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患者的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1

肠梗阻患者的心理护理

钟玲英

自贡市贡井区中医医院  643020

王大爷今年75岁,近日因腹痛加重、排便与排气停止到我院急诊治疗。医生在与患者交流时了解到,患者首次出现腹痛症状于2月前,疼痛以隐痛为主,位置为中上腹和肚脐周围,当时疼痛并不剧烈,能够忍耐,且无畏寒、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到社区卫生所接受补液、消炎治疗,症状有所改善。近日再次产生疼痛,疼痛较之前剧烈,出现排气、排便困难,查体发现腹胀,且伴随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亢进等问题,通过腹部平片等方式最终诊断为肠梗阻。此时患者情绪变得焦虑,存在排斥治疗行为,依从性偏低,医生尝试进行劝导,并在治疗期间加大心理护理,那么肠梗阻患者心理护理有哪些呢?

8}RALZMPT%8QCH2SNE2P}72

1 什么是肠梗阻?肠梗阻临床表现有哪些?

肠梗阻属于外科常见的急腹症,通常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肠内容物通过受限,具有病情发展快、诊断困难等特点,死亡风险较高,特别是体内酸碱失衡、水电解质失衡或高龄伴随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

目前,临床常将肠梗阻划分为粘连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两种,其中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存在慢性病史或反复急性发作史,多数患者存在创伤、出血以及炎症等病史,伴随恶心呕吐、腹胀、排气排便困难等临床症状。而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会表现出剧烈疼痛、呕吐后腹痛腹胀无明显缓解,可能伴随腹胀、体温升高等全身性变化,呕吐物或肛门排出物存在血性液体,连续观察可发现体温升高、脉搏加快等问题。

2 肠梗阻患者治疗方式有哪些?

就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而言,现阶段临床治疗涉及非手术法和手术法两种,其中非手术法主要用于单纯性或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治疗方法包括减轻胃肠道压力、严格依照相关标准禁食、平衡人体内环境、加强抗感染、抗毒血症治疗等。手术治疗多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或怀疑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或粘连性患者频发的患者,具体内容如下:(1)简单剥离粘连带或局部粘连;(2)若无法通过剥离达到救治目的,则需要给予患者肠切除吻合术,如果患者肠管水肿现象明显,则需要率先完成造瘘术治疗。(3)若患者病情复杂且严重,血压难以控制在正常水平,则可率先按实施肠外置术进行治疗。除上述手术治疗外,肠排列术、近端场馆侧侧吻合术等比较常用。

就绞窄性肠梗阻患者而言,需要在明确病因后,根据患者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治疗方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3 肠梗阻患者心理特点有哪些?

(1)紧张、焦虑:部分肠梗阻患者得病后,因疼痛剧烈需要得到及时救治,多数患者此时情绪激动,容易产生遭遇不幸的心理,同时害怕病情加重与治疗后遗症,甚至有部分患者担心经济状况,因此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此时患者渴望医护人员走进患者内心,理解其不适感,给予有效的止痛手段,提高舒适度。(2)需要安全感:由于肠梗阻发病速度较快,患者入院后,医生需要立即对其进行诊断与救治,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通过手术形式治愈,部分患者甚至还未解答内心疑问便送入手术室进行救治,此时患者与家属安全感相对欠缺,主要原因在于对疾病认识不够深入,同时患者既希望得到有效救治,又担心术中麻醉以及意外事件发生,容易产生矛盾心理。部分患者与家属出于各类因素考量,容易出现选择困难的问题,耽误治疗时间。(3)绝望:这种心情主要出现在多次接受腹腔手术治疗的患者,以腹腔肿瘤患者居多,由于治疗效果差、治疗周期长,患者长期处于身心疲惫状态,精神压力较大,且肿瘤复发可能性较高,面对死亡患者容易产生绝望内心,在救治过程中容易出现放弃治疗的行为。

4 肠梗阻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有哪些?

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应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患者,若患者意识清晰、症状较轻,则可向患者接受科室环境与人员结构,帮助患者快速适应新环境,消除紧张焦虑情绪;若患者疼痛剧烈,医护人员则需要立即与家属交流,了解患者一般资料,同时做好患者情绪安抚,待明确整体情况后,给予有效的止痛治疗,提高患者舒适度与生活质量。待患者情绪稳定后,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患者交流,注意自身炎性,尊重患者人格,同时为患者营造良好、隐私的居住环境,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焦虑情绪影响因素,拉近护患之间关系,让患者感受到归属感与亲切感。同时大多数患者对疾病了解不够深入,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此时医护人员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接受疾病产生原因、治疗流程以及相关护理事项等,若患者存在疑问,患者应积极解答,消除患者内心恐惧,提高治疗配合度。当患者产生不适时,医生可通过播放轻音乐、视频等转移患者注意力,减少紧张与疼痛感,尽可能保证患者内心愉悦,提高治疗配合度。若患者负面情绪无法达到排解,医生应引导患者进行宣泄,给予有效安抚与劝慰,如介绍治疗成功病例等。医生应引导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当中,给予患者情绪上的安抚,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积极配合治疗。

5 肠梗阻预防措施有哪些?

(1)若患者存在腹壁疝,应及时接受治疗,防止发展为肠梗阻;(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长期久坐,加强体育锻炼,减轻胃肠道负担、促进蠕动;(3)科学饮食,多食用新鲜果蔬、粗粮等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促进胃肠道蠕动,保持肠道功能正常,尽可能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减轻肠胃负担;(4)做好卫生宣传工作,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意识,避免出现肠蛔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