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临床检验中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乙型肝炎病毒临床检验中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效果研究

甘强

合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泸州  646200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检验中实施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验的临床结果和作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0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每例患者收集两份等量血液样本,其中一份作为常规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另一份作为研究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验。统计学分析两组的临床检验结果。结果:在总检出率方面,研究组(94.00%)高于常规组(76.00%),P<0.05;在HbsAg、HbeAb、HbeAg阳性检出率方面,研究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在HbsAb、HbcAb阳性率方面,研究组略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病毒检验过程中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其检出准确率高,临床价值好。

关键词:乙型肝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验结果

乙型肝炎,即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类由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具有传染性的肝脏疾病。它的传染性强,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危害较大,根据卫生组织统计,我国是全球乙肝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医学检测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乙型肝炎病毒临床检测中来,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2]。下面,文章旨在研究乙型肝炎病毒临床检验过程中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效果情况,随机选取200乙型肝炎患者血液标本进行临床统计分析。现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随机选择乙型肝炎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科室为检验科,时间2021年01月~2022年10月。患者年龄范围均在20岁~75岁,平均(39.6±4.4)岁;120例患者为男性,80例患者为女性。每例患者收集同等两份血液样本,按照检查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200份,研究组200份。经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病历资料数据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排标椎

1.2.1 纳入标准  ①患者经过临床检查均确诊为乙型肝炎;②患者病历资料完整;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  ①患者存在其他肝脏疾病;②患者存在其他重要器官严重功能不全;③患者合并有恶性肿瘤;④患者存在凝血障碍;⑤患者存在精神障碍类疾病。

1.3方法

1.3.1 样本采集  患者采血当天清晨在空腹状态下进行常规肘静脉采血,每例患者采血两份,每份10ml,后常规送检。

1.3.2常规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即将血液样本加入到相应反应板中,根据对应试剂说明进行各项检测操作。仪器选择伯乐iMark型酶标仪、伯乐1575型洗板机。HbsAb、HbsAg采用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检测,HbeAb采用中和竞争法检测,HbcAb采用竞争抑制法检测。

1.3.3 研究组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验。具体:选择i3000型化学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对应配套试剂进行血样检验。HbsAg、HbeAg采用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检测,HbsAb采用双抗原夹心法检验,HbeAb采用中和竞争法检测,HbcAb采用间接法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软件SPSS23.0进行临床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表述,行X²检验。P<0.05时,表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检出率

    如表1所显,研究组的总检出准确率高于常规组,P<0.05。

表1  对比两组的检出准确率

组别

例数

检出例数(n)

检出率(%)

常规组

200

152

76.00

研究组

200

188

94.00

X²值

25.412

25.412

P值

0.000

0.000

2.2 指标阳性检出率

如表2所示,在HbsAb、HbcAb指标阳性率上,两组差异不大(P>0.05)。但在HbsAg、HbeAb、HbeAg指标阳性检出率上,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阳性率[n,%]

组别

例数

HbsAb

HbsAg

HbeAb

HbeAg

HbcAb

常规组

200

140(70.00)

92(46.00)

134(67.00)

114(57.00)

144(72.00)

研究组

200

146(73.00)

152(76.00)

188(94.00)

164(82.00)

152(76.00)

X²值

0.442

37.831

46.441

29.485

0.832

P值

0.506

0.000

0.000

0.000

0.362

3讨论

乙型肝炎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危害严重,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恶心、食欲减退、肝区疼痛、上腹部不适以及乏力、消瘦等。随着病情的发展,乙肝病毒会对肝细胞造成损害,严重的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且容易累及多个器官,诱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3]

血清标志物是目前临床上检验诊断乙型肝炎的主要依据,其常用检验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免疫分析法等,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是化学免疫分析法的最为先进的一种检验技术,具有检测准确性高、线性范围宽、操作简便、用量少、无毒害、检测速度快等优点,能够更好的检出乙肝病毒,因而逐渐成为乙型肝炎检验的首选方法

[4]

本次研究显示,随机择取的20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验的总检出率(94.00%)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76.00%),且HbsAg、HbeAb、HbeAg的阳性检出率(76.00%,94.00%,82.00%)也均显著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46.00%,67.00%,57.00%),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检验当中,能够显著的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率,更为精确的为医生提供全面、有效的临床参考数据,保证临床诊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金建国. 酶联免疫法、免疫胶体金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6):75-76.

[2]蒋庆宝. 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效果评价[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32):172.

[3]杜希芬.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J]. 心理月刊,2019,14(13):175.

[4]朱俊,马良,郭金杰.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