,并根据仪器台账制作相对应的卡片。通过统一编号的方式,确保每一台生物显微镜都能够登记在案。仪器与仪器账卡应当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保存,同时应当对相关附件进行统一分类,这样就可以有效实现日常工作宏观管理,同时也有利于工作人员查找相关资料,并熟悉生物显微镜的有关性能[1]

此外,在对生物显微镜进行维修的过程中,相关档案的建立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而言,在每次实验课结束之后,教师和技术人员都应当对生物显微镜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和维护。同时,教师应当定期进行小维护和大维护,并在记录本上记录维护过程中出现的种问题,这样就可以保证实验人员能够更好地对每一台生物显微镜做到全面了解。这也是在开展有关生物显微镜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开展生物显微镜实验活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地对生物显微镜进行全面而又细致检查。如果发现生物显微镜在试用的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如汞灯不亮、滤光片安装不到位、光阑变小等,技术人员应当在使用前对生物显微镜进行全面检测实验。在完成排除故障的工作后,方可进行教学活动。而对于不合格的生物显微镜,则不应投入到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此外,实验人员应当从多角度采取科学化措施,充分了解授课老师的实验内容以及学生掌握仪器原理、操作程度等方面,以做好生物显微镜的检查工作。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人员应当全程参与,发现仪器故障问题应当及时解决,并指导学生正确的仪器操作。

生物显微镜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因此,正确认知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对于提升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效率具有是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开展生物实验课的教活动中,教师应当向学生讲解生物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并要求学生依照正确的操作规程来开展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活动。期间,技术人员应将积极配合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生物显微镜,避免由于学生操作不当给生物显微镜造成的。此外,技术人员还可以针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频繁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统一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仪器使用,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损坏的现象。由此可见,在开展生物显微镜使用工作的过程中充分的了解和贯彻落实相关的规章制度,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

不仅如此,指导学生对生物显微镜合理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一般而言,在开展仪器使用过程中,应当对其编号,让每一个学生对号入座,并对电源,物镜,目镜滤光片等相关的仪器部件是否放置在准确位置上等进行检查,并及时的向技术人员反映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状况。同时,让学生对生物显微镜进行常规日常的维护,以避免错误实验结果将就使用,使得学生树立起较为强烈的责任感,让学生能够在未来开展科研活动过程中,更加高效地准确使用生物显微镜。

二、生物显微镜的维护

(一)显微镜的防尘,防潮措施

在开展生物显微镜有关实验活动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要及时的对显微镜做好防尘防潮处理。如在显微镜外部安装防尘罩,以便于更好地保证生物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灰尘的现象,同时要确保观察期间,生物显微镜的清晰度达到标准。此外,生物实验室也应当保持整洁避免环境污染实验观察结果影响。在完成实验课教学活动后,技术人员应当指导学生关闭门窗。必要时,通过技术手段来对实验室进行干化处理,如利用空调除湿机来进行抽湿工作等[3]

(二)相关部件维护与保养

当实验或教学结束后,应当将仪器物镜转离光路,严禁高倍镜置于光路中,同时将切片撤离光路,以免损坏物镜。日常维护应当用乙醚酒精混合溶液沾湿擦镜纸,清洁各玻璃部件,除去指纹或油渍等;滤光片坐上的透镜通常为塑料材质,学生擦拭时要叮嘱切勿过分用力,同时,勿用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清洁玻璃部件以外的如目镜、物镜等显微镜部件。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切勿好奇拆开显微镜任何部件,以免导致仪器性能下降,使用后应当将光源调至最小,再关闭电源,以免因高强光源下突然切断电源超出电路容差,减损设备使用寿命甚至部件损坏。生物显微镜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使用过程中各部件受到污染的可能大。因此,在完成生物实验活动后,一定要对所有的生物显微镜进行细致的检查、维修保养、调试等工作,以保证下一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制度化管理

在利用生物显微镜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制度化管理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期间,管理人员应当不断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利用制度化的方式来构建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如教学经费,使用管理方法,工作人员考核与奖惩办法,安全规章制度,仪器设备管理规定等方面的内容,并将其作为考核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重要指标之一。依据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对实验室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不仅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同时还能使管理效率大大提升,工作人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依照显微镜特性需求进行维护工作,同时对其进行规律细致检查。这些内容都应列到生物显微镜的管理活动中,并通过绩效考核方式,逐步提升人们对于维护生物显微镜的重视程度。

结论:

在开展生物教学、科研活动中,生物显微镜作为高频使用的科研仪器,无疑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生物显微镜进行科学地日常维修与保养,延长仪器使用寿命,更好地发挥其性能和功能,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客观,同时满足国家对科研仪器的高效高频使用要求。由此深入分析与挖掘生物显微镜的维护、管理,对生物科学研究、实验教学进行科学、动态调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丽华, 郭嘉亮, 曾煦欣. 实验级生物显微镜常见故障排除和维护保养[J]. 广东化工, 2020, 47(5):2.

[2] 谢曙光, 李云珍, 李玲. 连锁和规模化独立医学实验室在生物安全管理方法及思路方面的浅谈[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2, 43(S01):3.

[3] 张秀英. 生物医药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有效对策探讨[J]. 市场周刊:商务营销, 2021, 000(002):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