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计量检定测量系统误差的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电学计量检定测量系统误差的因素分析

田丽华

西安计量技术研究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能源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当前,电学计量工作对我国电力领域的科研水平有着深刻影响,特别是电学计量仪器的精度和所获数据的准确性对产品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都有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重视计量仪器的计量检定将有助于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一般来说,电学系统中的误差比较稳定,因此在检查和测量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其工作经验分析和研究系统生成的误差规律,并记录相应的数据,以便采取有效和相反的措施。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电学系统中产生故障的因素,并以电学计量的检定和测量为切入点,提出了适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学计量检定;测量系统;电学性能检测

前言

电学计量检定测量系统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应用较多,因此,不难看出,影响电学计量检定精度的原因有很多。这些原因的客观存在可能导致测量系统中的误差增加,并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对于有关人员来说,正确理解电学计量检定的意义、深入分析测量系统误差的原因以及探索有效的误差控制解决方案是日常工作中应考虑的核心问题。

1 电学计量检定测量系统常见误差因素

1.1人为影响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行为、阅读和检定方法等问题造成的系统性误差。(1)读数问题。一些工作人员在阅读过程中犯下的误差,例如指标在阅读过程中不垂直于文书,可能导致实际阅读出现偏差,这也是常见的系统误差因素。(2)业务因素。一些工人使用不同的方法来使用测量仪器例如,使用具有不同力的机械开关可能会导致接触强度发生变化。总之,人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在实践中的创新和运作习惯。

1.2方法误差影响因素

电学计量中使用的不同方法也可能导致系统误差,如:(1)检定过程不严格。所使用的检定过程不符合检定标准,可能导致检定过程中的方法误差,并影响设备的检定效率。(2)检定方法。如果检定中使用的检定方法不符合标称标准(例如,检定不符合标准),则可能影响基本检定的有效性。其中,常见的检定误差,例如非科学的校准方法,可能导致与所获得的数据不一致的结果。

1.3配套测量装置及元件误差因素

如果使用的测量设备存在次组合功能和作业问题,则整体作业资料可能会波动并影响测量结果。测量设备故障主要表现在:(1)其他工作设备。当测量装置正在运作时,其他装置也一起运作。但是,一些辅助部件不能及时交付检验,不能为设备提供可靠的运行保证,导致测量过程中出现操作误差。(2)关联性元件误差。使用电力时,可能会出现电阻损耗,导致直角误差。出现这种误差现象时,应注意电路特性值和相位差异等基本因素,控制这些因素引入的相位角误差系数,以消除辅助测量工具的测量误差。请注意,必须通过测量基本操作的结果来获取响应误差的实际参数。(3)电阻。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检测电路连接、电阻等,特别是焊缝、端子和开关的连接。这是因为这些元件在连接时具有一定的强度,但在检定期间可能会发生重大误差(可忽略部分误差),从而影响资料的精确度。

1.4元件功能因素

某些组件在运行时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温度和容量等参数会直接影响组件的基本功能,如:(1)稳定性差。有些部件不太稳定,特别是在它们可能老化的情况下。如果元件的效能不符合额定要求,则其检核值中会有某些资料误差。因此,工作人员必须注意稳定各组成部分的职能,并根据其影响确定其外部代表。(2)线性关系。某些元件的线性和非线性功能会影响设备的运作。特别是,元件会产生具有不同参数值的I值和u值,而非线性元件则具有更大的资料差异。

2 电学计量检定与测量系统误差的有效控制途径

2.1加强对电学性能的检测

加强电学性能检测对减少电学计量误差有积极影响。目前,测量电力性能的主要方法是直接观察和通电学计量试。在实践中,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操作人员都必须具备适当评估电力运行状况的技能。测量仪器应第一个步骤是调整,高精度仪器应调整为正值。检测通用仪器时,将先测量标准比例上每个刻度的绝对误差,然后再将其与栅格和曲线一起保存。正常仪器的实际价值是通过改变仪器上的刻度和刻度来实现的,从而最大限度地纠正系统缺陷。第二个步骤是根据不同的工具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工具,使该工具能够在规定的条件和环境下运行,以减少外部因素的影响,减少误差。

2.2优化配置

的呀,选择合适的零部件和配件可以帮助加强电学零部件之间的协调,从而降低整体误差率并帮助弥补道路误差。与此同时,电力计量配置的优化还包括电力变压器、电力设备和调整模型的运行。因此,只有电学部件的质量和适用性才能保证电力总体测量的准确性。此外,必须加强对电力计量企业的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计量工具的有效利用。如果发现合格、用过或非常用过的零件,请努力更换它们。在这一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对有关程序的管理,并评估备件的双重标准,以确保措施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第二,控制测量数据。建立符合卫生、安全和环境要求的环境和设施管理系统,并确保实验室设施和环境条件足以维持和使用测量标准。

2.3提高工作人员综合技能素养

企业还必须吸收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综合技术人员队伍,领导整个团队,让团队人员掌握优秀人才指导下的相关电学理论和正确的测量技术和方法,然后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必须指出的是,在正式实践之前,企业必须对其员工的技能进行统一的考试和培训,以便在企业内部统一正确使用电学计量和检定系统,并促进对工作流程的监管。除了引进优秀人才外,员工培训还必须采用旧模式和新模式。前员工必须向新员工传授相关经验和技能,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的有效处理方法。新员工还需要向老员工获取成熟的技术和操作方法,老员工同时吸收新员工的先进知识。通过这种良性循环,新、老员工的技能和工作效率可以得到有效提高。此外,企业还可以组织优秀的员工继续学习,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改进电学计量和测量系统的技术系统,并加强对误差的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电学计量系统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控制误差已经成为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和员工应深入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科学检测,以优化电学计量检定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健龙.电学计量检定及测量系统误差因素探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04):65.

[2]杨双哲.电学计量检定及测量系统误差因素探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4):71-72.

[3]王平东.电学计量检定和测量的系统误差因素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23):328.

[4]陈日照.电学计量检定及测量系统误差因素探析[J].计量与检测技术,2017,44(02):39-40.

[5]刘慎.电学计量检定和测量的系统误差因素分析[J].通讯世界,2016(0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