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机车车辆维修与保养操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铁路机车车辆维修与保养操作

刘忠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市 401120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铁路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铁路机车车辆也在不断增加。在运输生产中,须按时进行机车的检修和整备,避免因机车超整备周期使用带来安全问题。本文首先影响车辆使用寿命的因素分析,其次探讨铁路机车车辆维修与保养措施,从而提升铁路机车维修作业、优质供车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铁路机车;车辆维修;保养;操作

引言

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新建铁路不断开通,铁路货物发送量也在逐年增加,并且多次刷新日均装车历史记录。铁路保持增长的态势,完成逐年递增的运输任务,不仅需要增加机车数量,加速机车周转,提高机车运用效率,还要保证机车质量,其中机车的检修和整备作业就尤其重要。在日常的铁路运输任务中,铁路机车存在超周期使用的情况,这对加速机车周转、提高运用效率和稳固机车质量产生安全隐患。

1影响车辆使用寿命的因素分析

不管任何类型的车辆,在设计的时候,都考虑到了大概的使用寿命,在使用寿命范围内能够保障车辆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当然,车辆的使用寿命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对车辆定期进行保养,可以有效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使之可以更为稳定的运行。车辆长期使用过程中,影响车辆使用寿命的因素比较多样化,车辆本身具有一定的结构化特点,有些车辆内部构件长期使用磨损比较严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腐蚀,还有就是内部构件空隙中,有很多的积垢杂质,没有及时清理干净,越来越多,导致车辆运行性能降低,使用寿命减少。有些司机在操作车辆的时候,更多的是按照个人习惯进行,没有按照标注操作要求,虽然表面看不出来什么问题,但是这种错误的操作方式很容易损坏内部构件,使得构件连接受损,车辆性能受到影响。对于车辆相关参数的认知不够全面,对于燃料、防冻液、制动液的了解不够详细,在选择的时候,容易选择不好的,劣质产品对于轨道车辆运行性能也有着较大的影响。轨道车辆长期使用过程中,都是需要定期进行维修保养的,这样才能轨道车辆才能更为稳定运行,不然有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得到问题严重化,在进行维修,会造成更多的经济损失。但是车辆维修保养过程中,有些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在操作过程中,都是根据经验进行维修,很多细节方面的地方没有考虑到,导致车辆维修效果不理想,容易缩短车辆的使用周期。

2铁路机车车辆维修与保养措施

2.1维修过程管理

轨道车辆维修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周期,在具体维修过程中,要对各个维修环节进行动态监督,确保维修人员正确操作,没有出现违规的情况。当然,对于维修过程的监督管理,一般都是设备部进行安排,这也是设备部的职责所在。设备部要做好前期信息分析工作,掌握车辆的各类信息指标,包括车辆的维修时间、维修进度、维修性能参数等。车辆维修完成之后,在后续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使用情况数据汇报,整理成相应的数据指标,确保车辆维修的有效性,同时后续监督期间,发现车辆运行问题也能及时反馈,便于后续维修更具针对性。车辆维修之前,需要对维修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查,维修单位的资质没有问题的话,才能进行车辆维修,全面检查。设备部门负责车辆维修,如果维修期间存在质量纠纷问题,要出面进行协调,如果没有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协调效果,可以更换维修单位。因为车辆本身具有结构特点,维修期间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技术性问题解决起来比较困难的话,可以与技术人员及时取得联系,加强与技术人员的沟通交流,将这类问题进行解决,确保维修工作的有序开展。

2.2故障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一旦车辆出现任何故障都可通过该模块功能实现相关信息的上传与查询。为实现该模块的相关功能,需要根据其他不同子系统的权限和数据设计不同接入端口,同样在用户操作界面需要保证操作界面的整洁,在保证较高的操作兼容性需求下实现最简洁的操作设计。故障信息管理模块需要设计故障登记与查找两大子系统,主要涉及对维修车辆的故障编号登记、故障名称登记、助记码生成与分发和故障现象登记等。维修项目主要涉及故障登记单的相关信息填写,例如不同地区的故障维修项目、工单号、初次维修时间、检修具体故障、客户名称、车牌号和车型等信息记录。

2.3制定考核措施

制定机车超整备周期使用考核措施,对违反规定造成机车超整备周期使用定期进行分析,加大考核力度,除救援等特殊情况,决不能因运输需要产生机车超整备周期使用的情况。

2.4加强故障维修后续管理

对于轨道车辆维修管理,要制定完善的检修计划,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工作人员,先从车辆的气缸盖检查入手,主要检查排气门座白积碳,对白积碳进行预处理,然后测量气门的间隙指标,一般来说,测量结果不能太高,不能高于 0.12mm,一旦高于这个指标,就与原厂标准不相符合。容易使得排气门和座之间的紧密性受到影响,积碳问题严重化。还有就是对车辆的气门、气门导管、气门油封件等进行全面的更换,更换的元件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契合车辆运行标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活塞环数据的统计分析,对比车辆个别环漏气弧长的角度偏差,看角度指标是否超出标准范围。同时对气缸表面粗糙度进行测试,看气缸局部与活塞环接触情况,通过各项指标测试,判断发动机运行情况,加强整体管控。

结语

制冷系统对车外环境温度、车内环境温湿度具有较高敏感度,对车外环境湿度敏感度较低。随着车外环境温度的升高,制冷系统性能逐渐下降,随着车内环境温湿度的升高,制冷量、蒸发压力、冷凝压力显著上升,并且,相对湿度越高,涨幅越小。目前由实际操作可见,提出的机车超整备周期使用防控措施可大大提升机车整备作业的管理水平,对实现安全生产、优质供车有着重要的意义。做好整体性的协调工作,加强对维修人员的培训力度,使之能够准确维修保养,保障车辆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代英明,吴昌盛,白翱,等.基于统一语义的设备精度检验数据管理系统研制[J].制造业自动化,2020,42(10):38-40,45.

[2]容秀婵,邹湘军,张胜,等.基于 B/S 模式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21,44(12):78-82.

[3]王茂正,安越,黄超.基于车辆基地智能综合管控系统的车辆检修日计划编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0,23(12):2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