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材的“旧”与“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3

乡村建材的“旧”与“新”

杨晨

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自古以来,乡村建设往往就地取材,材料的选择决定了乡村建筑与景观的乡土面貌。随着现代材料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建材代替了老建材,乡村的乡土面貌面临着冲击与挑战。本文从分析乡村建设中旧材与新材的特点出发,探讨如何在现代乡村建设中合理运用新材与旧材。

关键词乡村建设;乡村建材;乡土材料

1.旧材与新材

1.1旧材

中国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在传统的乡村建设中,由于乡村交通的不便,运输工具的落后,不论是造房还是筑路,往往都习惯于就地取材。因此,材料获取的便利性往往决定了地方传统建筑的特色,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和传统文化烙印。[1]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常用生土、草、木等材料制作夯土结构建筑;而东北地区山体较多的乡村,往往用石材垒砌制作建筑,从而形成了不同地域乡村的乡土特色。本文将这些传统的,具有历史积淀的乡村建材称为旧材。我国乡村建设中常用的旧材有:石材、土材、砖材、木材等几类。

1.1.1石材

石材其难以人工开凿,不便运输的特点,决定了其往往出现于靠山脉较近的乡村中,多被用于建设建筑基础、桥梁,以及重要道路的铺设。由于受人力、机械条件的制约,传统的石材基本为粗加工状态。人们将石材从山上开凿,经过敲打、打磨,石材表面形成粗糙的自然肌理。再经过能工巧匠的修整、砌筑、铺设,便形成了一种整体自然肌理的美感。传统石材的美感还在于时间留下的痕迹。由于石材的天然属性,经过长时间的雨水冲刷、风蚀与磨损,石材会呈现出不同的肌理,这是岁月留下的,人工无法仿制的痕迹。

1.1.2土材

土材是获取最为便捷的乡村建材之一。我国早在殷商时期就有夯土造屋的成熟技术,福建土楼将夯土造屋的技术运用推到了高峰。[2]由于材料的易获取与技术成本的低门槛,在我国的一些传统村落中,还常能发现这样的材料所建造的民宅。土墙的美感在于它的自然色泽与肌理。土墙一般都呈现出自然的土黄色,与周围的绿水青山形成互补色,鲜艳夺目。细看墙体,根据材料的配比不同,往往掺杂着稻草或碎石,呈现出整体统一,而细节富有变化的材质肌理。但是,由于土材的耐久性不足,能够完好保存下来的夯土建筑越来越少。在现代乡村建设中,人们基本放弃了这种材料与工艺,取而代之的是更为耐久的建材。但是,土墙带给人们对传统乡村的回忆是任何现代材料都代替不了的。

1.1.3木材

木材作为乡村建材的历史最为久远。早在原始社会,有巢氏便教导民众构木为巢,以避野兽。人们利用木材将房屋架高于地面,上层住人,下层放置杂物,饲养家畜。由于木材的长尺寸与高韧性,常被用来作为建筑的承力结构来使用,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木梁与木柱。另外,由于木材的可塑性,常被用于制成门窗或其他装饰构件。木材的美感来自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色泽肌理呈现的变化。新木头色泽鲜嫩,而老木头往往颜色深沉。木材的美感还来自于后期的人工雕琢。例如传统民居中木门窗的花格,以及木梁上的雕花等。

1.1.4砖材

传统的砖材是以泥土为原料,经高温烧制而成的建材。我们所熟悉的红砖、青砖、青瓦,都是这种传统工艺所诞生的产品。在我国,砖材出现于奴隶社会末期,兴盛与秦朝。砖材由于经过高温烧制,有着优秀的耐久性。由于其原材料为泥土,它的可塑性决定了能够制成各式各样的产品。不论从尺寸、形状、色彩还是其表面的雕刻花纹而言,它的艺术形式都是传统建材中表现最为丰富的。砖材的美感不仅在于砖墙的砌筑方式不同所带来的肌理变化,还在于各种瓦片、砖雕制品在建筑装饰中的点睛之笔。因此,集优秀耐久性与艺术性为一身的砖材,至今仍受人们的喜爱,成为当今保存最完好,运用最广泛的传统乡村建材。

