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的副班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28
/ 1

落后的副班长

李锦英

浙江省余姚市第二中学   315400

摘要:班级教育很重要一环是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那部分同学的管理。让他们成为班干部参与到班级管理,改善他们的学习习惯,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关键字:参与度  学习习惯   班级氛围

学校管理工作中最让人头疼的便是德育工作,苦口婆心,收效甚微。然而对于学生未来发展而言最需要付诸努力的工作也是德育工作,教书育人,德育先行。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品德现状越来越让我们做教师的为之担心,不良言行易被传播;而面对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任老师磨破嘴皮,讲足道理,使出浑身解数,用完各种手段,他们就是屡教不改。

比如自修课聊天,不但影响自己还影响别人。很多同学觉得这是小问题,而且自律性不强,所以同样问题屡教不改。同时这也不算严重的违反校纪校规,一般都不会通知家长,所以很少会家校合作。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身为教师的德育方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案例]:学生小王(化名)平时对自己要求不高,自律性不强。主要是没有老师管理的自修课基本都是和其他同学聊天,每次找他谈话后安静个一两天又故态重发,找了很多切入点谈都没有大的效果。我认为问题根源主要是缺乏学习动力,自修课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时不时就去找别人聊天了。

随着对班级情况的深入了解,我发现小王同学很有些号召力,与很多同学关系融洽。我就尝试着换一个角度去解决问题。我让小王同学担任副班长,平时参与管理班级纪律。对他周围同学进行位子调整,将自修课聊天最多的三位同学和小王同学位子换到一起,组成互相监督小组,小王同学任组长。

我对四位同学统一提了要求:1、每天早自修前上交前一天自修课完成的学习任务。2、签订协议:每周自修课讲话被记录不能超过两次,且管理同学提醒后不再讲话,如有违反帮班级搬水。连续2周有讲话被记录就帮班级倒垃圾一周。连续4周有讲话被记录就暂停参加晚自习一周,有家长接回家学习。协议一式三份家长学生和班主任都有签字。

我对小王同学要求:1、我希望他成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名副其实的副班长,在学习管理上两手抓。2、前两周隔天中午都会找他了解具体情况,一起分析共享困难和成功。

我和四位同学家长通话:告知了我和学生间的协议,如果出现需回家学习的情况请家长给予支持。每周六学生放假前把本周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和自修课情况进行反馈。希望他们多关心学生在校情况,在周末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和表扬。

换位置实施快一个半月了,小王同学自习课基本没有大声聊天的情况出现,而且对班级其他事情多了很多主动参与。四位同学虽偶有讲话情况,但都是短时的,没有对班级学习氛围造成影响,而且学习态度明显有改善。

小王同学的这次事件中,我也是尝试性地用了这个提干这个方法来处理,但却收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由此我产生了两个疑问,一是学校的德育工作真的就仅仅是对照条例,苦口婆心、耐心说教或学生违纪时的行政处分吗?二是当我们的德育重复操作方法收效甚微时就只能困惑甚至丧失信心吗?

答案应该都是否定的。

首先德育工作需要我们在遵循德育规律和德育条例的前提下,不断思索、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只有培育学生的方法不断创新,才更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具有创新能力。诺贝尔奖获得者麦克劳得曾因偷杀校长的爱犬被罚,但该校长的惩罚颇具新意,使得麦克劳得在绘制出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图的同时开发了自身的创新潜力。

其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工作对象往往是同龄人,使得工作中的操作往往也出现重复性。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特点,毕竟学生是在成长中的新一代,他们需要我们的不断感化和培育,就像含苞欲放的花朵仍需要天天浇灌。但是我们的“浇灌”方法或“养分”可以变换着,以适应“花朵”开放的需求。就如小王同学事件中,本人偶然想到的这个方法让我摆脱了前期多次教育收效甚微的困惑,也让其本人改变了长期以来养成的自修课聊天的习惯,更使其在各方面的表现得到改变。围绕着培育学生成才的最终目的,德育的方法、形式或内容可以被我们不断改变着,可以结合着我们自身实际、学校实际等进行德育创新。家校交流,不能只是把结果告知家长,更需要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成长过程。

德育的哪一种手段都不是万能的,只有把多种德育手段组合运用,才能处理好德育环节中的一系列问题,也才能发挥德育的最佳功能。

德育,只有放下“高尚”“严肃”的面目,以“平等”、“亲和”的心态,从细微之处入手,不断变换方式,创新德育,才能收到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任国平.让班主任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者—“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论坛”综述[J]人民教育,2007(11)

[2]邱彪.高中班主任工作的有效策略探究[J].求知导刊,2019(5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