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初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

赵悦

四川省巴中市第二中学 636000

摘要:《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地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使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能力,增强学生读图图、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初中地理教师深刻认识到地理图表教学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价值积极应对班级学生学习条件的差异,更有目的地整合地图教学资源,优化读图活动的设计,依托读图教学更好地实现地理知识教学的目标。在完善学生地理知识认知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可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读图和思考中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推动学生立体思维能力养成与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初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进行相关探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读图能力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初中地理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地图素质和区域认知能力。初中学生首次接触地理知识,在没有基础的背景下,他们的地理认知能力和读图能力较弱。图形教学可以用平面地图的形式表达真实生活,让学生了解真实生活与地理图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生活中也会接触到许多地图,如导航地图、导游地图等,只有具备良好的读图能力,学生才能根据地图找到目的地。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是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生活的关键,良好的读图能力是学生未来学习的基础。所以,教师将读图教学融入初中地理教学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利于夯实学生未来的学习基础。

1研究意义

地理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的一门新学科。进入初中后,地理教材不仅包含丰富的书面材料,还有丰富的图形和图表可供配合,在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无论是表格和曲线,还是模式图或概念图,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直观的方式呈现海量知识。在地理课堂上,许多地理教师为了解决问题,往往会结合相关知识,通过图形或概念图进行巩固,以达到教学目的。图表作为一项核心素养,关系到学生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新课标下的地理考试不仅增加了大量的词汇,还增加了一些图形题,重点是学生理解和解释地图的能力。掌握相应的读图技巧后,学生可以快速观察、分析和总结教学中使用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之间的关系,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掌握了地图知识,不但可以解决地理问题,还可以帮助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触类旁通。因此,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2 初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策略

2.1 基础探究

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让他们在理解地图的基础上学会使用地图,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准确区分各种地理图像,熟悉图像的基本地理语言。基于此,教师应在基础探索过程中组织学生明确地图的类型,区分基本概念,以培养他们的读图能力。那么如何从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角度,设计基础探索活动,帮助学生区分和明确地图的类型呢?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例如,在分析图像周围的地理知识时,教师应启发学生分析图像特征,引导他们解释对图像特征和功能的看法,并启发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等工具来区分图像类型,总结各种图像的特征。然后是政区图的思维和表达方向;地形图;城市、人口、能源和资源分布图;山脉、河流和气候图;原理图;在制作不同类型的地理图像(如模型地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效地识别地图的类型,为发展读图能力创造更多可能。同时,在教师的充分引导下,学生能准确理解不同图像的应用环境与作用规律,从多个角度出发认识图像在学习地理时的重要作用,深化读图学习意识,促进发展读图能力。

2.2 技巧指导

在初中,要提高读图的水平,而不是简单地记忆,这需要改变学生的消极学习态度,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自主探究”的方法,即当教师向学生展示地图时,让学生自己思考并仔细分析;将教师教给学生的读图方法与他们自己的读图方式相结合,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然后找到改进的方法,让学生变得积极学习;另一种是协作学习,即学生被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协作探索,教师为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这些作业相互关联,难度逐渐增加,让学生在共同学习中相互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以补充和拓展思维能力。同时,它还可以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在《中国的自然环境》的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可以从我们国家的气候类型扩展到全球各地的气候类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全球的气候分布进行研究,了解各区域的气候特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读图能力,并根据图形、分布图、统计图等进行区分,从而不断地提升读图水平。

2.3 专题练习

从初中生的角度来看,与碎片化和碎片化的学习方法相比,集成化和系统化的学习更容易帮助他们掌握读图方法,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师应在课堂内外适当整合与地理图像相关的教材,设计专题练习和读图活动,引导学生系统完整地练习读图。在这方面,教师不仅要提高模块分析和项目设计的系统性,还要为学生提供完整的读图方法指导。例如,根据教材内容和行政区域、自然环境、气候带等模块内容设计专题培训活动,通过对比、归纳、中心突破等方式引导学生看图、回答专题练习题。学生在阅读专题地图时可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完整而系统的训练过程中,他们应该加强对读图方法的掌握,然后合理地使用正确的方法来理解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图像元素。学生应该在探索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充分理解读图的重要价值,并逐步形成读图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初中地理是抽象的,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知识,直观地理解知识点。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读图教学,降低知识理解的难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同时,教师应确保读图能力培养的良好效果,并深入学习教材和学生的心理特征,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东伟.培养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有效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0(06):198.

[2] 裴永刚.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探索[J].中国新通信,2020,22(0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