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11
/ 2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刘艺文1尹梓龙2刘思羽3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61

摘要: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对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乡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乡村数字技术人才短缺、乡村数字化发展不均衡、乡村数字制度保障缺失等问题突出。本文探究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

1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意义

1.1满足人民生活向往

我们要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随着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农民对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农民不仅可以便捷地获取各方面的优质服务,而且眼界也宽了、思路开阔了、脑袋富有了、乡村传统文化被成功激活了,很多人因此而吃上了文化饭,富有的农民逐步过上了高品质生活。

1.2助推农村产业升级

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有利于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实现。而数字技术就是令农业农村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前提,只有在农村农业发展期间灵活运用各种数字技术,才能解决农村生产及生活期间发现的种种问题,进而实现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尤其是将数字技术和农业生产有机融合后,农业竞争力大幅提高,还可改善资源消耗量过大的情况,农业发展质量也将随之提高。

1.3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在国家治理规划中,乡村治理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前提。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的重点在于借助数字化技术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最大化作用,部分地区的农村通过互联网+党建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使其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力军;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期间所运用到的科学技术还提高了乡村治理的科学性,真正做到根据社会局势变动调整治理方案;许多农村、农民还设立了可精准收集、整理民众需求及意见的微信公众号或微信群,以便第一时间回应民众需求,既给基层民众提供更多参与基层治理的途径,使其主动参与到乡村治理及管理工作中,还可提高群众满意度。

2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

2.1乡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需要强大的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支撑。目前,我国现有行政村虽然都已实现村村通宽带,但城市和农村还并不能做到完全的同网同速,农村地区互联网的普及率依然不是很高,再加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项目多。除了公众熟知的宽带和4G5G网络等,还包括向村民提供农业生产经营、生活事务、就业劳保、知识技能培训等信息化服务的站点和终端设备。

2.2乡村数字技术人才短缺

作为一种典型的尖端科技数字技术需要操作者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在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很多农民为提高生活质量及收入而选择背井离乡、前往城市谋生,许多乡村都出现人口老龄化、空心化、人才外流等情况。此外,我国有许多乡村本身就存在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综合条件一般等问题,这令数字化技术人才不愿意主动前往农村发展,加之很多村民没有良好的数字素养、无法灵活运用互联网亦无法发挥互联网的最大化作用,难以激发数字乡村的建设动力。

2.3乡村数字化发展不均衡

在资本、技术、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不同经济情况的农村地区对数字技术的运用存在明显差别,进行数字化乡村建设时差距也特别明显,这一点从东南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及推广情况即可看出。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地区的管理者思维比较落后、未树立数字技术应用意识,甚至未形成数字思维,所以很难在乡村振兴期间主动应用或推广数字技术。

2.4乡村数字制度保障缺失

数字乡村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制度保障,尽管近几年,国家从战略层面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20201月)、《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20221月)等,确保了数字乡村的落地执行。但是还应看到,数据公开标准的缺失以及数据使用权的模糊化,使得一些部门不愿、不敢公开相关数据资源,导致了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过程中出现数据缺位现象。

3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面临的对策

3.1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可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如今,国家正在全力推进新基建的建设,我们要抓住现有机遇、尽快提高发展较快地区的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档次,拓宽发展缓慢地区信息基建的边界、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使网络覆盖率随之提升,早日实现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目标。除此以外,还要持续加快城乡信息资源建设进度及利用率,避免城乡之间存在严重的数字差距;优化现有的涉农信息系统,充分整合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在共享相关资源数据的同时,于城乡地区普及基础网络服务,避免因数据差距而造成严重的城乡差距。

3.2提高农民信息素养与能力

人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只有发挥农村居民的最大化作用,加快三农队伍的建设进度,持续推进农村培养计划提高育才精准度,灵活运用农业龙头企业及各大科研院所提供的网络教育资源,培育出综合素质较强且掌握了数字技术的优质农业人才,利用这些人才力量加快乡村振兴进度。另外,还要主动借鉴或吸收发达地区的创新数字技术、持续提升发展缓慢地区的农民素质技能,培育大量热爱农村、擅长技术及网络的数字化农民队伍,利用这些内生动力加快乡村振兴速度。

3.3推动数字化专业人才支农

人才稀缺是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期间最主要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农村地区培育大量上场数字技术的人才,如通过吸纳数字化专业人才或在外界引进相关人才。各地政府可根据乡村振兴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方针,让各类优质人才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规划中。政府也可以制定倾斜政策,如优化人才待遇或提供大量发展机会,以此留住更多的数字化人才;也可针对当地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提供扶持政策、制定更合理的人才下沉渠道,使乡村素质人才队伍持续扩大,利用优质人才提高乡村治理的合理性,以期早日实现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目标。

3.4加大政策出台与配套力度

若要在乡村振兴期间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政府必须出台相应政策、做好配套制度建设。最近数年,国家出台了大量和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有关的规划及指导性文件,不仅优化了顶层设计,还提供扎实的技术基础,但在推进期间遇到的具体问题并未制定详细的应对策略,各地政府根据具体的发展情况调整数字乡村战略规划,于政策层面支持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根据地方实况及发展规律制定更合理的实施规划及配套措施,进而形成高度衔接且各部门可相互配合的科学机制,进而发挥相关人员、各大部门于数字乡村建设工作中的最大合力。

参考文献:

[1]高淑娟.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J].南方农业,2022,16(16):175-177.

[2]夏诗园.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红利鸿沟”[J].西部金融,2022,(08):3-9.

[3]侯娜,赵婉争,杜薇.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机制研究[J].互联网天地,2022,(08):18-21.

[4]嵇睿.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困境及实现路径[J].河北农业科学,2022,26(04):24-29.

第一作者:刘艺文(2004.06—),女,汉族,河南三门峡人,本科在读

第二作者:尹梓龙(2003.09—),男,汉族,河北保定人,本科在读

第三作者:刘思羽(2002.4),女,汉族,河北省沧州市,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