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敷贴用于真空负压静脉穿刺采血后按压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无菌敷贴用于真空负压静脉穿刺采血后按压效果

亢杰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摘要:目的:探究真空负压静脉穿刺采血后采用无菌敷贴按压的应用效果,以指导临床,为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理论基础。方法:将我院504例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真空负压静脉穿刺采血后采用无菌敷贴按压,对照组采用传统干棉签按压。观察两种按压方式后出血、瘀斑、疼痛以及环境污染等指标,评估两种不同按压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在采血拔针按压后发生皮下出血、瘀斑比对照组明显偏低,疼痛率以及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环保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真空负压静脉穿刺采血后应用无菌敷贴按压效果更佳,其不但可有效降低穿刺后出现的出血等不良状况,且疼痛感更小,患者满意度更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无菌敷贴;真空负压静脉穿刺;采血;按压

引言

静脉采血是临床中常见的诊疗及护理操作,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因各种因素影响,传统采血后按压常出现不良现象。如,真空负压静脉采血中,针头易滑动;采血后由于按压方法不当导致出血、疼痛,皮下血肿等。伴随全球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无菌敷贴逐渐用于真空负压静脉穿刺采血后按压。采血后采用无菌敷贴按压,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以上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护理效果较好。为进一步探究和证实无菌服帖的应用效果,特开展本研究,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9年1-12月我院内科住院的患者504例,其中男320例,女184例,年龄在20-52岁,均龄36.8岁。纳入患者均无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意识清楚,可无障碍沟通,患者本人及家属本试验探究,自愿参与试验探究。

1.2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采血后采用不同的按压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棉签按压,观察组采用无菌服帖按压,具体按压方法如下:

观察组:给予患者静脉穿刺后,采用一次性无菌敷贴固定针柄,采血结束后,分离试管与采血针,翻折采血针管。揭开一侧敷贴,将针头及穿刺点暴漏出来,准备拔针。拔针前,轻轻将拇指腹压在针刺上方的敷贴上,后将针头迅速拔出。与此同时,针刺上方敷贴上的拇指适当用力按压好针眼。将揭开的敷贴重新粘贴回患者皮肤,按压约5分钟。无菌敷贴不必立即撕掉,可留于皮肤上30分钟到1小时。

对照组采用干棉签按压,对照组患者穿刺时不采用无菌敷贴固定针柄,采血、拔针操作等同观察组同步,采用相同的方式。采血完毕后,用棉签垂直按压到患者针眼上,按压时间约5分钟。

1.3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包括皮肤出血、皮下出血、瘀斑、疼痛以及环境污染等几项。

疼痛判定标准为:以患者自我感受为准,对患者进行调查。皮肤出血判定标准为:患者接受针刺采血后,穿刺点有血液流出后渗出。皮下出血判定标准为:观察患者皮下是否出现血肿。瘀斑判定标准为:瘀斑直径大等于1毫米认定为有瘀斑,小于1毫米则认定无。环境污染:按环保要求保留敷贴或把敷贴和棉签丢到指定的垃圾桶为无环境污染;相反,患者将敷贴以及棉签随意丢弃的认为有环境污染。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1.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利用统计学P值衡量和评估本次实验探究的结果数据以及论证是否具备统计学意义,是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学术含金量。P<0.05表明实验验证出了一定值得信赖的研究结论,可后期进行进一步探究,以确定更具参考性的科学实验结论,进而指导临床。

2结果

2.1按压效果比较

结果显示,无菌服帖按压的观察组针刺采血后,患者出现出血,瘀斑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以及疼痛比率更低,环保效果更好。组间比较P<0.05,具体数据详见下表1。

表1  不同按压方式效果比较  [n/(%)] 

组别

例数

皮肤出血

皮下出血

淤斑

环境污染

观察组

252

2(0.79)

3(1.19)

5(1.98)

20(7.93)

对照组

252

10(3.96)

48(19.04)

30(11.9)

230(91.26)

x2

5.46

44.18

19.19

350.02

P

<0.05

<0.05

<0.05

<0.05

2.2两种按压方式疼痛比较

    结果显示,应用敷贴按压患者疼痛比例以及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详见下表2。

表2  两种按压方式疼痛比较 [n/(%)]

组别

例数

轻微疼痛)

明显疼痛

观察组

252

242(96.0

10(3.96)

对照组

252

26(10.31)

226(89.68)

注:组间比较,x2=371.78, P<0.001。

3讨论

真空负压采血针静脉采血后一般采用传统的无菌干棉签直压法按压穿刺点,这样能同时按住皮肤与血管的两个针眼,减少出血的机会,但由于棉签接触面积小,按压容易移位,导致出血和皮下血肿;同时棉签按压法稳定性稍差,力度不易掌握,棉签质地又较硬,患者疼痛感较明显;另外由于患者按压过程中容易好奇,按压时间不足便放松棉签去看针眼,往往引起出血,造成心理恐慌。

而无菌敷贴用于真空负压采血针采血,既可以有效固定针柄,防止针头在血管内移位和滑出,减轻患者的疼痛与紧张,拔针后又可以短期内保持穿刺点的无菌,透气性及吸水性良好,不易引起皮肤过敏;按压的范围一般大于1cm2,压力较均匀。其操作简单易掌握,有效降低了针刺采血后按压不当引起的出血等。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血后拔针时应用无菌敷贴按压能有效减少皮肤出血,皮下出血和瘀斑,患者感觉舒适,疼痛感轻微,按压方法易掌握,依从性高,其效果明显优于干棉签按压。这与既往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起到了相互印证的效果。但应用无菌敷贴按压穿刺点,应注意不要随意减少按压时间,也不要按压时揉搓穿刺点。更不能将敷贴当作上血贴不加按压。另外与棉签按压不同的。是,屈肘按压法不能用于敷贴按压法,因压力较小反而更易引起出血。此外,如若出现出血或血肿的现象,不要盲目热敷,而加重针刺点出血。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棉签按压,无菌敷贴按压效果更具优势,其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针刺后出血等,同时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茁,庄艳.静脉采血后不同按压方式导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1,27(06):900-904.

[2]姜思美,张丽君.水胶体及无菌敷贴预防胺碘酮引起静脉炎的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06):121-122.

[3]周晓蓉.优质护理在体检采血后对穿刺点按压方式的应用效果观察[J].人人健康,2020,(05):229.

[4]刁礼霞.血站静脉采血后不同按压方式及不良反应发生的现状分析[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06):285-286.

[5]蔡曾琴,马莉,彭胤琼,刘玲,冉磊,黄映勤.改进无菌透明敷贴对留置针留置状况的效果评价[J].重庆医学,2018,47(06):748-749+752.

[6]杨铭.肘正中静脉采血后按压处理相关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2):2370-2371.

作者简介:亢杰(1974.9-)女,汉族,籍贯:吉林省吉林市,副主任护师,本科,研究方向:检验分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