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探究

曾祥文,宋超

中交一公局(长治)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山西 长治 046400 

摘要:建设项目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技术水平及施工现场管理要想有效减少施工风险,做好施工质量把控是关键。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建设工程技术现场管理是项目管理基础,关乎着项目整体质量及能否顺利完成。施工涉及变量较多,不可预见的问题难以量化。只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才能推动建筑工程顺利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前言: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面临很多质量安全等方面影响因素,要想充分的保障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实现规范化施工,需要深入分析外界多种因素,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有效提升并切实落实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建设效果。但从当下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实际情况来看,并未高度关注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导致后续施工中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随之出现,给施工计划的正常推进造成了严重制约,甚至也致使成本投入和资源过度消耗问题由此产生。面对此种情况,必须要在整体建筑施工管理和创新方面加强力度,强化工程施工技术合理应用,不断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从而为建筑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助力。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不足

1.1施工材料使用不合理

建筑材料的应用与工程施工质量密切相关,但从当下材料应用情况来看,一些管理人员并未对施工现场所用建材是否与工程要求、国家标准相符进行认真仔细审核,同时也并未妥善、合理保管并分类不同材料,且建材随意堆放现象也十分普遍,致使施工现场环境的复杂程度进一步加剧,导致施工作业难以顺利开展的同时,建材浪费和丢失现象也极有可能出现。

1.2技术管理体系不健全

一般来说,建筑行业应制定一套完整且通行的施工技术管理规范,且其中要包含多方面内容,如常用总体分包制及软硬件设备、各参建方规模差异化等。原因在于,要想为施工质量提供根本保障,只有借助统一规范管理体系的健全制定,才能有效解决施工中多方面因素带来的影响。但从当下一些工程施工建设情况来看,这一目标并未实现,导致施工中的施工技术应用存在不规范、操作不恰当等问题。

1.3管理人员水平待提升

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显著特征就是复杂化,且现场管理工作的繁琐性也十分突出,需要安排专业管理人员来全方位进行现场管控,如此才能营造安全、有序的现场环境,为施工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但从一些现场管理人员情况来看,其专业素养并未切实达到工程技术及质量等方面要求,而受现场管理人员缺少较高专业水平这一因素影响,自然不利于现场管理效用的充分发挥。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的有效途径

2.1加强材料管理

首先,施工企业管理者需要建立材料管理库,并配置一定数量的材料管理员,设立相关的材料管理条例以及管理标准。让材料管理人员能够依照相关的管理条例来开展工作,明确自身的职责与工作任务,增强材料管理意识

其次,材料管理人员需要对材料进行检查。一方面,材料管理人员需要对材料的生产批次、生产时间以及生产标准进行了解,剔除掉过期材料,防止一些过期材料影响施工质量,给施工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管理人员需要在施工前及施工后对材料进行检查并记录。施工前,材料管理员需要检查材料是否出现质量异常,剔除掉受损材料。因为一些施工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破损,影响施工质量。施工后,材料管理员需要对材料数量进行记录,将所有的材料记录进行汇总,让企业管理者能够了解实际施工中的材料成本支出,提高施工设计的科学性

最后,材料管理员需要对市场施工材料进行调查研究,把握市场施工材料的价格走向,在达到施工要求与施工标准的前提下,选择价格稍低的材料,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的安全性,还能降低企业的材料成本支出,促进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2健全技术控制体系

施工企业需要完善施工安全技术过程质量监督控制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多种方式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过程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高技术水平、高质量。

首先,施工企业必须实事求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行业标准,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合理的施工工艺过程质量控制规章制度。质量管理中工程施工技术过程控制的规章制度中,明确工程施工技术过程质量控制的体系管理内容上级有关部门质量管理职责,通过规定施工管理控制规章制度,规范工程建设具体操作管理过程,明确规定施工技术管理方法和质量标准要求。通过实施标准化监理制度建设,使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真正能够有法可依,促进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其次,施工企业需要建立专业的施工企业质量安全控制监督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技术部门,对各施工企业技术人员的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全面处理,规范监督管理。安全体系的各项安全要求必须严格落实到具体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加强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

2.3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水平

首先,要注意工程管理团队的健全建立,基于充分工作人员的配备,进而在施工现场中深入,保障监管工作全方位开展。而组建的管理团队要具备较高专业知识与丰富管理经验,通过定期开展现场巡查,挖掘质量隐患因素。同时注意检测仪器合理配置以保证监管效果,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其次,监理单位践行好自身职责,确保监管工作贯彻落实。监理方需要以监理流程为依据开展相应工作,在监管中发现违规施工行为的情况下,及时制止并勒令改正,改正环节也需要进行实时监督,为其到位改正提供督促作用。另外监理方需要汇总问题,并于例会上进行阐述,使问题再次发生有效规避

最后,施工企业应注重检查小组的积极构建,由其把控施工过程,此时不仅利于施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也能为施工进度提供保障。总的来说,只有落实到位的监管工作,才能确保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各施工行为均与规范要求相符。

2.4创新管理方式、落实信息化管理模式

2.4.1创新管理方式

首先,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明确现场管理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现场管理方法,并落实现代科学管理理念,确保管理方法实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根据不同施工环节相结合,采用差异化管理方法,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合传统管理技术手段,发挥不同管理模式优势,促进施工现场管理科学化发展。

2.4.2落实信息化管理模式

首先,信息化管理模式落实的过程中,可将健全信息化管理平台积极建立起来,进而在该平台中整合施工人员及物料、综合管理等各方面信息,借助该平台统一、高效管理施工现场全过程

其次,将信息技术管理手段和传统管理模式高度融合,确保基于信息技术高效化、便捷性优势的充分发挥,与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和丰富管理经验相配合,全方位提高现场管理水平。

结束语:

建筑行业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两者互相影响,密不可分,建筑项目的逐渐增多以及建筑难度的不断加大,对工程管理工作来说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是建筑工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建筑效率、降低施工风险的重要举措。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提高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大管理力度,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晓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砖瓦世界,2021,12:95.

[2]孙淑萍,肖志娟.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实践与创新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22:165-166.

[3]陈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对策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