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旧曲翻新声——《琵琶行》教学内容新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琵琶旧曲翻新声——《琵琶行》教学内容新探

郭慧珍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丁家庄初级中学 江苏  南京  210028

摘要: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琵琶曲的魅力,阅读史书,去粗存精,掌握白居易生平与当时他所处的时代环境,结合琵琶女自述身世遭遇,以及造成琵琶女悲惨身世的种种原因,得出二人天涯沦落是时代的悲哀,是个人的不幸的结论。

关键词:琵琶女身世悲惨时代环境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有许多仰慕者,如赫赫有名的皮日休、苏轼、秦观、司马光、方回、陆游、辛弃疾等人均作过凭吊或模仿白居易诗作的诗歌。白居易不仅在唐代名满天下,在后世亦名震朝野《琵琶行》究竟有何魅力,能让远在塞外语言不通的胡人口耳相传去吟唱,令九五之尊的大唐天子为之倾倒?这首诗被编入苏教版教材高中《语文必修四》“笔落惊风雨”单元“诗从肺腑出” 板块中。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重点放在诗歌的第二节对于琵琶曲调绘声绘色的描写中,不可否认,白乐天用他的生花妙笔将难以言传的声音转化为了描摹形象的文字,千载而下,实难有匹敌者;但笔者认为,仅仅将此节作为重点是无法领悟到此诗的精妙之处的。于是在教学时,笔者做了新的探索。

一、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琵琶之音。

由于笔者不通音律,便从琴行请来一位长相有唐代女子遗风并擅弹琵琶的姑娘作为教学志愿者,让她头挽高髻、身着唐朝服饰坐在教室里弹奏琵琶。随着凄绝幽怨的曲调从弦上缓缓流出,学生们一下子便进入了《琵琶行》的情境之中。抑扬顿挫的读诗声与如泣如诉的琵琶音相和,便犹如天籁一般令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许多同学读着读着便不觉悄然落泪了。当笔者再次让学生和着音乐的节拍朗诵诗歌第二节“寻声暗问弹者谁……四弦一声如裂帛”时,同学们似乎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许多孩子虽不会弹奏琵琶,但却能够理解诗歌中描绘的琵琶之声,再次将白乐天描绘的视觉文字转化为仿若耳畔飘出的朗如珠玉的音乐,并由衷地赞叹诗人惊为天人的文笔。当笔者看到如此出神入化的音乐描写让教师未绞尽脑汁大费唇舌就被学生领悟之后,对于此种教学方式的成功,深感欣慰。

二、将琵琶女自述身世一节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去探讨造成琵琶女悲惨命运(平生不得意)的原因。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经过文献检索与资料搜集,结合诗歌第三节内容,总结出了造成琵琶女身世悲惨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首先是主观原因。

第一,琵琶女虽然技艺高超,容貌姣好,但她不懂得管理财物,挥霍无度。当京城贵胄由于她擅音律而赏赐她难以尽数的缠头时,她并未曾珍惜这些赖以安身立命的财物,她将镶满金玉珠宝的钿头和云篦用来随着音乐去打拍,而不是放入妆奁,结果自然是宝物被击碎的命运。她虽满身绫罗绸缎,但却时时染上酒渍,导致无法再穿,只能重做新的衣衫。她天天过着膏粱锦绣的生活,养成了奢靡浪费的习惯。

第二,琵琶女是只贪图眼前的享乐类型的人,对于自身的道路未有长远规划,致使年华虚掷、岁月空添。她不懂得一味用美色去侍奉他人,终会因年老色衰被人疏离的道理,用美貌而非智慧来吸引人,等到韶华已逝之时,便是他人不再青睐之日。

第三,琵琶女所托非人。琵琶女嫁给了商人,而商人是无利而不往的,琵琶女将自己终身托付给一个漠视感情追逐利益的人,就只能独守空房,双泪阑干了。笔者猜测,按照琵琶女过去披罗戴翠、穷奢极欲的生活标准,也只有万贯家私的商人能养得起,琵琶女既然选择了重视利益轻视感情的商人,就得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第四,琵琶女独立生存能力较弱,丈夫一旦离开自己,就开始像弃妇一样自怨自艾。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女性自立困难,但唐朝相对开放,她的人身依附性太强,很难独自生存。远在秦朝时,有一个在巴蜀地区中穷乡僻壤的寡妇,能够在男权社会中凭借自己能力争得一席之位,成为富可敌国之人,让秦始皇为之筑台纪念。由此可见,女性离开男性并非无法生存,只要有能力,都可以让自己一生过得精彩。

