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团体疗法辅助抗抑郁药物治疗缓解期强迫症患者的效果及其对病耻感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认知行为团体疗法辅助抗抑郁药物治疗缓解期强迫症患者的效果及其对病耻感的影响研究

张志超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 任丘宝石花华油安怡医院  062550

【摘要】目的:探讨缓解期强迫症(OCD)患者采取抗抑郁药物加认知行为团体疗法辅助(GCBT)治疗对病耻感的影响及效果。方法:试验病例共80例,疾病为缓解期OCD,收治于2021.10~2022.05内,按排号均分为2组(40例/组),单双号分别对应甲组和乙组。甲组治疗单用抗抑郁药,乙组在用药时辅助GCBT。对比项目涉及病耻感和疗效结局。结果:试验后对病耻感各项分值予以统计,结论中乙组均低于甲组(P<0.05)。试验后对总有效率予以统计,结论中乙组95.0%高于甲组60.0%(P<0.05)。结论:缓解期OCD患者采取抗抑郁药物加GCBT治疗作用优良,可改善病耻感和核心症状,有借鉴推广价值。

【关键词】缓解期强迫症;抗抑郁药物;认知行为团体疗法;病耻感;疗效

在临床上,强迫症(OCD)是一种神经症,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涉及行为和观念等两个方面[1]。认知行为团体疗法辅助(GCBT)则是对患者实际情况在治疗前加以了解、沟通和分析,然后对治疗方案予以制定,以缓解日常生活中的社交障碍,从而改善其不良情绪[2]。本文则研究了缓解期OCD患者采取抗抑郁药物加GCBT治疗对病耻感的影响及效果,现做以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次试验病例共80例,疾病为缓解期OCD,收治于2021.10~2022.05内,按排号均分为2组(40例/组),单双号分别对应甲组和乙组。性别资料:甲组男女为23/27,乙组为22/28。均龄:甲组(37.2±3.5)岁,乙组(37.4±3.2)岁。病程均值:甲组(5.1±2.4)年,乙组(5.4±2.1)年。入组时2组前述各项显示无缺项,同类对比P>0.05。试验获伦理批准,各组均以自愿方式参与试验。

1.2方法

    甲组治疗单用抗抑郁药,药物为舍曲林(规格50mg×14片,以H10980141为国药准字,产自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口服,200mg/d,1次/d,剂量最大为4片;阿立哌唑(规格5mg×10片,以H20061304Wie国药准字,产自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口服,1次/d,10~15mg/次。疗程8w

乙组在用药时辅助GCBT,将患者划分为4个小组,10例/组,本次治疗活动由主治医生和副主任医师各1名组织展开,1次/d,1~1.5h/次,疗程8w。内容为:①在团体活动中激发患者兴趣,并对其具体情况加以了解。②讲解OCD基础知识,帮助患者掌握自身情况。③与患者建立和谐关系和信任感,引导患者对情绪加以宣泄,加强患者的信任度和组员凝聚力。④帮助患者接纳自身特点,并对他人优点予以学习。⑤指导患者调节情绪,并训练全身放松。⑥对OCD理论知识予以学习,并对不合理信念进行挑战和辩论。⑦对脱敏知识进行初步、系统联系,并加以运用和巩固。⑧鼓励和引导患者对自身强迫症状予以控制或主动结局。协助组员完成告别小组及其他成员的仪式。 

1.3评价指标

对比项目涉及:

(1)病耻感[3]:以主观感受由患者自行做出评价,涉及5个方向,即抵抗污名、社交退缩、歧视体验、认同刻板印象、疏远感等,病耻感分为无(≤2分)、轻度(>2分且≤2.5分)、中度(>2.5分且≤3分)、重度(>3分)等。

(2)疗效结局:以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4]评估核心症状,量表总分40分,按照减分率评估:显效为减分率>50%;有效为减分率10%~50%;无效为减分率<10%。

1.4分析数据

本次处理1.3中指标,软件为SPSS22.0,方法为x²t值,资料涉及计量和计数值,呈现形式涉及[n(%)]、等,结果要求为P<0.05,该值提示具备统计意义。

  1. 结果

2.1对比病耻感

试验后对病耻感各项分值予以统计,结论中乙组均低于甲组(P<0.05);但组间试验前差异较小(P>0.05)。见表1。

表1:比较病耻感(,分)

组别

时间

抵抗污名

社交退缩

歧视体验

认同刻板印象

疏远感

乙组

治疗前

6.2±0.3

6.8±0.7

5.7±0.3

5.7±0.4

6.1±0.3

治疗后

3.1±0.2*

2.1±0.1*

3.1±0.1*

2.1±0.2*

2.1±0.1*

甲组

治疗前

6.2±0.6

6.7±0.9

5.6±0.5

5.6±0.6

6.2±0.2

治疗后

4.6±0.5

3.5±0.2

4.4±0.2

3.8±0.2

3.6±0.2

注:与甲组相比,*P<0.05。

2.2对比疗效结局

试验后对总有效率予以统计,结论中乙组95.0%高于甲组60.0%(P<0.05)。见表2。

表2:比较疗效结局[n(%)]

组别

n

无效

有效

显效

有效率(%)

乙组

40

2

14

24

38(95.0)*

甲组

40

16

10

14

24(60.0)

注:与甲组相比,*P<0.05

  1. 讨论

目前临床尚未弄清OCD的具体病因,但多数研究称患者发病与应激因素、个体特征、遗传因素等有关,特别是与个性特点关系密切。在治疗OCD时,常用药物为舍曲林和阿立哌唑,前者为再摄取抑制剂,后者为功能稳定剂,二者联用可快速镇静,但无法恢复心理健康

[5]。通过在前述药物上对OCD缓解期患者实施GCBT治疗,此种疗法是一种心理方面的疗法,其可在团体合作下展开,可利用团队学习改善或调节患者与他人的相处和交往,然后对其强迫行为与观念加以改善[6]。本文结果中,试验后对病耻感各项分值予以统计,结论中乙组均低于甲组(P<0.05)。试验后对总有效率予以统计,结论中乙组高于甲组(P<0.05)。说明,采取抗抑郁药物加GCBT治疗患者后可对其病耻感以及各种症状予以显著改善。分析原因为:舍曲林属于摄取抑制剂,可作用于5-羟色胺,具有一定选择性,可拮抗受体后发挥镇静作用,而阿立哌唑可对不良心理通过中枢加以抑制,二者联合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而GCBT可利用团队的作用帮助患者改变自身的行为、态度、情感、认知等,强调矫正不良的行为,并对认知方面的行为、情感、方式等加以调节,使之更加和谐。同时还可增进患者对自身的接纳、肯定和了解,以保障疗效。另外GCBT还可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学会欣赏,并且可在团队中帮助患者锻炼自己,学会放松自我身心状态,进一步唤醒其对社会、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和兴趣。

综上,缓解期OCD患者采取抗抑郁药物加GCBT治疗作用优良,可改善病耻感和核心症状,有借鉴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魏小方,李娇丽,邢雪靓. 认知行为团体疗法辅助抗抑郁药物治疗缓解期强迫症患者的效果及其对病耻感的影响研究[J]. 中国疗养医学,2021,30(3):273-275.

[2] 肖伟霞,廖鹰,杜明君,等. 抗抑郁药物联合短程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临床观察[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4):663-665,668.

[3] 刘莹,张宗凤,叶惠玲,等. 强迫症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与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20,53(2):129-133.

[4] 徐起岭,李小龙. 氟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疗效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135.

[5] 方敏. 短程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患者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2,34(2):66-69.

[6] 代娟. 氟伏沙明联合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8):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