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未成年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我们是未成年人

易炼

宜昌市伍家岗区花艳小学    443000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的最后一个单元,也是法治教育的落脚点。明确“我们”是未成年人,教育学生既要权利意识,也要有义务观念。其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知道,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首先,通过以“活动园”中家长关于“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的看法为引子,引导学生讨论“与成人相比,未成年人具有特殊之处”。通过“知识窗的学习,明确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达到一定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者责任。最后,通过”活动园”中王阿姨和邻居刘律师的聊天,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锻炼未成年人承担责任,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

二、说学情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儿童虽然心理、生理都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自我包入户的意识和能力有限,但其心智已经有人很大发展,对恩多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对家庭事务已经更有了参与的愿望和能力。大多数的六年级儿童类型向往快快长大,并勇于尝试从家庭。社会、学校这类首属群体和个人性较强的生活空间走进公共生活空间,开始对公共生活感兴趣并有一定的参与意识,但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不明晰,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教育,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义务的同时,学会负责,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在我国末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

2、懂得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了解未成年人在法律上特殊保护的原因。

3、知道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性,明确未成年人应承担的责任,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未成年人在法律上特殊保护的原因。

了解不同年龄对应的法律意义,明确未成年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教学准备】课前小调查、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相关视频。
五、说教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活动式教学法。

道德不只是一系列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则,也不只是一些外显行为,而是一

个包括观念、意愿、判断、决策、行 动等在内的复杂的实践智慧。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根据对生活现实情况的判断,如何作出决策、如何行动等都是

非常重要而关键的因素。这些有关“如何”的知识就是道德中的程序性知识。不同于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方式——讲述,程序性知识多通过练习、行动等方式获得。程序性实际就是指怎么做,呈现的是做的步骤、线路。课堂通过一个个活动、环节逐步展开,就是在塑造学生的道德思维。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看社会热点,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我们都是未成年人》,开始学习之前,让我们先来聚焦社会热点,看看一段视频。

2、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社会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个热点,导入课题“未成年人”。

活动一:法律定义我知道。

1、视频中多次提到“未成年人”,那么什么是未成年人呢?大家自己翻开书第72页,去寻找答案吧!

2、自读书P72第一自然段,找到答案。

超过我国人口数的五分之一都是未成年人,这个数量真多啊!大人们是这么看待我们的呢?课前请大家做了一个小调查的,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设计意图:通过年龄底线的设定,让学生明白“我们”都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是社会的重要部分,引起学生兴趣,从而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这里采取的教学策略是通过社会调查建立课本内容与生活的对接,让学生明确法治与

活动二:小调查共分享,讨论并完成表格。

1、在家长们的眼中,我们是什么样的呢?请小组展示课前调查结果。

预设:好奇心强、社会经验少、做事易冲动、自制力差、精力旺盛......
2、出示课本72页“活动园”,对比课前的调查结果,学生读一读,小组合作探讨:你认同这些看法吗?讨论并完成表格。

预设:好奇心重、学东西快、容易相处、适应性强、心地善良单纯......

3、师小结未成年人的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特点,知道国家规定法定成年年龄的必要性。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辩证思维能力,但表达能力有限,通过漫画展示,将生活中的例子以简洁犀利的方式呈现出来,能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未成年人在社会中面临的危险和诱惑,强调后面设置法定成年年龄的必要性。

活动三:法治知识窗。

1、阅读P72知识窗,了解不同国家的法定成年年龄。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18周岁为法定成年年龄,其实在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法定成年年龄是不一样的。请大家自己读一读P72的“知识窗”。

2、同学们,为什么法律要明确规定法定成年年龄呢?

教师引导:因为许多法律规定都涉及到具体年龄的节点,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有不同的意义,有些法律规定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因此,法律要明确规定法定成年年龄。

3、出示课文P73“知识窗”,自己读一读,了解我国公民的一些重要年龄节点。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有些法律规定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作为未成年人,我们每个年龄段享有的权利,都是受到相应法律保护的。

设计意图:设置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眼界,了解“保护未成年人”是全世界共同的认识。

活动四:小法官断是非

如果你是小法官,遇到下面的案子,你要怎么判定呢?小组讨论,推举一名小法官发言,注意要有法可依,才能让人心服口服哦!

(1)小明已经七周岁了,他讨厌上学,他的家人决定让他在家自学成才。
(2)二(2)班的王涛考了第一名,他的父母奖励他一辆自行车,周末,他打算带着同学骑自行车到马路上炫耀。

(2)小勇初三毕业打算外出打工,没有身份证,在假证贩子手中购买了一张“身份证”,并一个人悄悄居住在私人搭建的临时出租屋中。
(4) 13岁的小猛身体强壮,为了有钱花,他经常和同伴去某小学旁的小巷拦截小学生,抢夺钱物并威胁不准告诉家长,并扬言我们是未成年人,即使犯罪抓住了警察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5)幼儿园的王浩同学失手将同学李明维倒,导致李明受重伤,李明的家长将王浩的父母告上法院,要求法院判王浩坐牢。
设计意图:设置这个环节,是让学生从学习到实践,学会运用法律知识明辨是非,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达成共识,进一步牢记各个重要年龄节点的法律意义。

活动五:法治辩论会
1、国家为了保护我们,相关法律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我们享受了这么多的权利,我们可以为家庭,为社会做哪些事呢?我们先来看看王阿姨儿子的事例。

2、看动画“活动园”中王阿姨和刘律师的对话,你支持谁的观点呢?为什么?

3、我们享受了这么多的权利,我们可以为家庭,为社会做哪些事呢?

4、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我们未成年人还可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关于做家务的问题是一个学生常接触到的问题,王阿姨和刘律师各有各的道理,并不是二元对立的,要注意引导学生开放式思维,教学时可以重点引导学生从“未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的角度去思考,不要纠结于“应不应该”而更多的是“愿不愿意”,设置这场辩论会,最终是为了引导学生知道未成年人也能为家庭为社会做贡献。从“做家务”引申到“文明创建”,就是一次由生活到课堂,课堂回归生活的过程。

活动六、二十一天行动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自己法律上的身份有了清晰的认识,也了解到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这里发出一个小小的倡议,我们一起做一个21天的行动书,看看自己为家庭、在学校、在社会都做了什么,注意要写具体哦!

已尽义务

自我评价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

在学校

在家里

在社会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参加相应主题的课外实践活动,给予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的机会,有效推动学生践行未成年人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我们是未成年人       

                     <18岁   未成年人             特殊保护      责任

                      18岁   我国法定成年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