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苗木种植死亡原因分析与防治策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林业苗木种植死亡原因分析与防治策略探析

何苇

连州市龙坪镇林业工作站

摘要:苗木种植一向是林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在种植过程中,苗木成活率低会直接限制林业发展,因此相关工作者需要重视苗木种植质量。但是苗木种植极易受到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像选种不佳、选用技术不合理等都会影响到苗木的成活率。基于这一点,本文对林业苗木种植状况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充分了解了苗木种植的死亡原因,并提出了相关解决策略,旨在为今后的苗木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苗木种植;死亡原因;防治策略

引言:提高苗木种植的成活率,能够有效加强林业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发展。但是苗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实际种植时会影响到苗木的成活率。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苗木种植研究,找到其种植死亡原因并加以解决,以此提高成活率,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

一、分析林业苗木种植死亡的原因

  1. 自然因素

(1)土壤因素

土壤酸碱度会直接影响到苗木的成活率,一般来讲,若是土壤处于中性的酸碱度状态下,苗木能够充分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健康成长。但若是土壤酸碱度不是中性状态,则苗木根部则会受到不良影响,最终容易导致苗木生长不佳,甚至导致死亡。另外土壤结构同样会影响到苗木的成活率。对于有着肉质根系的苗木来讲,能够在疏松多孔的土壤状况下茁壮成长,但难以适应土壤紧凑的环境。不同种苗木所需的土壤状态有所不同,因此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苗木需求,为其提供合理的土壤环境,以此提高苗木存活率。

(2)环境因素

在苗木种植过程中需要重视苗木对环境的需求。首先不同苗木对于环境需求不同,因此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苗木种类的不同为其选择合理的气候条件,以供苗木成长。其次苗木种植时间同样对苗木种植质量有着影响。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均存在着不同,且不同时间下气候状况同样不同。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为苗木选择合理的种植时间。一般来讲夏季更适合苗木生长,而冬季严寒的状况下,苗木自身新陈代谢能力有所下降,甚至会进入到冬眠状态。因此可以在冬季种下植物,让其在夏季生长。再者苗木种植时会受到周围水质等因素的影响,若是条件不佳,苗木即会死亡。所以需要尽快完成种植,让其在合适状态下生长。

  1. 人为因素

(1)反季节种植

通常来讲苗木最好的种植时间在冬季,但是大多状况下人们受限于现场条件,会在5-9月份将苗木种下。不在合适的时间种植苗木,就需要做好保护工作,否则苗木死亡率会有所升高。园林绿化工作较为重要,其工作量较大,很多状况下难以选择合理的时间种植苗木,这极容易导致苗木死亡,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加以重视,采取合理措施促进苗木成活。

图1 反季节种植保护措施

(2)苗木根系

对于一些年限较长的苗木来讲,其根系生长状况直接影响到了苗木质量。部分苗木生长过程中根系达到了离心状态,直接限制了苗木的生长,导致苗木死亡。在这一状况下需要切断苗木的外延根系以保证苗木生长。但若是切断其外延根系,则会导致苗木难以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同样会降低其存活率。因此根系过大也是导致苗木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种植技术问题

我国园林绿化工作发展时间尚短,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较多种植人员并没有较强的专业性,在苗木种植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影响到苗木的存活。例如修剪根系这一工作中,不少种植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对劈裂根系修剪的重要性,这容易阻碍到苗木生长。另外在完成起苗工作时,不少种植人员经验较少,无法规范好自身行为,这容易导致起苗失败,影响到苗木成活率。

(4)后期苗木养护不当

苗木种植完成后并不代表着苗木已经成活,后期养护同样对苗木成活有着较大影响。种植完成后的苗木依然是非常脆弱的,需要种植人员对其加以照顾。若是放任苗木自然生长,则容易受到不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大量死亡,这不利于园林绿化工作的开展,同时会造成大量经济损失。

