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伴焦虑、抑郁的脑电图功率谱及脑网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癫痫伴焦虑、抑郁的脑电图功率谱及脑网络分析

张红卫 ,田文静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贵州省   铜仁市   5552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癫痫伴焦虑、抑郁患者在接受临床诊断时,将脑电图应用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效果,分析患者的脑电图特点。方法:在试验开展时医务人员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进行研究,并且在该时段内将30名我院中资料,登记有效的30名癫痫伴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后,医务人员针对30名癫痫伴焦虑、抑郁患者均应用脑电图诊断,在该时段内将我院钟到30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脑电图诊断,针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脑电图功率谱以及网络评分状况对比。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内的研究对象,各项指标分析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癫痫伴焦虑、抑郁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而癫痫伴焦虑、抑郁患者在接受脑电图诊断时,研究人员将动态脑电图检查应用于其中,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判断患者的病情状况,并且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癫痫伴焦虑、抑郁;脑电图;诊断方法;病情分析


癫痫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这种疾病是影响数百万人的一种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显示,大约有60%~70%的新诊断的癫痫患者在发作时都可通过抗癫痫药物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恢复状况良好[1],在5年内不会出现病情复发的情况。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甚至还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行为和认知的改变,长期用药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治疗负担,导致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复发[2],出现治疗失败的最终结果。本次研究探讨分析癫痫伴焦虑、抑郁患者在接受临床诊断时,将脑电图应用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效果,分析患者的脑电图特点。

1 一般资料

1.1 一般资料

在试验开展时医务人员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进行研究,并且在该时段内将30名我院中资料,登记有效的30名癫痫伴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后,医务人员针对30名癫痫伴焦虑、抑郁患者均应用脑电图诊断,在该时段内将我院钟到30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脑电图诊断,实验组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2:18,患者的年龄区间值为53~80岁,患者年龄均值为(66.7±4.0)岁。对照组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6:14,患者的年龄区间值为55~81岁,患者年龄均值为(65.9±5.4)岁。

患者基本资料录入我院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进行后续的对照实验(P>0.05)          

1.2 方法

在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首先为患者应用常规脑电图进行监测,合理安放电极,并且在诊断时实施双极导联和单极导联扫描,高频滤波为50Hz,而时间常数则设置为0.3秒,工作人员在进行患者的常规脑电图检测时,将走纸速度设置为30mm/s。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若患者能够进行良好的配合,则可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为患者进行过度换气、闪光刺激以及睁闭眼诱发试验进行处理,若患者在接受诊断时无法获得良好的配合,则可适当采用实时相应的实验,连续扫描时间控制在0.5~1小时左右。

在对患者进行动态脑电图检测时,采用头皮双电极16导联脑电分析仪对其进行连续扫描,扫描时间为24小时开始扫描,时间控制在清晨8:00~10:00左右,在扫描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耐受性为患者进行过度换气、闪光刺激以及睁闭眼诱发试验。

1.3 数据分析

本次研究在进行数据处理时,统计学软件选择版本为SPSS 21.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获得数据结果中的计量资料应用“均值±标准差”表达,运用t值检验;结果数据中的计数资料则选择“百分比”表达,运用卡方值检验,根据结果中P值数据判断实验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内的研究对象,各项指标分析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

表1  两种不同诊断方式脑电图异常检出结果对比(均值±标准差)

组别

脑区FP1

C3

C4

O1

对照组(n=20)

62.13±12.23

49.36±12.74

57.26±4.66

37.26±4.65

实验组(n=20)

22.36±11.23

25.63±11.12

36.26±1.26

26.14±3.16

T

9.1657

9.4561

8.19584

8.1654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癫痫在临床上属于一种神经系统疾病,这种病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神经出现异常放电所导致的[8],而近年来医务人员通过多年的努力,在对癫痫患者进行治疗时,通过先进的科学研究,已经基本能够用药物对癫痫症状进行控制。但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依旧有大约20%左右的癫痫患者,虽然接受积极正规的药物治疗,患者的癫痫发作依旧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这些病例,则需要采用外科手术来进行治疗。癫痫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为了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合理的用药,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方向

[9]。癫痫虽然是一个较为复杂并且发作不确定的常见神经系统慢性疾病患者,在发病时存在不同的病因以及临床表现患者的常见症状为意识突然丧失、摔倒在地及口吐白沫为主。而在对患者进行实际治疗时,合理的用药治疗是使癫痫患者摆脱疾病的唯一途径。临床研究中发现正规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大约有70%~80%可以在发作的最初5年内得到缓解,而其中又有50%左右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癫痫患者有一部分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常规脑电图应用于癫痫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能够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医务人员通过常规脑电图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脑电波异常的情况,并且还能够显示患者的弥漫性慢波,能够将其作为癫痫伴焦虑、抑郁患者疾病诊疗的一种重要辅助方式。但这种诊断方式只能对患者进行短时间的诊断,对于病情发作不明显的患者,在进行诊断时可能存在一定的误诊和漏诊的情况。

总而言之,癫痫伴焦虑、抑郁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而癫痫伴焦虑、抑郁患者在接受脑电图诊断时,研究人员将动态脑电图检查应用于其中,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判断患者的病情状况,并且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彩梅,郑小兰,苏惠红. 脑电图在癫痫伴焦虑、抑郁合并惊厥患儿中的应用[J].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22,29(02):80-83.

[2]黄高雅,吉晓春. 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诊断癫痫伴焦虑、抑郁的对比分析[J].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22,31(03):172-175.

[3]郭相锐,高凯华,潘敏. 奥拉西坦对癫痫伴焦虑、抑郁患儿脑电图特征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 当代医学,2022,28(09):10-12.

[4]郭克. 脑电图监测在小儿癫痫伴焦虑、抑郁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名医,2022,(0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