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预见性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朱陈平

简阳市中医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41400

摘要 目的 分析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的价值。方法 抽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成各有25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常规护理与预见性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比分析不同的护理价值。结果  免疫功能指标,干预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较低,对照组较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早期肠内营养;重症脑卒中;免疫功能;预后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的局部脑功能障碍,而重症脑卒中则具备较高的死亡率,如不及时抑制病情的发展,则会进一步损伤脑血管和神经组织,降低生存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因护理理念的转变,使得临床更为重视人文关怀[1],而早期肠内营养和预见性护理的提出,使得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质量显著提升,为了证实早期肠内营养联合预见性护理的干预价值,本文进行如下研究。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入选对象共计50例,均为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成两组,即一组对照组,一组观察组。

对照组:本组25例中包括女性患者12名,男性患者13名,最小年龄者40岁,最大年龄者88岁,平均(62.53±3.22)岁。

观察组:本组25例中包括女性患者13名,男性患者12名,最小年龄者41岁,最大年龄者87岁,平均(62.64±3.13)岁。

以上内容对比结果(p>0.05),无统计学差异性。

1.2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辅以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常规护理:(1)早期肠内营养:于发病24-48h内,输注肠内营养乳剂,以 104.6 kJ·kg1·d1 为全量, 第 1 d 给予 1/4全量, 第 2 d 给予 1/2 全量, 第 3 d 开始给予全量, 连续输注 14d(2)常规护理:定期翻身、叩背、排痰等,并做好口腔护理以及病房清洁等[2]

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预见性护理:(1)深静脉血栓护理:如有偏瘫后遗症,需密切监测肢体的粗细、颜色等,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并提高警惕,预防肺栓塞,如患者情况良好,可鼓励和协助患者开展肢体被动训练、肢体按摩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2)压力性损伤护理:评估患者的压力性损伤风险,定期翻身,动作轻柔,对于较高概率压力性损伤风险的患者而言,需要将预防压力性损伤标志物悬挂于床头,增加翻身的频次,可使用泡沫敷料保护骨突出,并给予垫软枕,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3)感染预见性护理:严格执行手卫生,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每日做好会阴护理、口腔护理,患者使用的仪器设备每日做好清洁消毒(4)呼吸道护理: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做好口腔清洁工作,预防感染,保证呼吸道畅通,如痰液粘稠,可采取雾化吸入、多饮水的方式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5)心理护理:安抚患者的情绪,关注患者的感受,给予理解和支持,尽可能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必要时分享成功案例,增强患者信心(6)病情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临床表现,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预防病情加重(7)抢救准备:保留静脉通路,准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放置于固定位置,便于及时拿取,顺利开展救治工作[3-4](8)再出血预防:合理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定期监测体温,如有发热情况,及时采取适宜的降温措施,并遵医嘱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并按揉患者的腹部,促进排便,如伴有便秘情况,需要遵医嘱使用开塞露等药物,避免用力排便,以免增加腹内压。

1.3观察指标

免疫功能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以及免疫球蛋白M(IgM)。

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电解质紊乱以及心衰。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5.0对本文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接受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当处理结果显示p<0.05,即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免疫功能指标

详见下表一,免疫功能指标,干预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表一 免疫功能指标  (±s)

组别

n

IgA

干预前

干预后

IgG

干预前

干预后

IgM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25

1.35±0.36

2.52±0.50

8.29±2.50

12.21±2.10

0.82±0.11

1.58±0.40

对照组

25

1.36±0.34

1.66±0.61

8.37±2.31

9.62±2.30

0.83±0.15

1.21±0.20

t

0.101

5.452

0.118

4.158

0.269

4.137

p

0.920

0.000

0.907

0.000

0.789

0.000

2.2 并发症发生率

    如下表二,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较低,对照组较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二  并发症发生率 n(%)

组别

n

恶心呕吐

呼吸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

电解质紊乱

心衰

发生率

观察组

25

1

1

1

1

1

5(20.00)

对照组

25

3

2

3

2

2

12(48.00)

X2

4.367

p

0.037

3讨论

重症脑卒中属于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为了确保治疗的效果,临床需要辅以科学、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来配合,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升生存质量。本文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保护肠道黏膜,有效调节患者肠道内的菌群状态,降低感染事件,提升机体免疫力,而预见性护理可以对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风险评估,从而针对性的开展预防策略,规避风险,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经本文研究结果证实,预见性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可以获取理想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重症脑卒中患者可推广实施预见性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保障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孙晓岚,李占肖,于晓雯,柴会荣.重症脑卒中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风险的预警模型构建与评估[J].实用老年医学,2022,36(09):942-947.

[2]杨杏珍,龚少逸,罗爱华.早期鼻空肠管肠内营养联合风险预警护理模式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6):148-151.

[3]黄菊英,林碧辉,林耸.以循证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卒中伴糖尿病患者相关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09):156-160.

[4]梁思柳.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病人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12):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