1.2新材

几千年以来,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乡村建设不断进步。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的普及,各种各样的现代新型建材大量涌入乡村建设当中。人们在追求材料的耐久性与低造价的同时,更追求的是新材料带来的“洋气”感。除了传统的石材、木材的改变以外,诸如混凝土制品、金属、玻璃等现代建材的加入,使得乡村建设更加便捷高效。

1.2.1石材

随着机械工具的普及,石材从以前难以随意雕琢的材料,转变为一种可塑性极高的材料。一时间,各种石材制品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在石材市场,随意可见各种打磨的锃亮的石桌石凳、造型雕塑、栏杆构件等。另外,由于现代石材的易加工型,往往被制成规格一致的板材,作为建筑立面装饰与地面铺装材料使用。这种美观、耐久的材料常被作为高档的建筑外装饰材料,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由于机械批量加工,相对于传统石材而言,缺少了自然的美感,取而代之的是浓重的人工雕琢痕迹。

1.2.2混凝土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与水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复合型材料。混凝土常与钢筋配合,制成钢筋混凝土,由于其高强度、高耐久性,成为现代城市及乡村建设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材料。钢筋混凝土的出现完美代替了传统建筑中的承力构件,比石头更稳定,比砖木更耐久。钢筋混凝土的高强度使建筑的多楼层大开间、大层高得以实现,给乡村建筑的设计带来更多可能。但是,由于混凝土是人工合成材料,相比传统自然材料而言,它的表面肌理相对呆板、粗糙,缺少了传统材料的精致与自然。

1.2.3木材

相对于传统木材而言,现代木材退出了作为承力构件的角色,更多的被运用于装饰构件。由于森林资源的匮乏,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木材价格节节攀升,以至于在现代乡村建设中它们的身影越来越少。作为一种现代高档装饰材料,木材往往被用于室内装饰。与传统木材不同的是,现代木材往往经过多道工序的加工处理。例如经过防腐、碳化处理,将木材做成防腐木,运用于建筑外立面装饰或景观铺装装饰之中。

1.2.4金属

随着我国钢铁产量的攀升,金属材料不再是稀有建材。在现代乡村建设中,越来越多的金属材料被使用。由于其高强度、高韧性的特点,金属材料往往被做成各种规格的型材,成为良好的建筑承力构件,它比传统的承力构件抗震性更好。由于其相对于钢筋混凝土更轻质的特点,金属材料往往被运用于超大开间的建筑之中,使得大跨度空间成为可能。金属材料不仅可以作为建筑的承力构件,还可以作为装饰构件。由于其可塑性强,金属材料常被作为门窗、栏杆的制作材料。金属材料的美感在于它的轻盈感与结构的秩序感,能够给人以清爽、干练的感觉。

2.现代乡建中的选材问题

2.1旧材的缺失

不难发现,现在市场上的传统建材越来越少,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其一,市场需求变化。旧材不论砖石还是木材,都经历了岁月的洗练,其自然的韵味与传统的气息是任何新建材都无法比拟的。然而由于相对旧材而言,新材不论从耐久度还是经济性而言,其优势都远超旧材。市场需求的变化压缩了传统建材的市场空间,机械的普及与人工成本的攀升进一步压缩了传统制材工艺的生存空间,因此,传统建材的制造者几近绝迹。

其二,原材料的稀缺。经过千百年的开采运用,一些传统建材原料如今已成为稀缺资源。例如传统砖材是由粘土高温烧制而成,制砖需要大量的粘土资源,而大量开采粘土又会破坏耕地。因此,我国出台了相关制度,禁止使用粘土烧结砖,以保护耕地资源。

