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变联跳母联(分段)压板投退的原因分析与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主变联跳母联(分段)压板投退的原因分析与建议

马鹏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

在500kV变电站中,220kV设备区最为常见的接线方式通常是双母双分段结构,在这类接线方式中,其母联、母分断路器共有4个,在正常运行方式下,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但是,对于主变保护,尤其是后备保护而言,存在着多种跳闸方式与时限的情况,所以,在操作或系统故障时,因线路的重要性不同,故而需要制定不同的跳闸方案,本文以笔者所在的云南电网某500kV变电站实际运行情况为例,结合双母双分段接线方式的结构特点与运行风险介绍,提出了一种双母线双分段接线方式下,主变中后备的动作逻辑,通过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主变跳闸的精确性。

关键词:500kV变电站;双母双分段;主变后备保护;压板投退

1双母双分段接线结构特点

220kV双母双分段接线方式在220kV电压等级中十分常见,其典型结构如下图1所示,其中213、224开关通常被称为母分开关,212、234开关通常被称为母联开关,在正常运行方式下,4个母联、母分开关均在合位,即4段母线合环运行,该接线方式下,其中一段母线检修,可以通过“倒母线”的方式,将该母线上的所有开关通过刀闸的切换,而从由另一段母线供电,这样,就能够保持线路不停电,从而提升了供电的稳定性;这四个断路器单开关停电检修时,对于母线的运行方式没有任何影响。

图1 双母双分段典型结构

从上图可以发现,双母双分段运行方式能够大幅提高运行的可靠性,但是从经济性上来说,其投资成本较高,但是为了提升系统N-1后的安全性,该方式是目前500kV变电站220kV设备区的首选接线方式。

2双母双分段运行风险

在实际运行中,500kV变电站的220kV设备区作为负荷端,通常情况下,若非正常停电检修,通常不停电,但是,在设备检修时,其可能对电网的网架运行安全性造成影响,从图1中可以看出,如果4条母线中的某一条母线检修,此时,再次发生了N-1跳闸事故,此时,可以根据母线的不同,导致不同的后果,尤其是母联断路器跳闸,可能导致大面积失压的风险。

从图中可以看到220kV设备区双母双分段接线方式的设备有四种,分别是:母联断路器、母分断路器、母线、负载线路。在单母线情况下,一旦给母线供电的线路出现故障叠加断路器拒动时,将导致母线失压;同样的情况下,双母线双分段结构就不会导致所有母线失压,其任意一条母线,都有母联、母分两重供电,意外跳闸概率较低。

目前,国产电气设备的稳定性较高,母联母分开关同时故障概率较低,不过,在设备检修条件下,该结构被迫变为单母线结构,此时需要考虑N-1情况下的运行风险。

在某一段母线停电检修时,所有与该母线相关设备都需要陪停,此时,其相邻的母线而言,其供电设备被迫减少,同时,停电母线上的设备都会经过“倒母”施加在相邻母线上,此时一旦跳闸,将会造成极大影响,目前通常采用风险管控方式解决,但是,无法从根本上降低此类风险。

3优化方案

目前已经采用双母双分段接线的500kV变电站,在设备停电情况下,除了做好分级管控工作外,还应该充分认识双母双分段接线结构的特点,优化母线运行方式,本文提出以下优化措施:

(1)分析双母双分段接线结构,对于接入母线的线路类型、负荷类型进行筛选,保证同塔双回线路接于完全不同的两条母线,即便通过倒闸操作,也不可能同时接于同一条母线。

(2)合理配置负载:保证母线供电负载线路数量大致相等,这样,能够有效降低风险。

(3)母线停电时,需要做好风险定级,在母线停电前,需要提前勘察,单母线停电,需要充分评估电网运行风险,如果停电检修工作可能导致母线安全性下降,应该做好运行方式改变,保证安全稳定运行。

(4)防止在N-1情况下,设备出现过热情况:单母线由两个设备供电,需要防止因为母线停电导致的潮流变化带来的过热情况。

4主变联跳母联分段开关的作用分析

双母双分段接线方式下,如果220kV母线或者其中的一条线路发生故障,而相应保护拒动,都会导致母线上的主变后备保护动作,通常来说,主变零序保护动作后,会跳开母联、母分开关,之后,跳开主变高压侧开关。通常500kV主变保护的后备保护动作时(以零序过流保护动作为例),都会跳开母联、母分开关,之后,跳开主变高压侧开关,最后,再将主变其余两侧开关跳开,因此,通过主变保护中的后备保护,能够有效跳开母联、母分开关,可以有效的保证事故不扩大,防止母差保护失效而导致的事故扩大,该保护作为后备保护,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5投退原则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在500kV变电站中采用双母线双分段结构的220kV母线的倒母操作原则:投入母线互联压板同时断开母联(母分)开关控制电源,保证其成为“死开关”,防止在倒闸操作过程中故障误动,从而导致带负荷拉刀闸,另外,需要调整主变后备保护的联跳母联、母分开关压板,保证在故障时,该段母线上的所有母联、母分开关能够正确动作,完成以上操作后,才能够继续进行倒母线操作;在完成倒母操作后,需要合上母联(母分)开关的控制电源同时退出母线互联压板,并根据倒母线后的现场实际运行方式,进行相应主变联跳母联、母分开关的压板操作,保证现场运行方式满足相关规定要求。

最后,整个投退原则可以总结如下:

(1)在500kV变电站中采用双母线双分段结构的220kV母线的倒母操作时,若发生线路接地,此时一旦保护拒动,需要及时调整主变后备保护联跳母联、母分开关压板的位置,否则将会导致故障扩大,跳开更多开关,造成负荷损失。

(2)在500kV变电站中采用双母线双分段结构的220kV母线的倒母操作时,需要考虑调整主变后备保护联跳母联、母分开关压板的顺序问题,通过合理的投退主变后备保护联跳母联、母分开关的出口压板,则能够很好的降低保护拒动、故障时的跳闸范围,减少负荷损失。

(3)调整主变后备保护联跳母联、母分开关压板的基本原则:1、投入母线互联压板同时断开母联(母分)开关控制电源,保证其成为“死开关”,防止在倒闸操作过程中故障误动,从而导致带负荷拉刀闸;2、调整主变保护上后备保护的联跳母联、母分开关压板,保证在故障时,该段母线上的所有母联、母分开关能够正确动作,在完成倒母操作后,需要合上母联、母差开关的控制电源同时退出母线互联压板;3、根据倒母线后的现场实际运行方式,进行相应主变联跳母联、母分开关的压板操作,保证现场运行方式满足规定要求。

6结束语

在500kV变电站中,220kV设备区最为常见的接线方式通常是双母线双分段结构,本文对其展开分析,首先对其结构特点以及基本组成进行简单介绍,并发现了其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以尽可能减小其在N-1情况下跳闸的危害为目标,提出了优化解决方案,并且对主变联跳母联分段开关的作用进行分析,通过日常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双母线双分段结构的220kV母线的倒母操作原则。

参考文献

[1]孟庆凯,潘雄,潘晓柏,时维经.倒母线操作风险分析与操作步骤优化[J].电工技术,2020(19):36-39.

[2]张馨介,朱余启.双母双分段接线运行方式优化研究[J].云南电力技术,2019,47(03):85-87.

[3]刘凤艳,周皓.主变联跳母联(分段)压板投退的原因分析与建议[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9):114-115.

作者简介:

马鹏举(1993),男,助理工程师,变电运行技师,学士学位,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从事变电运行工作,Email:87012501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