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的效果观察

张,辰

南京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癫痫采取丙戊酸钠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开展时间在2018年6月-2019年8月,将此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68例儿童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儿以随机抽签法划分为观察组(n=34,采取丙戊酸钠治疗)与对照组(n=34,采取托吡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特异性反应和慢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和特异性反应发生率两组并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剂量相关不良反应和慢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则均是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癫痫的临床治疗中,丙戊酸钠与托吡酯进行疗效对比,两种药物疗效相同,丙戊酸钠的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低。

关键词:丙戊酸钠;儿童癫痫;治疗效果

临床表现,将其分为全面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在癫痫患者中,有30%-40%患者为全面性发作,如强直-阵挛性发作、失神发作等,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好发[1]。儿童癫痫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约有半数患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晰。目前,癫痫并无有效的根治方案,主要采取抗癫痫药物治疗,丙戊酸钠是治疗全面性癫痫发作的首选药物,这种药物的价格相对低廉,且有着较为确切的疗效,在临床中的应用广泛[2]。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儿童癫痫患儿采取丙戊酸钠治疗,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内容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8年6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68例儿童癫痫患儿展开分析,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参与研究的患儿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9:15;患儿中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12岁,中位数(6.89±2.04)岁;发作类型:强直-阵挛发作、强直发作、阵挛发作、局灶性发作、其他分别为5例、6例、10例、8例、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8:16;患儿中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11岁,中位数(6.75±1.96)岁;发作类型:强直-阵挛发作、强直发作、阵挛发作、局灶性发作、其他分别为7例、5例、11例、7例、4例。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适合作比较。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托吡酯治疗,予以患儿托吡酯(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2557;100mg*60s)口服治疗,给药剂量为每日10mg/kg。

1.2.2观察组

观察组采取丙戊酸钠治疗,予以患儿丙戊酸钠溶液(赛诺菲 (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435;300ml:12g)口服治疗,初始给药剂量为每日10-15,mg/kg,之后逐渐增加药物用量,以每日15-60mg/kg为宜。两组患儿持续治疗3年。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疗效评价:在治疗后,患者的癫痫症状未发作,脑电图恢复至正常,智力和人格未出现缺损即为痊愈;在治疗后,患者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程度减轻,脑电图基本恢复至正常,智力和人格未出现缺损即为显效;治疗后的发作次数减少,但是仍旧会出现局部发作情况,发作程度有所减轻,脑电图部分存在着异常,智力和人格均存在着一定缺损即为有效;治疗后的症状未得到改善且有加重迹象即为无效。治疗有效率=1-无效率。

(2)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记录两组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特异性反应和慢性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SPSS21.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以(%)进行计数统计,x2检验,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根据表1可知,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具有一致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n(%),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4

2(5.88)

18(52.94)

8(23.53)

6(17.65)

28(82.35)

对照组

34

1(2.94)

16(47.06)

10(29.41)

7(20.59)

27(79.41)

x2

0.095

P

0.758

2.2 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

由表2可知,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剂量相关不良反应和慢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是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具有均衡性(P>0.05)。

表2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n(%),例]

组别

例数

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

特异性反应

慢性不良反应

观察组

34

8(23.53)

1(2.94)

2(5.88)

对照组

34

16(47.06)

2(5.88)

10(29.41)

x2

4.121

0.349

6.476

P

0.042

0.555

0.011

3 讨论

儿童癫痫的发病机制较为复发,通常表现出大小便失禁、肌肉痉挛等症状,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机体的各器官和功能尚无发育成熟,癫痫疾病能够对患儿的身体发育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若是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引起患儿脑损伤

[3]。因此,儿童癫痫应当尽早接受专业治疗,预防疾病发展,这对预后改善尤为关键。

目前,癫痫并无有效的根治方案,主要从控制发作、病因治疗、外科治疗、一般卫生及预防5个方面进行治疗,其中控制发作是治疗的关键,多采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根据有关研究发现,癫痫患者在经过3-5年的专业治疗后,癫痫症状能够得到明显缓解[4]。癫痫患者在疾病发作期间,通常会出现意识丧失、全身痉挛等症状,并且发作的持续时间在5-10分钟,一般而言,在6个月内的发作次数超过2次即可诊断为癫痫,需要采取药物治疗,以控制疾病发作。丙戊酸钠是治疗癫痫的有效药物,这种药物有着多重作用机制,有效浓度在350-700μmol/L,药物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其中以胃肠道症状最为多见,少数会表现出头痛、兴奋、血氨升高等。丙戊酸钠能够阻断T型钙通道,使机体内的氨络酸浓度增加,对谷氨酸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使得神经兴奋性下降,从而起到抗癫痫作用,用药后引起的不良反应多数较轻,不会对治疗造成影响,可持续进行治疗[5]。托吡酯属于新型抗癫痫药物,其有效成分为吡喃果糖氨基磺酸酯化合物,有着多重抗癫痫作用机制,药物使用过量可引起昏迷、共济失调等症状,对药物进行微量调整即可引起不良反应,需要严格控制给药剂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特异性反应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剂量相关不良反应和慢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的安全性更佳。

综上所述,丙戊酸钠与托吡酯均是治疗儿童癫痫的有效药物,但是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更具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陆琳,马素青,毕金珠.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原发性癫痫的效果比较[J]. 中国医药导报,2022,19(14):84-87.

[2] 陈艳丽,郑新,赵艳艳. 维生素D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儿童的效果及对骨代谢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4):26-27.

[3] 邱芳明.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 当代医学,2021,27(31):134-135.

[4] 张雪.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1):42-43.

[5] 鲍亮,吴南海,潘虹宇,等. 丙戊酸钠联合抗感染药物治疗癫痫合并肺部感染患儿的效果及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 世界临床药物,2021,42(6):4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