其次是客观原因。

第一,唐宪宗连续多年征兵,不断发动削弱藩镇势力的战争。琵琶女“弟走从军”与唐宪宗发动的削藩之战密不可分。这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得大量男丁被征入伍,琵琶女的弟弟也不例外;而此次白居易被贬到江州担任司马一职,就与当时的政局息息相关。在藩镇割据混战的动荡岁月里,连位高权重的宰相都朝不保夕,被人暗杀,作为一介平民百姓的琵琶女弟弟,更是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只能随着当时的形势而去参军,在沙场上奋力厮杀,不知何日是尽头,不知自己何时会战骨埋荒外,再难有回乡之期。自从弟弟入伍的那天,琵琶女就知道今生或许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弟弟了,生人作死别,是令人悲恸欲绝,琵琶女至此也失去了一个可依靠之人。

第二,遭遇母丧。如果说弟弟从军了,身边尚有至亲,琵琶女内心还会有一丝慰藉;什么样的变故能使琵琶女日日紧蹙眉头,悲愁垂涕,无心梳洗,以至于形销骨立,最终就连绝美的容颜也因此逝去了呢?笔者认为只有琵琶女的生母驾鹤西归,才会使她受到接连的打击更使她痛彻心扉肝肠寸断。琵琶女口中的“阿姨”,应为琵琶女的生身母亲。古代姬妾所生子女称呼其生母为“阿姨”,是有史可依的,如《南史

晋安王子懋传》中记载:

阮淑媛生晋安王子懋……年七岁时,母阮淑媛尝病笃,请僧行道。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子懋流涕礼佛曰:‘若使阿姨因此和胜,愿诸佛令华竟齐不萎’。”[1]

萧子懋称自己的母亲阮淑媛为“阿姨”,而阮淑媛是齐武帝的侧妃。正因为琵琶女是庶出子女,才有可能被家人送去教坊取悦达官贵人。曾经最疼惜自己的母亲过世,刚经历生离,又遭遇死别,作为一介女流,琵琶女除了黯然销魂,别无他法。除了每日寄情琵琶聊慰坎坷的身世,无人能排解她内心的创伤,整日悲戚的神色自然会有碍容貌的保持,她是人尚未老,心却早已如槁木死灰一般。

第三,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唐朝虽然开放,有杜少陵高喊“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杜甫《兵车行》)和白乐天吟唱“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白居易《长恨歌》),但这些不过是社会反常现象,唐朝依然是男尊女卑的社会,琵琶女虽有一技之长,艺压群芳,却没有能力脱离男性而生存。这是时代的悲哀,更是身为女性的不幸。

三、通过深入诵读《琵琶行》,找出白居易泪湿清衫的真正原因。

笔者认为白居易有天涯沦落之感,正是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险恶,他被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最终因直言进谏而落得被贬蛮荒的下场。白居易谪居浔阳、琵琶女飘零憔悴、其弟应征入伍均是由于统治者的意愿而沦落至此,世道险恶,世事艰辛。白居易常怀悲悯之心去同情关怀贫民,他这次被贬谪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写得政治讽喻诗得罪了太多的朝中权贵,在朝堂中树立了很多敌人,以至于当他被贬为江表刺史时还会有人落井下石,请求皇帝把他左迁到更为偏远的九江郡。

综上所述,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琵琶曲的魅力,阅读史书,去粗存精,掌握白居易生平与当时他所处的时代环境,结合琵琶女自述身世遭遇,以及造成琵琶女悲惨身世的种种原因,最终得出二人天涯沦落既是时代的悲哀,又是个人的不幸的结论。

参考文献:

1.《白氏长庆集》,[唐]白居易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湖山集》,[宋]吴芾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旧唐书》,[后晋]赵莹等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李白集》,[唐]李白撰,郁贤皓编选,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年。

5.《南史》,[唐]李延寿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全唐诗》[清]曹寅等编:卷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石仓历代诗选》,[明]曹学佺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史记》,[汉]司马迁撰,韩兆琦评注,长沙:岳麓书社2012年。

9.《文薮》,[唐]皮日休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文苑英华》,[宋]李昉等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闲居编》,[宋]释智圆撰,新纂续藏经》。

12.《新唐书》,[宋]欧阳修等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语文必修四》,丁帆等编,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年。

1


[1][唐]李延寿撰:《南史》卷四十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