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总承包项目造价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7
/ 2

EPC总承包项目造价管理研究

张启骏 ,税钰杰,夏光鑫 ,吴言 ,李杨

中建八局西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610000

摘要:工程造价在开展期间容易出现的风险因素较多,尤其是在现阶段EPC总承包模式大量推广应用的情况下,更需要重视工程造价环节的实际开展情况。针对容易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进而规避,尽量减少对各项工作环节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升工程项目的实际质量水平,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关键词:EPC;造价;控制要点

引言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面临着许多的机遇与挑战,新型施工工艺与施工设备的出现使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当前,社会对建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建设成本的增加,导致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我国的建筑企业开始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实施造价控制与管理。

1EPC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1.1对投资决策阶段造价估算不准确

项目投资估算是成本控制的起点,也是工程设计概算的控制目标。实践证明,科学严谨的成本预测是建立在完整、有效的基本数据信息基础上的。大多数公司成本估算没有科学统一的方法,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没有全面的经验成本数据作为参考,多由上层管理者拍板决定,造成投资估算成本与实际成本存在较大的偏差。

1.2施工阶段超额设计和设计变更管控不到位

总承包方中标后在不改变初步设计标准、规模、范围与功能要求下,在初步设计及概算框架内开展深化设计形成施工图,指导实际施工。由于EPC项目审核后的预算造价高于建安工程中标价,则以建安工程中标价作为合同固定总价。总承包方为了经济效益往往采取超额设计未考虑优化设计。比如施工图设计人员在对外墙内保温进行设计时,不仅考虑混凝土柱、墙、梁部位,还增加了砌体位置,使整个项目保温部位为沿外墙四周(除公共部位外)整体封闭;为了整体立面效果,各幢楼上人屋面的四周线条采用骨架+铝单板线条,再喷真石漆;门窗采用系统窗设计等,造成整个项目造价突破限额。工程施工阶段常出现建设单位为了利益最大化提出方案调整和品质提升,引起工程项目变更,影响工程后续施工,甚至存在拆改返工造成大量的现场签证,导致工程项目造价增加。某房建项目原招标方案一楼为架空层,而在项目实施中建设单位为了增加销售面积将一楼架空层方案调整为住宅,导致结构、装饰及安装造价均增加;原设计图纸中98m2的户型仅设计一个卫生间,后经市场调查发现购房者普遍要求套房中需设立2个卫生间,为了后续便于市场销售,施工过程中,调整原户型布局增设了一个卫生间,导致已经施工的部分墙体需拆除,相应增加防水、圈梁、管道等设计变更和签证,导致造价增加。

1.3竣工阶段结算耗费时间太长

在EPC项目竣工结算阶段,存在报审的竣工结算书不规范、设计变更资料不完整,竣工图纸与实际情况不符,现场签证描述不详尽,高套材料价、定额、取费标准,结算过程中引起争执等情况,导致各种费用结算不清,结算耗费时间特别漫长,影响最终建设工程造价的确认。

2EPC总承包项目造价管理策略

2.1决策阶段提高投资估算准确性

投资估算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决策结果、控制效果,甚至影响到项目能否顺利完成。针对投资估算不准确的情况,首先要明确项目规划用途,其次要加强对各种投资估算指标、技术经济指标、政策性收费等指标合理应用,对项目的成本估算具体估量。例如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依据项目的性质进行分析计算,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建设地点、周边环境、建设时期等相关因素,选用合适指标,而非生搬硬套的借用。

2.2做好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招投标阶段是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基础阶段,所以总承包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招投标工作,并正确认识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在收到招标文件后,总承包单位需要全面开展前期调研工作,并就业主招标文件的相关内容进行充分研究。与此同时,总承包单位还应积极召开招投标专题会议。在会议上,总承包单位要与管理人员、投标人员、设计人员以及造价管理人员共同明确业主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并要求他们仔细地审查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类因素,全面掌握整个工程的具体设计标准、施工规范以及质量验收标准等内容。另外,总承包单位还要对相关材料供应企业和项目分包商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同时结合当地建筑市场上的材料价格以及变动情况、人工成本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比对。对于施工现场的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等自然环境,总承包商也应通过派遣专业人员进行实地勘察来获取真实数据。之后,总承包商便可根据获得的数据和信息进一步完善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参考指标与投标文件,从而在保证工程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效果的同时,提高整个工程的中标率。

2.3做好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虽然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设计费用的占比不高,但是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效果却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造价管理效果。所以,总承包单位必须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从而在合理降低工程造价的前提下,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人员与设计人员之间应紧密联系,加快设计方案的优化进度,并充分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工程造价总成本的要求。与此同时,设计人员也可以通过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来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以防止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设计方案变更等问题而增加成本。另外,总承包单位还应实行限额设计和标准设计,即在开展设计工作前,总承包单位就要进行全面调研分析,充分了解建设单位规模、设计标准以及材料、设备、人员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根据,为后期的设计工作制定合理的管理目标。

2.4做好施工建设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建设阶段是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总承包单位需要从合同签订、设计、工程变更等方面出发,全面加强施工建设阶段的造价管理。在签订合同时,造价管理人员需要考虑可能存在纠纷的条款,以保障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一旦合同条款出现变更,则造价管理部门需要及时与设计部门进行沟通,以确保变更后的合同不会对施工造成不利影响。另外,造价管理人员还应结合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完成工程造价预算分析任务,并通过合理调整预算来优化设计方案。同时,在对供应商进行管理时,造价管理人员应加强对企业职责以及相关管理规定的研究,并全面落实EPC总承包模式下的施工现场管理措施以及各项审查工作,从而有效避免工程造价因施工建设出现问题而上升。

2.5重视竣工阶段结算工作

承包方在工程项目实施建设工程中,要及时收集、整理、汇总竣工验收资料,对各阶段性的竣工资料进行分析归档,确保报审的竣工结算资料的完整性;发包方以竣工图纸、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为准,深入施工现场复核已完成的实物工程量,超出设计图纸要求而无设计变更和签证的工程量坚决不予认可。依据合同约定的计价条款,重点审查各项取费标准是否符合规定,定额套价是否合理,严格把好审核关,控制工程造价。

结束语

综上所述,EPC模式下的工程总承包项目,对工程造价管控能力要求较高,发承包双方均需做好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并贯穿于项目始终,从而达到工程造价控制的最优目标,实现投资目的,有效提高工程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王龙梅,高樱,宋敬.全面预算思维在EPC项目造价管理中的运行逻辑与实现路径[J].建筑经济,2021,42(S1):80-84.

[2]陈晨.某EPC会展中心项目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21.

[3]包兆媛.EPC总承包模式下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研究[D].长春:长春工程学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