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郭磊

云南昆明市中华小学经开学校(经开三小)。650501

摘要:现代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要求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这种教育背景下,为了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提质增效,必须要对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和改进。在众多新型教学模式中,导学式教学法是比较适合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本文就将首先阐述一下导学式教学法应用的价值,然后分析一下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最后探讨一下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实践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导学式教学法;应用探讨

一、导学式教学法应用的价值

1、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导学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导学式教学法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导者,领导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虽然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和一定的学习效率,但是却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导学式教学法中,教师扮演者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将会有更加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由此逐步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道数学题不仅仅只有一种解题思路,只要具备了创新意识,再加上熟练的数学基础知识,就可以创新出属于自己的解题方式。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种通过自己的推理一步步思考出来的解题方式,更容易被小学生牢牢记在心里。甚至在做其他类似的题目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可见,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而导学式教学法的主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推理数学问题,以此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是顺应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体现。

现代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主张培养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导学式教学法给予了小学生更多展现自我的空间,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另外一方面,导学式教学法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和启发性,有利于逐步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长此以往,创新能力也会有所提高。总之,导学式教学法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价值,是顺应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体现。

二、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1、提高导学式教学问题的质量。

高质量的导学式教学问题是导学式教学法的关键,因此,为了提高导学式教学法的质量和效率,首先应该提高导学式教学问题的质量。为此,在设置导学式教学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保证导学式教学问题难度的合理性,二是保证导学式教学问题符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够快速吸引小学生。三是保证导学式教学问题的循序渐进性,能够层层递进、循循善诱。总之,这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在备课时提高对导学式教学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和提高导学式教学问题的质量。

2、创设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情境。

小学时期的学生正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活泼好动的时期,如果采用按部就班式的教学模式进行导学式教学,无法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对此,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法与导学式教学法融合的方式进行小学数学教学。[1]创设出适合小学生的有趣教学情境以后,再利用导学式教学法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让小学生们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寻找答案,实现了游戏与学习的结合,这种教学模式一定深受小学生的喜爱,还能实现导学式教学法质的提升。

3、着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和联想意识。

导学式教学法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联想意识,因此,在应用导学式教学法时,一定要充分引导学生具备自主自主探究意识,着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和联想意识。

三、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实践分析

1、高质量导学式教学问题案例实践分析。

上文中提到,高质量的导学式问题是实现导学式教学法有效利用的关键。例如接下来这个案例,就体现了高质量导学式教学问题的重要性。在学习到四则运算知识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家平时都爱吃蛋糕吗,你喜欢吃水果蛋糕还是奶油蛋糕?”,这种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的问题可以瞬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接下来教师可以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演示一遍切蛋糕的过程,并提出下一个问题“如果我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12份,分给小明2份,分给小红两份,加入继续这样平均分下去,还有几个同学能拿到蛋糕?”这时,学生们就会热烈的讨论并计算起来,得出正确的答案之后,教师可以趁热打铁提出最后一个问题“如果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24份,每人分的2块,可以分给几个人?”。[2]通过这些问题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们的探索欲望不断高涨,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慢慢推理出问题的答案,这就是高质量导学式教学问题的作用。

2、创设教学情境案例实践分析。

合理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数学问题,全身心投入地推理和解决数学问题。举个例子:在学习到《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这样的情境:“今天是我们班同学小芳的生日,小芳同学的妈妈为他买了一个蛋糕。妈妈说我们切成四块,爸爸、妈妈、奶奶加上小明每人一块。可是小明说我要吃两块。于是妈妈将蛋糕切成了八块。分给了小明两块。[3]其实小明前后拿到的蛋糕是一样的。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通过这种讲故事创设情境的方式。能够快去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纷纷抢答这个问题。这个时候。在此基础上再引入所学知识,将会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总之,不要将小学时期的孩子当成“小大人”,而是应该关注到他们的童心,利用他们的童心和兴趣爱好创设有趣的情境,在有趣的情境中再应用导学式教学法将会更加有效。

结束语:

导学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现代素质教育背景下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教学法。他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是由于这种教学方法还处于发展阶段,肯定存在多方面不足之处,例如导学式教学问题的质量有待提升,导学式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有待创新等等。但是,只要教育者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不断改进和革新教学法,一定能够实现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邱小琴.论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J ].大众科技,2017(03):1-2.

[2]李培玉.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教育教学刊,2020(11):2-4

[3]段志恒.利用导学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山西教育,201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