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如何加强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向娟

四川友好医院,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636063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是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则,医院在处理应急事件时,应当做好感染性疾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对接诊流程不断进行优化,使得感染性疾病门诊的管理专业化,实现严格筛查与甄别疑似传染病病人,严格遵守国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例提出的规定。同时也要协同疾病防控机构完成样本的采集工作,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医院要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与救援预案,完善应急床位紧急保障方案,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救援工作提出的要求。

一、加强应急管理有何意义?

(一)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医院在面对罕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结合应急经验,对运营管理模式加以调整,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优化医院运营体系,提高医院的综合处置能力,最终医院面对突发事件时,可实现院内零感染的目标,使得自身应对突发公卫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升。

(二)增加职工凝聚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影响,往往会超出预期,预先制定的预算绩效指标也难以达成,此时医院可对其进行优化调整,保障绩效指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制定绩效考核方案时,要围绕着实际生活而展开,加强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关爱,在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同时,强化内部员工的凝聚力。

(三)创建新工作模式

医院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为了保持正常运转,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逐步摸索了远程办公模式,通过开放内网远程登录医院信息平台,处理医院办公的各项问题,实现专家网上问诊,有效解决治疗问题,推动了新型远程办公模式的广泛应用。

二、如何加强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一)完善应急响应机制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将其进行分级,并制定应急响应机制与管理预案,明确不同级别所对应的启动标准,找准自身的责任所在。积极构建全民信息联动机制,实现信息的及时报送,实时抓取传染病报告信息以及患者的就医症状信息。在国家公共卫生、动物疫病、口岸检疫、食品安全等系统的基础上,在医院内建立全域监控与全流程追踪的监督管理体系,及时加强对境内外突发卫生管理事件的防范,使得防疫能够深入到基层以及各个领域。在此期间要灵活应用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数据信息的精准分析与集中研判,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而针对信息发布也要建立严格高效的管理制度,及时公开院内权威信息,回应来自社会的关切。

(二)构建疾控防御体系

积极构建疾控防御体系,完善疾控职能岗位设置,形成以疾控中心为骨干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各级医院、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实现防治结合疾控体系的有效构建,积极促进上下级联动,做到明确分工。及时优化疾控基础条件,优化实验室网络与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建设,使得医院对病原体的甄别鉴定和追踪溯源能力得以提升。积极构建医防协同机制,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对重大突发卫生事件的疾病预防职责,在此基础上完善监督监管机制,实现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针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也要不断优化卫生管理体系,筑牢疾病防控防线。

(三)优化医疗救治模式

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救治能力工程,不断完善全传染病诊疗与救治网络,明确战时的基本职责与转化模式。从医院的基础实力出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建设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并不断完善医院内传染病防治的相关标准,落实感染、急诊、重症、呼吸、麻醉、检验等重大疫情救治的专科建设,进一步优化发热门诊的建设中工作,使得自身的应急救治能力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四)实现科技支撑发展

在推动疫情防控建设时,要积极突破和公共卫生科技体系,提高自身的应急能力,并进一步推进传染病防控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成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使得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要加大科技技术的投入实力,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事件,组建防控项目,及时开展大传染病病原体溯源、传播途径、致病机理、防控策略、检测试剂、诊疗救治等全链条研究。在此基础上,医疗充分发挥高端医疗设备的优势,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使得医院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得到提升。

(五)优化医疗物资保障

积极完善医院内部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针对医院现状制定储备目的,确定储备种类、规模。针对重要医疗物资要做好布局,构建采购供应一体化管理体系,保障应急物资的充分,提高面对公共突发卫生事件的实力。针对医院内紧缺的应急物资设备,要做到统筹优化配置,不断完善收储、轮换和动用管理制度,提高储备管理效能。

三、疫情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思考

①做好科学谋划。除了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责任管理与应急演练以外,也需要加强科学评估,在国家战略储备体系的基础上,优化医院内部的应急准备工作。而且在疫情的影响下,政府拨出巨大财政金额,医院在特殊时期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在经营情况较为良好的年份,加强自身的积累,优化现金流,使得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具有较强的风险防控能力。

②加快信息化建设。在线办公成为了疫情期间的热门话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也在积极推动智慧医院的建设,不断完善“云办公”、“云问诊”等办公模式,使得医院疫情期间的社会保障能力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