二、林业苗木种植死亡的预防策略

  1. 针对性选择苗木品种

在选择苗木时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种植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土壤状况等选择合理的品种。一般来讲需要选择抗性较好且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品种。另外在选择苗木时需要先对其进行检查,将其中的一些坏种筛选出来,以此提高成活率。在种植苗木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所有苗木都能够接收到阳光。此外同样需要做好消杀工作,按照品种需求对土壤进行处理,以便能够满足苗木的生长需求。另外苗木运输过程中需要做好根部保护工作,防止其根系失水过多难以成活,同时需要降低运输过程中对苗木的损害。若是苗木被运输到相应地点之后无法立即栽种,则需要将其放置于温湿度合理的环境下进行储存。之后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把控好苗木之间的间隔,以保证后续苗木能够健康成长。

  1. 避免苗木假活

在选择苗木时需要选择其中的优质品种,不可选择根部过于脆弱的苗种。如果苗木根部较为脆弱,容易生成较多枝丫,而过多枝丫的存在势必会争夺养分,最终容易导致苗木养分不足难以存活。在种植苗木时可以将其根部滋生的一些枝丫修剪掉,以保证苗木主体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另外同样需要根据实际状况为苗木种植选择合理的时间,以此提高其存活率。

  1. 选择适宜的移植技术

首先为苗木选择合理的种植时间能够帮助其获取充足的养分,若是种植区域气候较为干燥,则可以在春季完成苗木种植工作。这一气候条件下,土壤中会有较多养分维持苗木生长,同时苗木不会受到较多蒸腾作用的影响,最终成活率会有所提高。之后即使气候慢慢变得干燥,苗木也已经成活不会受到较多影响。其次需要选择合理的种植技术,穴植法能够有效保护好苗木根系,提高苗木成活率,因此工作人员可以在种植过程中合理使用这一技术。另外在将苗木挖出时,可以先做好灌溉工作,以此保持土壤的松软状态。在挖掘过程中,需要将土球维持在树木胸径的6倍以上,以便保证土球的完整性,防止苗木根系受到损害。另外在种植过程中,其种植穴的深度需要比土球深40厘米左右。在苗木运输过程中同样需要保持好苗木的固定,防止树根受损。最后种植人员需要重视的是保证苗木移植后的环境与移植前尽量一致,防止环境骤然改变对苗木造成不良影响。同时种植人员可以对土壤的状态进行定期检查,若是有不合理状况需要及时调整。

  1. 完善后期养护工作

在种植前工作人员需要对土壤进行合理翻整,以便保持土壤状态的合理性,将其中的杂物等都清理干净,为苗木生长奠定基础。另外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等方式保持土壤中的养分。在完成种植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查看苗木的生长状态。若是苗木上的枝叶出现变黄或者是其他不良状况,则需要对苗木根系进行检查,防止根系被损害。同时需要做好肥力、水分等的补充工作,根据苗木的生长状况为其选择合理的肥料。此外同样需要注重苗木的美观性,做好定期修理工作,以便提高其应用价值。

           111

                       图2 苗木养护

  1. 做好养护人员培训

当下我国林业苗木种植工作尚处于初步发展中,技术人员数量和专业性远远不足,这容易导致苗木的种植养护出现问题。因此林业部门需要认识到岗前培训的重要性,以此规范工作人员行为,提高其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素养,提高苗木成活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发展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则是苗木种植,苗木存活率高则能够推动林业的不断发展,同时能够提高我国社会发展的生态效益。基于此,工作人员需要重视苗木死亡原因的研究,以便从根本上解决苗木死亡问题,提高苗木成活率。

参考文献:

[1]胥富红.林业苗木种植死亡原因与应对措施探讨[J].种子科技,2021,(23):111-112.

[2]杨贵珍.林业苗木种植死亡的原因与应对策略[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1,(09):118-119.

[3]高持霞.林业苗木种植死亡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1,(08):102-103.

[4]杨金燚.林业苗木种植死亡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广东蚕业,2021,(03):47-48.

[5]张朝阳.定西市林业苗木种植死亡的原因分析及策略[J].种子科技,2019,(04):91+96.

[6]赵阳博,秦雪.浅谈林业苗木种植死亡的原因与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9,(0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