其三,保护意识淡薄。在城镇化过程中,大量老房子被拆除,由于缺乏对传统材料的保护再利用意识,导致大量的传统建材被遗弃,其中不乏有许多精美的砖雕、木雕构件。

2.2新材的滥用

新材的滥用源于传统乡土意识的淡薄与审美的缺失。在现代乡村建设中,由于缺乏必要的设计引导,当地民众为了过分追求所谓的“洋气”,往往大量运用五花八门的新材料、新造型,来建设他们的“欧式别墅”、“地中海洋房”。材料市场为了配合这些需求,也提供了各种“洋气”的装饰构件,如罗马柱、文化砖等。这些新材对乡村的乡土风貌形成了严重的冲击与破坏,使得乡村的乡土面貌面目全非。因此,在乡村建设中对选材的引导尤为重要。

3.旧材的新生

3.1旧材旧用

对于一些使用时间不长的旧材,可以对其直接进行再利用。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粘土烧结砖的再利用。往往老房子拆除后,拆除下来的青砖或者红砖经过筛选与清理,又可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在另一座建筑中获得新生。又如原本作为建筑墙体的毛石材料,经过简单清洗,重新砌筑,又可作为墙基使用,或用来砌筑景墙和矮墙。这样的旧材再利用在当今的乡村建设中已较为常见。

3.2旧材新用

有的旧材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已失去了往日的强韧。因此这些保留下来的旧材往往不再沿用原本的用图。然而这些乡土材料往往是具有生命力的载体[3],巧妙的将其运用于合适的位置,便能焕发新生。例如对于一些老旧的红砖、青砖,不再用其进行建筑墙体的砌筑,可以进行切割加工,制成砖皮、砖芯,用于墙面的贴面装饰。这样既能使用坚固耐用的新材,又能保留老材的传统肌理韵味。又如从老房子拆下的老青瓦,经过清洗加工后,作为庭院的铺装材料,通过各种造型拼花,使传统建材的韵味再次呈现,在新的位置上获得新生。

4.新材的情怀

4.1新材旧用

为了寻求新材的优点与旧材传统韵味之间的平衡,往往会使用现代工艺对材料进行仿古处理。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仿古石材的制作。由于旧材的缺失,往往不可能大面积使用旧石板进行传统街巷的道路铺装,因此,可以对经过切割的石板表面进行打凿加工,形成类似老石板的仿古肌理,从而打造街巷的整体仿古效果。又如为了代替砖雕等国家命令禁止的粘土烧结砖制品,可以使用现代混凝土材料仿制。最常见的是用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GRC),制成各种形状的传统建筑构件,比传统的砖雕更为高效便捷,造型更加精巧细致。又例如在混凝土路面上用模板压制纹样,制成压膜混凝土路面,其表面花纹可以模仿传统的卵石铺地或老石板铺地,花纹逼真,成本低廉,施工高效。又如为了寻求夯土墙的自然色泽与肌理,可以使用无机复合涂料,掺入稻草,制成老墙泥,作为外墙面的装饰材料,实现了结构稳固与传统韵味之间的完美结合。

4.2甘为配角

对比与衬托是新建材与传统韵味相结合的另一思路。新材不再作为主角出现,而是作为配角,与旧材同时出现,形成新旧对比的强烈反差,衬托出旧材的精致与传统。常见的例子就是金属材料与石材、砖材之间的对比运用,利用金属材料的简约之美,衬托出砖、石材料粗犷的自然肌理与细部精美的花纹造型。

5.结语

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性能优异的新材将取代旧材,以满足乡村居民对舒适生活的向往。而旧材在岁月中积淀而成的乡土元素,也是我们需要保护的内容。然而时代在进步,我们既不能墨守成规,一味追求旧材的传统韵味,也不能摈弃乡土,一味追求新材带来的便捷。

“如果你忠实于材料,并知道它究竞怎么样,你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就是美的。” ——路易斯·康。[4]旧材在于如何读懂,新材在于如何运用。读懂传统,旧材也能新生,运用得当,新材也有情怀。旧材与新材的结合,便是传统元素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李颖甄.乡村景观建设中乡土材料的选择与运用[J]. 建材与装饰.2018,7

[2]夯土墙[OL].百度百科

[3]黄慧文.乡土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4,21:34-35.

[4]俞禹滨.竹、木、砖、瓦:当代建筑中乡土材料的运用——以王澍作品为例[D].南昌大学.2012